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路大军

苟出一个盛唐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路大军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14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两路大军

镇守府将军平良持,又名平良将,乃桓武倭王的四代孙,在倭国素有名望,颇有兵略,不断兼并东山道大小豪强,并逐渐向富裕的关东平原渗透,属于最大的地方势力。

倭国历史上的源平之战,正是在源氏、平氏两个家族之间爆发。

大唐与王审知入侵倭土,倭国面临灭顶之灾。

身为倭国王系的平良持当然要站出来。

地方藩镇对平良持的呼声也很高,在强敌面前,倭人难得的团结起来,东拼西凑出一支四万人的大军,奔赴长门,欲将唐军堵在九州地界。

源经基领平安京诸军三万人前出摄津,防备王审知。

两支大军暂时稳定了本州岛的形势。

不过这种稳定只是表现,唐军在九州攻城略地,王审知在四国积蓄兵力,等待后方的粮草辎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两万天策右军大多是步卒,只有少量斥候与重骑,战马不到一千匹,辎重由山东道运送,加上刘知俊的焦土之策,就粮于敌,对粮食消耗不多。

王审知弄出的十五大军虽然水分较多,**万兵力应该是有了,对后勤压力极大。

快速攻陷四国之后,不等不静候福州的粮草。

这个时代倭国,最精华的地区也就平安京所在的京都盆地与关东平原。

倭西基本都是山地,这也导致这些地区比较闭塞和落后。

九州一向是倭国的流放之地,与藤原时平争权失败的菅原道真就被流放至九州岛大宰府。

冠山山地、中国山地、纪伊山地连绵的山脉成为天然的屏障。

唐军与王审知在分别夺取九州、四国之后,想要再进,就必须面对地形的压力。

平良持在长门、周防、安艺凭借山势层层建筑城池。

源经基也在播磨、摄津、和泉修筑防线。

王审知发动了几次试探性的登陆战,受地形限制,无法取得突破。

源经基知福建军精锐,已方虚弱,深沟高垒,当起了缩头乌龟,居高临下,以长弓、投石击敌,绝不野战,勉强挡住王审知,双方在白日陷入胶着。

而当福建军疲惫,源经基选拔精锐武、士,利用地形,趁夜发动突袭。

这算是他们的长项。

黑夜混战,四方喊声如雷,不知倭人虚实。

袭营的武、士极为凶猛,其兵刃虽仿效唐刀,但两百年来工匠用心打造,弓矛刀剑有独到之处,颇为锋利,寻常士卒不能挡。

王审知军中多夹杂海贼,良莠不齐,骤逢兵乱,自乱阵脚,只顾抱头鼠窜,营垒中更加混乱,并波及中后军。

王审知当机立断,冲撞中军者一概斩杀,才稍稍稳住阵容。

比及天明,招募的海贼或死伤、或逃窜,福建军没有遭受大多损失,但战船损失百余艘。

一场小胜,极大激励了倭人士气。

藤原忠平大肆宣扬,国内人心振奋,四方豪强携武、士杂兵而来。

叫嚣要令唐军片帆不得回还。

王审知虽然吃了个亏,但主力并未折损多少。

诸将见贼势高炽,皆要领军前去挑战。

王审知一概不允,只令士卒日夜防备,巩固所得四国土地。

另一面,刘知俊在九州深入腹地,打开杀戒,凡遇见城池村镇,皆洗劫一空,男丁驱赶在前,开始还扭扭捏捏,后见唐军战无不胜,豪强城主全都不堪一击,心态逐渐发生变化,开始唐军主动带路,骗开城门,为刘知俊省了不少力气。

不到两个月,九州迅速沦陷。

城池、庄园、村落,皆被一把火烧光。

刘知俊起身大唐最血腥的年代,经历过黄巢、秦宗权、朱温,深谙这个时代的黑暗规则,在中土束手束脚,到了倭国再无保留,沿途所过,不管豪强们降与不降,一概斩草除根,掠其家资充军实。

宣教使为了保持将士的战斗力,不准碰女色,后营中的一万余年轻倭女因此免遭大难。

顾全武的水军将倭女集中在大宰府,许诺将来可凭功绩领取,才消除了士卒们的怨言。

这时代常年战争,男少女多,唐军待遇颇丰,在大唐地位颇高,弄两房小妾不是什么稀罕事。

唐军也因此成为繁衍人口的主力。

龟缩在长门在长门的平良持极为谨慎,即便刘知俊领大军在南九州烧杀,也不敢出战,坐看九州毁于战火。

他和源经基手上是倭国最后的兵力,一旦损失,倭国不保。

不过这种谨慎激怒了他年仅十五岁的儿子平将门。

初生牛窦不怕虎。

历史平将门的叛乱,是倭人有史以来唯一一个敢自称新皇之人。

生性倔强蛮勇,年纪轻轻,却孔武有力,在普遍矮小的倭人中算是异类。

平将门几次要领军出关,寻刘知俊单挑,被平良持拦阻。

别看倭人起名字一个个口气很大,九州相较于中土,也就两州之地,若不是刘知俊实行焦土之策,也不用耽误两个月之久。

不过好处显而易见,九州彻底成了唐军的后方。

刘知俊没有后顾之忧,遂挥军向长门。

沾了血的唐军将士,杀气滔天,斥候环绕左右,重骑列阵在前,旌旗遮天,银甲曜日,动则四方风起,静则漫天云合。

李晔推行强身健体之策,改善营养,将士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强。

这几年新招募的唐军无不是身强体壮的材勇。

沿途凶焰滚滚,倭人望了破胆。

比之年两年前的龙泉府大战,天策右军更加锋利无匹。

长门关城之上,倭人将佐望见此等军容,皆面色惨白。

也只有平将门还在叫嚣要找刘知俊单挑。

长门国为倭人之重镇,处于本州和九州的咽喉地带,古称穴门,后世易名为长州藩。

攻破此地,才算真正进入倭国腹心。

倭人城池虽仿效大唐,但也加入本土风格,依山势而建,防御功能颇强。

平良持龟缩长门,也不是无所事事,一再加固,城池更加险固,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刘知俊驱倭人男丁攻城,倭人嚎哭而进,平良持没有丝毫犹豫,一概射杀之。

敢有逃窜者,为督阵唐军斩杀。

倭人惨嚎震天,但无论是刘知俊,还是平良持都不为所动。

屠杀持续到黄昏,倭人死伤近万。

重伤者在城下哀嚎,鲜血如溪,乌鸦盘旋,落日黄昏照在尸体上,仿佛地狱一般。

倭人心中蒙上沉沉阴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