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762 无题

文唐 762 无题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762 无题

“呜呜呜呜……”随着一阵汽笛的鸣响,火车开始减速,然后缓缓的停靠在了站台。

李世民再次看了一下钟表,一小时零一刻钟,七十里,速度和优良的战马差不多。

这速度已经非常快了,在考虑到它的载重和续航能力……他再次确定了一个想法,火车会改变未来。

同样惊奇的还有随车的其他人员,这速度太快了,还很平稳几乎没有颠簸,他们从来没有乘坐过这么平稳的车。

平时他们都不愿意出远门,就是害怕一路舟车劳顿,要是有了火车他们不介意多出去走动走动。

更多的人还是考虑到了火车的运输能力,有了它,水运不便利的北方也能联通在一起了。

此时他们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李世民会这么重视火车,还亲自乘坐表示支持。

此时的火车站已经被禁卫给保护起来,里面没有一个外人——事实上不保护也没有,火车站今天才第一次启用,大家都很陌生没谁会往这边跑。

李世民就带着一群人在这里转悠了一圈,又观看了一番火车调头,然后就坐上了返程的火车。

他日理万机,能过来一趟就不容易了,可没功夫在这边逗留。

这次回去的是0004号小火车,因为只有这辆车是专门载人的,上面没有货物。

铁路和原本去长安的驰道有一段并行的地方,这次火车行走在这段路的时候恰好见到一支运输货物的牛马车队。

这支队伍很长,足足排了一里多。

李世民指着这支队伍笑道:“有了火车以后恐怕再也见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岳山却并没有附和,而是语气沉重的道:“这是国家的幸事,但对于行走在这条路的脚夫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李世民不悦的道:“何出此言?”

岳山道:“这些脚夫全靠给人运货为生,有了火车他们将失去工作,到时如何养活一家老小?”

“依靠渭水码头到长安货运为生的脚夫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圣人可有想过如何安置他们?”

李世民明显愣住了,这个问题他确实没有考虑过。但事情并不复杂,他只是略微一想就能明白岳山说的话。

是啊,这些脚夫怎么办?

想到这里他心情也陡然变得沉重起来,道:“你这个问题提的好呀,朝廷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否则真的会天下大乱。”

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了,已经不是靠两三个人就能解决的,就算是岳山也不行。

前世可以把这些人弄到工厂去,可以免费给他们培养技术让他们去做别的工作。但这里是唐朝,没有配套的功业和商业体系提供的岗位。

想安置好这么多人必须要集众人之力才行,只能留待回京之后召集群臣商议。

而这件事情也让李世民从火车带来的兴奋中清醒过来,开始考虑更多。

只是长安到渭水码头这一条铁路就影响到这么多人的生计问题,那将来要是火车修遍全国会怎么样?

别的不说,漕运体系的几十万漕工必然会反对。就算朝廷强行弹压把铁路修好,可这几十万人的生计问题也不能不管啊。

他很清楚一旦朝廷让百姓活不下去,百姓会做什么。

不修火车?不可能,他知道火车对大唐的帮助有多大,不可能因噎废食。那么就只能想办法安置那些因为火车丢失工作的人。

而且还不能等到火车修好才开始着手安置,到那时候什么事情都晚了,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

就以漕运为例,进一步削弱转运使的职权,逐步减少漕工的数量。

虽然这么做会带来漕运上的压力,但也比未来所有矛盾一次性爆发要好的多,再说现在还可以把一部分漕运功能转到海上。

比如从南方往北方运输漕粮,以前是害怕漕运的人以船只沉没为借口侵吞粮草,不敢走海路只能走内陆河。

现在随着各种海船被研究出来,随着大唐对附近海域的开发,民间的航运能力一天天壮大,完全可以把部分漕运工作承包给民间商行。

商行把粮食运送道目的地,朝廷给他们付钱。要是路上有损失,他们要赔偿。

实在不行还可以动用海军运输漕粮——李世民对眼下的大唐军队还是比较信任的,起码十年八年内不会腐烂到敢肆意侵吞漕粮的程度。

等十年八年后……相信铁路应该能承担一部分运输压力了。

想到这里他忽然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就问道:“你之前不是说在做研究王朝更替的原因吗?有没有收获?”

岳山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略有所获,但这里不是谈这件事情的地方,回去再说吧。”

李世民反而露出惊讶的表情,还真给他研究出来了?然后就是兴奋,如果是真的,那大唐是不是就能……

算了,不能多想,还是回去听听他的答案再说吧。

回到皇宫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想拉着岳山去谈这件事,但被岳山给拒绝了。

“我需要回去整理一番才能更好的回答这个问题,且此事也急不来,不在乎这一些时间,当务之急还是安置渭水码头的脚夫。”

李世民无奈,只能放他离开。

火车的事情早已传遍了整个京师,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凡是有人群扎堆的地方,保准有人在谈这个事情。

只是大多数人对火车并不了解,不知道它为什么会跑,更不会知道它会带来什么。

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火车这个名字,而是用铁牛来称呼它,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的热情。

一样米养百样人,有人认为火车好,也有人认为不好。

认为不好的人理由多种多样,其中有一样是影响风水。而且火车跑起来‘况且况且’响还发出巨大的震动,会动摇国朝气运。

虽然持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多,但既然和风水和气运扯到一起就不是小事儿,就有人把它捅到了朝堂上。

朝堂上大部分人对此都感到惊讶,民间有这样的传闻不奇怪,奇怪的是居然有人敢把这个传闻拿到朝堂上来。

你是觉得岳山好欺负,还是怀疑他的能力?

没看现在大唐都没谁敢轻易献祥瑞了吗,没看关于朝廷的各种谶语全都消失了吗?

李世民对这样敢作敢为的臣子也非常欣赏,狠狠的褒奖了一番。并认为这样有能力的臣子就应该重用,刚好朝廷下一步就要开发西疆了,你就去那边建功立业吧。

于是再也没人敢用风水气运什么的说事儿了。

不过既然有人提出了这个的说法,朝廷就要给出解释,而对此类事情最有发言权的非岳山莫属。

于是李世民就让太史令李淳风前往四姓坪拜访,问一问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儿。

谁都知道这就是走个过场,并不是真的去问风水什么的。所以大家都是各忙各的,没什么人关注后续。

……

且说岳山自从乘坐火车归来就开始家和书院两点一线的生活。

他自然是不用给学生上课的,但每周一次的大型公开课是保留项目。其他时间都用来和其他名宿交流学问,或者潜心苦读各种古籍珍本。

回家之后也闲不着,一来要整理王朝更替的资料,二来也要陪老婆孩子。

这天上午,岳山见天气不错就在花园凉亭里铺了张毯子,带着老婆孩子在这里玩耍。

天气逐渐转热,两小都换上了短衣,露出一节洁白的小腿和小胳膊。他们还不会坐,但已经非常的淘气,在毯子上翻过来滚过去一刻都不安生。

看着两个小豆丁,岳山算了算时间道:“算算时间,他们俩满六个月了吧?”

“十二月初八,今天六月初五,还差三天就满半岁了。”李丽质盘腿坐在毯子上逗弄着两小,闻言回道。

“三翻六坐,该让他们学着坐了。”岳山道。

“这几天奶妈她们正在教,说不定明天你在见到他们就会了,不急。。”李丽质笑着说道:“倒是该给他们取名字了,你想好了吗?”

“孩子是我们两个人的,怎么能我一个人做决定呢,咱们一起给他们取。”岳山也笑着说道。

李丽质特别受用的眯起了眼睛,道:“哥哥你的学问深,还是你给他们取吧。”

岳山摇摇头道:“一个名字而已有啥学问不学问的,我叫岳山,多土的名字也没被别人嘲笑。”

李丽质甜甜的道:“哪里土了,山是多么巍峨雄壮,哥哥的名字最好听。”

岳山笑道:“那照你这么说,叫地岂不是更好,厚德载物。”

李丽质不依的道:“哥~~~哥~~~~~~”

那带着点嗲,带着些撒娇的长音,让岳山浑身一哆嗦,这姑娘有了孩子之后更妩媚了。

“咳咳!”他干咳一声转移话题道:“你有想到什么好名字吗?说来我听听。”

“我还没想好,你先说你的吧。”李丽质眼睛转一圈,说道。

看着她耍赖的样子,岳山无奈摇头,道:“好吧,姐姐叫千树,弟弟叫如雨。”

“千树、如雨,有什么深意吗?”李丽质问道。

“想起了一首词。”岳山说道。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李丽质整个人都已经沉浸到这首词之中,看向他的目光里充满柔情、崇拜。

“好美的词,是哥哥你刚做的吗?”

“算是吧。”岳山已经当惯了文抄公,这会儿已经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了。

这首青玉案元夕是前世他最喜欢的词之一,作者辛弃疾是他最喜欢的词人没有之一。所以给孩子取名他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首词。

文人骚客不都是喜欢从诗词文章里给孩子取名吗,他也效仿一波。

“千树、如雨……”李丽质还没有忘记写这首词的目的,喃喃自语了几句之后,迟疑的道:“我觉得玉壶和鱼龙更好听呢,哥哥你觉得呢?”

说完还忐忑的看着他,生怕他不开心。

“啊,是吗?”岳山脸上得意的表情僵了一下,开始念叨:“玉壶、鱼龙,千树、如雨,玉壶、鱼龙……”

也不知道为啥,越是比较他就越觉得‘玉壶’这个名字更顺口,本来还觉得不错的如雨变得特别俗气。

“玉壶这个名字不错,比如雨好听,寓意也更好。不过鱼龙还是算了,这个寓意太高我怕他降不住,还是叫千树吧。你觉得呢?”

听到他这么说,李丽质松了口气,脸上浮起开心的笑意道:“哥哥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鱼龙不是很好,要不就咱们各取一个。姐姐叫玉壶,弟弟叫千树。”

“好,就叫这两个名字吧。咱们小娘子也是才女啊,这名字比我取的好多了。”

“都是哥哥的词写的好。”

于是两口子开始你侬我侬的说起了各种土味儿情话,而两个孩子的名字就这样被定了下来。

姐姐叫玉壶,弟弟叫千树。

陪孩子玩了半天,两口子各自忙活自己的去了,孩子则丢给奶妈带。

李丽质是继续画那幅十里红妆,之前因为怀孕停了一年多。这会儿孩子生了,身体也恢复了,又重新提笔开始画。

因为中间隔了一年多手法生疏了,她没有直接就开始画,而是先画别的熟悉技法,同时也尝试找回当初的那种感觉。

岳山则回书房整理自己总结的关于王朝更替的东西。

本来他是不准备把这些东西告诉李世民的,怕他和秦始皇一样急于求成,反倒是把好事变成坏事。

最开始的计划是等将来拿出一部分告诉李承乾,然后在拿出一部分传授给李承乾的继承人。

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太多,他的想法也开始改变,必须要拿出一部分告诉李世民。

原因很简单,李承乾毕竟不是开国之君,能力且不说,个人威望不可能超过李世民。等他来改革,阻力会非常大,大到甚至进行不下去。

而且大唐还要攻略全球,战线会拉的非常的长。一旦国内出现动乱,很可能会导致大失败,最终给西方那些人做嫁衣。

很多事情有必要在李世民时期就打下基础,减轻李承乾等继位者遇到的阻力。

比如府兵制,必然会走向崩溃。可李承乾要是敢对它下手,估计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只有李世民才有那个能力提前做出针对性措施,而不会引起武将们的反抗。

他正在埋头苦思的时候,管家包大林来报:“太史令李郎君来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