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文唐 > 790 重启分封

文唐 790 重启分封

作者:步兵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28:36

790 重启分封

分封?

众人都很惊讶,但出奇的是居然没有人反对。似乎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一遭,甚至都在期盼着这一天。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凡是看过世界地图的人心中都明白,分封是早晚的事。

如果是在本土进行分封,大多数人都会站出来反对,历史已经证明这是取死之道,可没有人反对在海外分封。

鞭长莫及,朝廷几乎不可能对那些亿万里之外的土地形成有效统治,分封反而是最好的方法。

朝廷能够通过封国实现对那些土地的统治,而臣子们也能在某种意义上封王建制,实现家族的又一次飞跃。

甚至不少人已经在私下构思过,大唐的这场分封该以何种方式进行。比如宗主国和诸侯王之间都有哪些权力和义务。

只是这种事情不可能让臣子先开口,那和造反没区别,只有皇帝先开口他们才能往下讨论。

他们也在猜测李世民什么时候会公开提出这个议题,现在终于到来了。

对他们的反应李世民也看在眼里,倒没有不满,而是感慨都是一群老狐狸。

“诸卿以为朝廷当不当重启分封?”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最终把皮球踢到了长孙无忌脚下,身为首辅也确实该他先发言。

“敢问圣人,您准备以何处的土地分封诸侯王?”

李世民早就料到他们会有此一问,说道:“东南二洲都合适,只是这里还处在探索阶段,把藩国建立在这里估计也没人愿意去。所以我准备先在南洋诸岛进行分封。”

长孙无忌道:“若圣人欲重启分封,必须要立法不得在大唐本土实施分封,否则必酿大祸。”

李世民深以为然的道:“本土分封乃取祸之道,我会圈出哪些土地可以分封,哪些不允许分封,辅机无需担忧。”

长孙无忌道:“那臣无疑义了。”

等他坐下李世民又看向其他人,道:“你们就没有意见?”

房玄龄起身道:“不知圣人准备给哪些人进行分封,皇室宗亲还是全部贵族?”

李世民道:“全部分封不可取,外臣只有功绩卓著着才可分封,皇室宗亲亦只有亲王及功勋卓著者可得。”

这一下众人就有意见了,不是因为只有功绩卓著的外臣才得分封,那么多贵族不可能都封国,必然要分出三六九等的。

有意见的是对皇室宗亲的分封,太严苛了。亲王才有几个,以宗室而立军功者更是稀少,要是这样干会被骂薄待宗亲的。

刘洎说道:“圣人不可啊,皇室宗亲皆为太祖子孙岂可区别对待,更不可落于外臣之后呀。”

岑文本道:“应当先封皇室宗亲再分封外臣,请圣人三思。”

其他人也纷纷表态,先宗室再外臣。宗室都还没分,哪个外臣敢受封。

李世民道:“岂可因宗亲而忘功臣。”

不过他也接受了一部分建议,道:“不过你们说的也有道理,若不分宗室难免会让人认为我刻薄寡恩。”

“那这样,先分封亲王及有大功于社稷的宗室,再分功臣,最后在分其余宗室。”

见众人还要劝,他不容置疑的道:“此事无需再议,就依此行事。”

“喏。”众人无奈领命,但心中都很开心。同时也觉得跟着这样的皇帝,值了。

就在他们以为事情结束的时候,李世民又抛出了一个大炸弹:“既然诸位都不反对分封,那么现在我们来讨论另外一个问题,诸侯王在大唐本土的食邑和特权要不要调整。”

“嘶……”众人皆心惊肉跳,就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果然如此。皇帝这样要借着分封的机会开始削弱权贵的特权了。

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机会选的好,可以说太好了。

如果直接削权贵特权,必然会引起所有人反对,可现在……你要不要封国?想要就交权。

封国重要还是特权重要……他们会说都重要,但非要二选一的话大多数人都会选封国。

当然了,权贵就是权贵,不可能把所有特权都收走,现在的问题是朝廷想收回那一部分特权。

这将决定着群臣对此事的态度。

长孙无忌道:“不知圣人想如何调整,还请示下。”

李世民道:“食邑与封国二者选一,要食邑就不封国,封国就交出食邑。”

对于这一点众人都没有异议,这一点很好理解,封国都有了再要食邑就是贪婪了。

“选择食邑者特权不变,主要针对的是选择封国的权贵。他们享受的大部分特权都将保留,主要针对的是其在本土的财产特权。”

“凡是选择封国的,可以经商,但不许在本土大肆置办田产。其财产将不再享有免税特权,必须和普通百姓一样缴纳皇粮国税。”

众人又等了一会儿,见李世民没有在继续往下说的意思,房玄龄才出口问道:“就此两点吗?”

李世民道:“对,就这两点,诸位以为如何?”

众人都感到不可思议,本来他们以为皇帝会提出很苛刻的交换条件,心中都提了一口气。没想到板子高高举起,就这样轻轻的放下了。

在他们看来这根本就算不上削弱权贵特权,而是很正常的行为,皇帝要是不采取这样的措施那才有问题。

权贵拥有封国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取大量财富,要是再允许他们在本土大肆置办田产。

诸侯王的权势只会越来越大,朝廷越来越虚弱,对他们采取限制是必然的。

确认李世民对权贵特权的削弱如此简单,众人都放下心来,齐声道:“臣等无异议。”

李世民道:“那诸卿就好好考虑一下,这场分封该如何进行吧。”

会议结束众人走出紫宸殿,都在思索会议的内容。

长孙无忌走在最前方,褚遂良跟在他身边道:“长孙公,这夏国公的手伸的未免有些太长了吧。居然越过政事堂代表朝廷和佛教达成协议,眼中还有没有朝堂诸公,还有没有法纪。”

“呵呵。”长孙无忌轻笑一声拍了拍他的肩膀,什么都说就当先一步离开了。

只留下褚遂良面色变的异常难看,看着长孙无忌的背影,眼中满是愤恨。不过很快就恢复正常,面带微笑的找到刘洎,道:

“刘相,博物院之事你就这样同意了?”

刘洎无奈的道:“不同意又能如何?圣人乾纲独断根本就没给我们反对的余地啊。”

褚遂良愤慨的道:“圣人非刚愎之主,这样反常必然是受人蛊惑。自魏相亡故您就是清流领袖,可不能坐视贼人当道而置之不理啊。”

刘洎道:“贼人?不知褚相所指何人?”

褚遂良道:“还能是谁,自然是那个靠鬼神之道蛊惑圣人之人。必然是他不甘寂寞才鼓动圣人创立博物院,以达到复起的目的。”

刘洎眉头皱起,道:“你是指夏国公?”

“嘘。”褚遂良慌张的四下观望,压低声音道:“您小声点,隔墙有耳啊。那位和宫里的力士勾结很深,尤其是大太监赵蒙,更是他的座上宾。您在这里说他坏话,小心遭到报复。”

刘洎闻言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提高声音说道:“我辈清流自当于宵小之辈势不两立,岂能因畏惧不敢言?如果夏国公真敢勾结内侍,我必参他一本,褚相说他和大太监赵蒙勾结,可有证据?”

见不少人都朝他们看来,褚遂良心惊肉跳,心里已经在后悔为什么来找刘洎。

知道这老头刚烈,却没想到他这么直,这种话怎么就敢在皇宫里嚷嚷出来了。

但后悔也完了,只能拉住他说道:“要说证据,我亲眼见过两人勾勾搭搭。”

刘洎责备道:“既然亲眼见到为何不早早禀报圣人?”

褚遂良道:“我倒是想,可没有证据啊。夏国公在圣人心目中的地位你也知道,我空口无凭就上奏,只会引起他们的警觉。”

刘洎道:“那也要上奏,只有这样才能震慑的住他们,明日早朝你我就一起上书圣人言明此事。”

褚遂良现在肠子都悔青了,连忙劝阻道:“刘相别着急我正在收集证据,等拿到铁证在一举把二人搬倒,您可千万别上奏打草惊蛇。”

刘洎这才说道:“好吧,等你证据收集齐全了一定要告诉我,我和你联名上奏。”

褚遂良擦了把汗说道:“好好好,咱们还是继续说博物院的事情,我准备上书反对此事,还请刘相相助。”

刘洎叹了口气道:“若褚相愿意上奏,我必支持,只怕没有什么用处啊。”

褚遂良阴恻恻的道:“如果圣人一意孤行,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

刘洎道:“哦?不知褚相有何良策。”

褚遂良道:“一个新机构的设立不是那么简单的,很多事情都必须经过政事堂允许才行。到时候我们只要……”

那知道他的话还没说完,刘洎就一甩袖子,鄙夷的看着他道:“小人,我刘洎光明磊落从不做此下作之事,褚相还是另请高明吧。”

说完转身就走,留下脸色铁青的褚遂良。

远处房玄龄、马周、孙伏伽三人走在一起,看着气哼哼离开的刘洎和站在原地的褚遂良,都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房玄龄道:“你们说这些事情和夏国公有没有关系?”

马周道:“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前几日圣人才借口探望晋阳公主去了夏国公府上,回来之后内阁就忙碌个不停。要说两者没有关系,谁都不信的。”

房玄龄道:“那岂不是说夏国公又要复出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马周摇头道:“房公太乐观了,现在不是圣人愿不愿意启用夏国公,而是他愿不愿意复出,我觉得此事玄啊。”

孙伏伽也说道:“若不是博物院前所未有谁都没见过,这次夏国公应该也不会出面。等着看吧,博物院建成后他又会辞官的。”

重启分封的事情在政事堂就这样波澜不惊的通过了,然而这并不算完。这么大的事情可不是几个人关起门商量好就行了的,必须要获得朝野许可。

第二天朝堂之上,李世民接连下达了几条政令。

创建博物院暂定四品衙门由夏国公岳山负责,该院直接对皇帝负责,其余各部门要全力协助。

刘洎再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创建博物院可以,但不能给官身,即便是事务官也不行。反而是褚遂良,并没有出面。

只是光凭他一个人反对并没有用,政事堂七个宰相同意还是直接通过了这项决议。

往西域宁远发配囚犯的的政策获得了所有官吏的一致认同,这种害群之马赶的越远越好。

开发西南打通前往天竺的通道,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论。不过现在是尚武的大唐,而不是后世那种血性被阉割的朝代,对于扩张群臣没有多少人反对。

最多就是有人反对让佛教参与进来,还有就是具体实施方法上存在争执。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可以商量着来。

真正爆炸的大新闻是重启分封,当李世民提出这个议案的时候,众人先是震惊,然后就是群起反对。

朝堂之上起码一大半的人站出来反对,直言这是取祸之道,历史也早有证明此法不可行。

即便李世民强调只分封海外领土,不得在本土分封都没用。

不过这次他倒是没有强行推行这个命令,而是让天下人一起讨论,等商量出结果再做决定。

退朝之后众臣纷纷把几位宰辅围的水泄不通,问他们皇帝这是准备做什么,甚至他们对此事表态。

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会发表意见,只说他们也是刚知道很是震惊,现在还没有思绪,等想好了再说。

众人即便知道他们在胡扯,也没有一点办法,只能放他们离开。

而皇帝准备重启分封的消息也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京城,并迅速传向全国各地,一时间激起了千层浪。

最这件事情最热衷的是两类人,一类是清流,坚决反对;一类是宗室,简直就像是闻道了腥味儿的猫一般,都快要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