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太子别动 > 第四百二十八章 悔得肠子都青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 悔得肠子都青了

当年刘健提议成立太子府有自己的私心。

弘治帝听了太子的蛊惑暗示吏部减少给监生授官的数量。官员爬到一定的高位,致仕前不忘向弘治帝讨个赏,选一子孙赐予监生名额,好让后代有个当官的维系家族地位。不少老臣找刘健诉苦。刘健把握住太子对河套的志在必得,新弄了一个能安插不少低级官位的太子府。

在储君手下当官的美差谁不愿意干呢?倘若不是弘治帝亲自挑选官员入詹事府,像梁储此类在京师没有关系的官员根本入不了詹事府。太子府的官员虽然都是些**品的小官,大家趋之若鹜。等太子登基大宝之后,他们也算是东宫旧臣,官途可顺风顺水。

刘健在太子府内塞了很多同僚的子孙,三年来太子从未有过任何不满。

当初太子府选在距离凉州卫三四百里外的关外,为了自家子孙的安全,朝廷各衙门没少给凉州等地开绿灯。甚至顶着各方压力关了九边马市,人为造就了青土城的辉煌。

太子府的官职都很低,在那里当了三年官升个一二级还是芝麻官。但经过历练的他们一旦有机会升职就能一飞冲天。比如宁波、泉州、广州三个市舶司,哈密宣慰司调派官员时先从太子府中选人。

刘健一直对提议成立太子府暗自得意。这算他少数几个获得太子、官员一致认可的操作。

但此刻他后悔了。悔得肠子都青了。

比刘健更后悔的是李东阳。李兆先是李东阳唯一存活的儿子。李兆先生过一场大病,身体比常人虚弱。战争一起,万一儿子出点什么意外,李东阳非得急疯了不可。

“当初我们反对太子在哈密附近设立第二驻地,在皇上的调解下,太子把第二驻地改在贺兰山东麓。最后呢?哈密还是被太子给拿下了。说要北伐的时候,我心里还嘀咕贺兰山太子府存在的目的何在,为何太子还不把人撤回来。原来在这等着我们呢!太子一定是故意的!说不定提出北伐的时候就准备拿贺兰山开刀!”

才思敏捷、卓尔不凡李公像一个内宅妇人一样,六神无主地在文渊阁打转。没人比他更清楚太子的执拗,除了弘治帝很少有人有本事说服太子改变计划。

囚牛商行在北边经营三年多,投入巨资打造交通网、急递铺,消息传递速度比朝廷的八百里急报还要快。说不定这个时候贺兰山烽火已起。

贺兰山太子府选址在贺兰山北段腹地的东侧,一个叫做汝箕沟的地方。那里地处贺兰山深处,自然条件恶劣,但是有煤矿!而且还是烧起来无烟的优质煤!

李东阳讥笑,如果没有好煤矿,太子怎么可能在那选址。

如果真的偏僻也就算了。距离汝箕沟不到百里的地方,有一座永乐年间筑成的平虏城。朝廷防线南移、固守九边后,平虏城成了蒙古人的定居之所。平虏城位于黄河中下游,是一大块平原。儿子写信来说“平虏城土地富庶,有信心将来把它建成塞上江南”。

建城是一回事,打仗是另一回事啊!

“平虏城就在附近,战争一触即发。哥儿的身体不好,怎么经得起马背上颠簸。”焦虑的李东阳根本静不下心思考其他。

“宾之,你要冷静。”刘健拉李东阳坐下,给他沏了杯茶,“你擅长谋略,好好分析一下突然北伐的利弊。”

李东阳口吐芬芳:“在太子面前,谋略有个屁用!”

“宾之兄,你儿是文官,在后方支应。我侄儿谢亘乃武官,要上战场的。太子虽然性格固执,却并非没有成算之人。相信他们能行的。”谢迁出言安慰。

谢亘是太子做主调往太子府的。去之前谢迁给他弄到了锦衣卫百户的虚职。太子咬定锦衣卫是军队,把谢亘塞到了军中。谢迁把谢亘过继给了无子的弟弟,虽然弟弟谢迪在兵部职方司任职主事,但那也是文官。

书香门第的谢家,出了一位武将!谢迁心里的苦又有谁知!

刚缓和些情绪的李东阳又激动了。“贺兰山太子府哪有兵!都是雇的镖师保护煤场安全。凭什么挑起战事?”

“那里有宁夏卫。你我心中有数,九边将领更听太子的话。”太子也不是一次两次绕开内阁、兵部直接向九边下令。

李东阳横眉冷对:“可是……秦纮不知道!秦纮还是太子亲自找来的三边总督!”

三边总督始于威宁伯王越,总督陕西、甘肃、延绥、宁夏军务。

秦纮最近的来信中并没有提到宁夏卫出动的消息,以秦纮坚守朝纲的性子,知道的话不可能不给内阁通气。想来秦纮又要背一次锅。

“商承庆,通知兵部、五军都督府到开会。”刘健没法,又得开始给太子擦屁股。粮草、军械、战马、救护、安抚蒙古人、后方管理等一系列的问题都要考虑到。刘健心累,整个朝廷又要围着太子转了。

兵部、五军都督府的人来的很积极。因为他们一收到消息立刻等在文渊阁外。

受太子诱惑去往贺兰山“建设塞上江南”的官员子弟不在少数。李东阳脑子里过了一遍儿子的同僚,还发现了秦纮、马文升、屠滽、侣钟、刘大夏、焦芳、成国公、保国公、镇远侯等家的子侄。对了,前不久韩文把大孙子塞了过去。也不知道韩文此刻是否后悔。

“宁夏卫出动了吗?”火冒三丈的英国公一进门扯开嗓子问。

按照北伐计划,掌中军都督府事的英国公负责在宁夏集结十万兵力北上。中军都督府的人还没到宁夏,宁夏卫竟然动了!谁都知道太子府护卫军一半折在哈密大峡谷,一半在青土城,贺兰山没几个兵。太子亲点贺兰山太子府当北伐先头兵,只能是调动附近的宁夏卫。

刘健沉声道:“朝廷暂未收到前方军情。”

英国公嘴皮子上下蠕动,没人听清他在念叨什么。

肯定在骂太子。

因为在场的官员无人不在腹诽。

“大家别慌,汝箕沟、平虏城地理位置优越,左边为陇山山脉,右边为贺兰山。平虏城在宁夏卫监视之下,蒙汉回混居。宁夏也没收到鞑靼大军南下的消息。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兵部尚书刘大夏给众人打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