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763 太阳历

文唐 763 太阳历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763 太阳历

李淳风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把来这里的目的给说了。

知道原委后岳山无奈摇头,这种事情他早就有预料,并不觉得奇怪,反智行为在任何年代都存在。

前世反对修电信基站认为有辐射会死人的事情屡见不鲜,甚至还有人认为wifi信号有辐射,让别人家关闭wifi的。

这和有没有读过书没关系,纯属脑回路不正常,靠教育是挽救不了的。

借着风水和气运这个话题,李淳风把谈话的方向引导向了天文星象方面。说自己准备总结前人经验编撰一本占星方面的著作,希望能得到岳山的指点。

对于他有这方面的想法岳山一点都不奇怪,越是有才华的人就越想出书,再说历史上李淳风就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

不过他算是问错人了。岳山对天文星象懂的是真不多,连看北斗七星识别方向都不会,更别提别的什么东西了。

然而李淳风不信啊,别说他,世界上应该没人会相。大唐第一神棍不懂天文星象,骗谁呢。

但说起这件事情,岳山还真有一个计划想和李淳风合作,于是说道:“请教不敢当,不过我确实有一件事情想要麻烦太史令。”

李淳风道:“那是在下的荣幸,有何吩咐请夏国公直言。”

岳山没有直接说,而是问道:“你对于现行历法有何看法?”

李淳风疑惑的道:“不知道您指的是哪一方面?”

刚才的问题确实太笼统了,岳山想了一下补充道:“准确度。”

李淳风点点头,思考了一下说道:“历法是前人观察月亮月缺总结得出,先秦时期以十月为岁首。至汉武帝时重新校正颁布太初历,规定正月为岁首……”

“然而月亮的圆缺变化并非一成不变,所以历法和实际的周天运行之数有很大的误差,故用闰月或者闰周来调整岁差……”

唐朝之前是有闰周的,唐朝时期废除闰周保留闰月,从此十九年七闰就流传了下来。

听他说完岳山才道:“我没记错的话,根据现行历法不计算闰月和闰周,应当是大年为三百五十五天小年三百五十四天。不知可对?”

“对。”李淳风回道。

“那我可以告诉你,这个天数是错的。根据周天运转之数计算,一年当为三百六十五天和三百六十六天。”岳山严肃的道。

“哗。”李淳风手一抖把桌子上的茶杯给碰倒了,可他根本就顾不上失礼,连忙追问道:“夏国公此言当真?”

岳山笑道:“当真。我们现行的历法是根据月亮圆缺总结出来的,可以称之为月历。其实根据太阳来计算历法才是最准确的,每年的误差不超过二十分钟。”

“太阳历法?”李淳风喃喃自语了好一会儿,然后起身郑重的行了一个大礼道:“还请夏国公指点迷津。”

岳山坦然的接受了他的大礼,说道:“如何观察太阳的运转确定历法我也不懂,但我可以把七曜的运转规律告诉你,你自己去总结。”

闻言李淳风非但不失望,反而激动的连连朝岳山行大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观察太阳的方法是鱼的话,那么七曜的运行规律就是‘渔’。

他要是掌握了七曜运行规律,学会的就不只是观察太阳这一件事情了,很可能就要改写整个占星史,让他如何不兴奋。

岳山把他带到了自己的书房,拿出了一副画铺在桌子上。

看到这幅画,李淳风犹如触电一般,激动的浑身哆嗦个不停。

原来这幅画画的正是前世初高中地理书上最知名的一幅图——太阳系八大行星运转图。

等他从激动中恢复过来,岳山才指着这幅画说道:“这就是太阳,诸天星斗都围绕它旋转,这几颗行星由近至远分别为水金地火木土……”

“地星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一方世界,围绕地星旋转的就是月亮。这几颗行星的运转方式和路线大约是这样的……”

作为文科生岳山对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懂的真的特别少,这幅太阳系八大行星图算是为数不多还能记得的东西。

但这个在前世非常普通的图,对于此事的李淳风来说就是瑰宝,是划时代的真理。

让他有了一种,原来世界是这个样子的感觉,之前种种想不通的天文现象也有了答案。

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为什么会有昼夜之分,为什么会有日食,为什么会有月食,扫把星到底是什么……

但同样的,这幅图对他之前所学的知识也是一个彻底的颠覆。

如果各种天文现象出现的原理真的如这幅图所画,那所谓的天意所谓的占星……

他已经不敢往深处去想了。

“夏国公,这……这幅图要是传出去,恐怕会引起天下大乱啊。”他既兴奋又彷徨的道。

“我知道,所以从来没有告诉过外人,你是第一个知道的。我相信你不会传出去的。”岳山道。

李淳风表情一肃,郑重的道:“谢谢您的信任,我发誓绝不向任何人透漏半个字。”

岳山道:“不用发誓,你的人品我还是信的过的。咱们还是说回最开始的话题,现在你知道该如何观察太阳制定历法吧?”

李淳风颔首道:“已经有了想法,但还需要验证。”

其实这里再一次触及到了岳山的知识盲点,前世的公历采用的是西方的阳历,农历采用的是阴历。

很多人都下意识的认为阳历是西方的东西,阴历也就是月历才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

事实上并非如此,真实的情况说出来既能让大家自豪,又会让很多人沮丧。

自豪的地方在于,中国古代对太阳历就有很深的研究,比如天干地支就是根据太阳运行规律总结出来,算是太阳历。

只是大家习惯了用太初历,太阳历只有专业人员研究天文星象的时候才会用到。

让人沮丧的地方在于,中国近代史文明进程被西方反超,天文星象上也全面落后。

现在使用的阴历实际上是满清邀请西方天文专家重新研究制定的,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传统的阴历了。

不过在大唐年间太初历还是此时世界上最精准的历法,而天干地支更是此时对太阳历法研究最深入的理论。

身为神棍兼天家的李淳风自然是懂的部分观察太阳的方法的,有了八大行星运行图,他有十层把我能搞出太阳历。

他说自己有了想法并不是狂言,而是真的有。

岳山欣慰的道:“那就好,咱们这位圣人文韬武略志在超越所有前人,开创不世之功。前几年改变纪年方式,重订度量衡就是为此。”

“如果你能把太阳历法研究出来,不但造福于万民,也会让圣人更加器重与你,到时候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借用朝廷的力量撰写天文星象的书籍。”

“谢夏国公教诲,我知道该怎么做了。”李淳风恭敬的道。

此时他非常亢奋,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那种。他没结过婚,但想必洞房花烛夜也不过如此了。

他来找岳山是为了完成朝廷给的人物,顺带提了一下自己写书的事情,试试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指点。

对于岳山愿不愿意指点他,是不抱多大期望的,这种神神道道的的东西有时候就是绝学。

什么叫绝学?就是连子女都可能不会传授的学问,掌握的人一旦死了就失传的那种。

岳山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摆脱神仙子弟的身份,近些年再也不给任何人批命。可以说除了帮皇家处理了两次危机,他在没有出过手。

所以说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指点他的概率都不大。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岳山不但指点了他,一出手就是这么惊天动地的学问。

别看这只是一幅图,上面的内容却能颠覆整个天文星象学。

李淳风心中对岳山也是充满感激,告辞的时候甚至行的是半师之礼。

岳山一边嘴上说的不敢当不敢当,心里还是很欣慰的。虽然这幅图在后世很常见,属于常识,可在这个年代就是真理。

要是李淳风心安理得的收下什么表示都没有,他倒也不会生气,只是以后会远离这个人尽量不打交道。

回京之后李淳风马上就进宫觐见了李世民。

对他的到来李世民很惊讶,让他去岳山家里走一趟不过是走个过场。明天早朝的时候当众汇报一声就完了,怎么还私下进宫求见了?

难道出现了什么意外?抱着这样的疑惑,他接见了李淳风。

李淳风先是汇报了一下任务情况,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火车不会影响风水和气运。

紧接着他就说了求见的真正目的,研究太阳历法。

并且把岳山给他说的,太阳历更准确一年实际天数为三百六十五天,误差只有三个时辰左右,每四年闰一天就可以了……

反正除了太阳系八大行星图被他捂着没有说,别的都说了。

之所以不说,不是想瞒着李世民,而是在他看来这种独门学问是不能轻易告诉别人的,连皇帝都不例外。岳山肯告诉他就已经感激不尽了,岂能轻易透露出去。

就算将来岳山自己把事情透露出去,他也不怕李世民追究责任。

还是那句话,这是独门学问,岳山这个所有人想传授给谁就传授给谁,他不能说。

再说,这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规矩,李世民也不会因为这件事情降罪于他。

李世民得知了这些自然也是非常惊喜,汉武帝本身就是他超越的目标,既然要超那就是全方位的。

现在的历法是汉武帝时期修订的《太初历》,那我就搞一部更准确更先进的历法取代你。

而且还有一句话深的他心,太初历是月历,岳山和李淳风说的是太阳历,太阳肯定是大于月亮的。

于是他立即就下旨让李淳风全力研究太阳历,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

目的达成的李淳风这才起身告退,回到太史局之后马上就着急了手下的精英人才,宣布要研究太阳历重新制定一套更加标准的历法。

这个消息一出,不只是轰动了太史局,整个天文星象圈都被惊动了。

但凡对这方面有点研究的都纷纷跑到京城询问具体的情况。

对此李淳风自然是很开心的,一一接见了他们,并邀请他们加入进来。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还稍微透露了一点点自己的研究。

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超越时代的知识折服了所有人,太史局再也不用担心却人手了。

实际上也没来多少人,在古代天文星象学和谶讳是划等号的,虽然朝廷没有命令禁止,但私下也是禁止随意传播的。

研究这种学问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且大家都把自己的学问当成了宝贝,生怕被别人学走了。

李淳风用一部太阳历和部分根据八大行星图推理出来的知识,把这些人给聚拢到一起,极大的促进了整个学派的交流。

为天文星象学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当然,这都是后面的事情了,暂且不提。

且说岳山送走李淳风后继续在家整理资料,李世民借口想外孙了让人往他家送了好几次赏赐,还问他们什么时候带孩子进宫让他看看。

岳山心里明白,想外孙是假,催促他进宫讲王朝更替才是真。

每次他都是同样的回答,最近在整理资料,整理好了就去。

李世民也够能忍的,一直没有强制召他进宫,只是隔三差五的假借想外孙了从侧面催促,表达自己的迫切心情。

别人不知道李世民的真实意图啊,见皇帝三天两头就给岳山的孩子赏赐大批财物。皇宫但凡有点什么好东西,马上就送一份给他们。

都以为他是真的疼爱这两个外孙,不少人那叫一个眼红。甚至有不少大臣暗示他这样表现的太过了,容易引起矛盾。

李世民诚恳的接受劝谏,然而后面还是该咋样咋样。

过了差不多大半个月,总算是把可以透露给李世民的那一部分总结理顺好。

在皇宫赐给孩子的礼物又一次送到府上的时候,他告诉那些使者,明日入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