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俺四叔是朱重八 > 第187章 大旱提前准备

俺四叔是朱重八 第187章 大旱提前准备

作者:树上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44

第187章 大旱提前准备

“殿下,汤叔叔,您二位可是高估于我了?”

朱子安微微拱了拱手,脸上浮出一丝苦笑。

他只是一个小道士,又不是神仙。或许,可以借助前世的经验,可以成为一名不合格的预言家。

但是,在大旱这类天灾面前,他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道士,有心无力。

“唉!”

见此,朱标也只能暗自叹了口气,同时,脸上浮现出一些尴尬之色。

这次,他才意识到,他竟然一直都在心底下意识的认为,二哥是无所不能的。却是忘记了,二哥也只是一个与自己一般大的小道长而已。

至于汤和,则是神色黯淡的坐在躺椅上,默默不语的吃着玄平子带来的葡萄与甜瓜块。

仿佛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口一颗,丝毫不间断。

同时,想到那即将到来的大旱,汤和眼中便不由的闪过一丝深深的恐惧之色。

仿佛,十几年前的那场大旱带来的洪荒灾难,又出现在眼前。

整个世界,一片死寂,没有一丝绿色植被。

饿殍遍野,甚至还有人易子相食……

突然,汤和直接站起来,双手抱拳,对着朱子安深深弯下腰。

“子安,你一定有办法!大旱之事,决不能让其发生,尤其是大明刚刚建立这一年……”

“汤叔叔!”

朱子安神色大变,连忙往一旁躲去。

就连一旁的朱标,也是一脸惊诧,没有体会过旱灾的恐怖,他并不能感受到汤和此刻的心情。

“子安,决不能让大旱到来。实在不行,汤和请求你,却上山求求老神仙?”

汤和紧紧盯着朱子安,满脸恳求之色。

朱子安,是标准的吃软不吃硬。

这一幕,直接让他,有些受不了。

连忙说道:“汤叔叔,大旱乃天灾,是大自然气候**运动的结果。

面对这种天灾,就算是老师,也是毫无办法。不过,倒是可以提前做些准备,减少一些旱灾带来的危害!”

“并且,现在旱灾之事,也只是我等的预测。谁也不敢保证,旱灾一定就会来,说不定,明后天,老天爷就会突然降雨,旱灾之情便会自动解去!”

“还请子安告知减轻之法!”

汤和毫不为所动,一脸坚定的说道。

“好吧!”

见此,朱子安轻轻叹了口气,便是说道:“汤叔叔,此刻春耕已过去好久,许多百姓都没什么事情。因此,可以组织一众百姓,去打井!然后,多养鸡养鸭……”

“打井?”汤和若有所思。

“应天周围水系众多,地下水必然丰富。多打些井水,要是真的来了旱灾,多少能管些用处。”朱子安回道。

“至于养鸡养鸭,趁着地里还有些绿色,可以将小鸡仔与小鸭子们,放野地里自个找食吃。要是旱灾来了,这下小鸡不仅可以当做储备粮食,而且说不定,在旱灾之后,还有些用处!”

“这些,咱回去之后,便去找李善长与单安仁、杨思义几人商议。”

汤和连忙点头说道。

一旁的朱标也是一脸郑重的点着头。

“还有一事,殿下与汤叔叔,也可以做些准备!”

话一说起来,朱子安便像是高空放水,想要将心底的话都说出来才罢休,要不然会憋的慌。

“应天城与周围一众县城,都是紧邻长江与淮河水系。完全可以多挖建些水库,多储存些水,并在水中,养些鱼。或者,也可以多挖建些沟渠,然后再在每一块田地之间,挖些小的沟渠道。趁着长江与淮河水流还很充沛,多浇灌些田地!”

“挖沟渠?”

此事,汤和很是熟悉,从朱元璋入主应天城开始,便是一直主张一种百姓们,多多挖建沟渠。

“对!”

朱子安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不过,此事还得汤叔叔或派遣一位廉正奉公的大臣下去,亲自督建挖渠之事!”

“子安可是害怕那些官员做事不尽心?”

汤和皱着眉头,说道。

“不是自家的田地,没有足够的利益,才没人会真正的尽心尽力呢!”

闻言,朱子安撇了撇嘴,说道。

“子安放心,太子已经下了太子教令,皇上不在应天城的这些日子,我督察院一众御史,必需严查,整肃朝纲!”

汤和一改老好人的形象,一脸杀气腾腾说道。

只要能减少一些大旱带来的危害,便是汤和认为最重要的事情。而要是胆敢有任何人拖后腿,汤和绝不饶恕。

甚至,就连李善长也不例外。

心中恶狠狠的想着,汤和便与朱标,一脸沉思的回道皇宫。

就连那让两人暗暗眼馋了许久的冰箱,也给忘的一干二净。

“万喜,去将李相国,刘中丞,以及六部各位大人请来!”

刚刚进了宫门,朱标便是转身,对着跟在身后的万喜喊道。

“是!”

万喜应了一声,便是连忙转身,往一旁跑去。

很快,朱标刚坐下还没多久,李善长、刘伯温、单安仁、杨思义与一众六部的尚书们,都一脸急匆匆的走了进来。

“臣等拜见太子殿下!”

“诸位大人快快请起!”

朱标连忙站起来,一脸笑意说道。

随后,不等一众大员问话,便直接说道:“此次,本宫将各位大人喊来,是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还请殿下明示!”

李善长连忙拱手问道。

一众大臣,也都是满脸疑惑的看向朱标。

“不知相国与各位大人意识到没有?自从春耕完了之后,应天城以及周边各县,便是再也没有下过一丝雨滴。而且,更让本宫心忧的是,应天城的气温,也是一天比一天要热,十分怪异!”

朱标一脸凝重道。

“启禀殿下,今年的气候,实属有些怪异!”李善长连忙拱手回道。

“禀殿下,整个河南江北与临近的四川行省,还有一众周围的有些路县,也都是同样的不寻常!”

户部尚书杨思义,也一脸沉重的禀报道。

“这……”

听罢,没怎么收到消息的刘伯温与吏部礼部等尚书,都是一脸凝重。

如此大规模的不下雨,天气还如此燥热,让一众大臣,都深感到一丝的不对劲。

“殿下是怀疑此种状况为大旱前兆?”

这时,一旁的刘伯温,一脸忧色的拱手问道。

“正是!”

见此,朱标脸上闪过一丝满意。

随即,便满脸凝重。

“如此诡异情况,已经连续了一个多月。想必,那些田地里的庄稼嫩苗,也都没有长起来。要是再不下雨,天下便会出现一场大旱灾!”

朱标话落,李善长与刘伯温一众大臣脸色,都是狂变。

旱灾!

自古以来,都是所有人最为恐惧的一件事。

而且,在整个文华殿内,除了朱标与在一旁伺候的万喜之外。一众大臣,也都是经历过至正三年,那场席卷天下的特大旱灾。

因此,一众大臣,比朱标更能体会到,旱灾的恐怖。

“殿下,臣建议,应召见天下各大仙师与得道高人来应天城,进行求雨!如此,才能避免旱灾的到来!”

李善长连忙拱手建议道。

对此,一众六部大臣,也都一脸认同,连连拱手,道:“殿下,李相国所言极是,还望殿下下令,召见各大仙师与一众得道高人,进应天求雨,避免旱灾出现!”

“此事,便教与钱大人去办!”

虽然朱标内心有些不认同,但还是点头说道。

内心深处,也是抱有一丝希望。

“殿下英明,臣一定竭尽全力!”

礼部尚书,钱用壬连忙一脸正色的回道。

“不过,仅仅将所有希望,都放在求雨之上,本宫总有些不放心!”

朱标继续说道:“因此,本宫觉得,还应提早做准备。比如,多打些水井,多养鸡养鸭,多挖水池蓄水,所挖沟渠引水灌溉农田……”

听罢,李善长神色闪烁,缓缓抱拳道:

“殿下,打井、水池蓄水、挖沟渠灌溉农田,此等之事,臣等都能理解。但是,多养鸡养鸭,不知是为何?”

“储备粮食,令外还有极其重要之事!”

朱标回了一句,不待李善长继续询问,连忙说道:“不知此事,相国与一众大人,觉得如何?”

“殿下所说这些事,在寻常之时,都是利国利民之事!在这种时刻,更是我等该做之事,臣全力支持殿下的决定!”

“殿下英年,臣也支持!”“臣……”

不出意料,由李善长带头,刘伯温与一众大臣,都连连赞成。

只有站立在一旁的汤和,双目圆瞪,死死盯着李善长一众大臣,不知在想些什么。

“汤大人?”

“左都御史大人?”

见状,李善长与杨思义等人,脸上闪过一丝怪异之色。

随后,便都轻轻喊着。

“嗯?”

回过神之后,汤和满脸惑色。

“不知大人对太子殿下所说之事,有何看法?”

李善长缓缓问道。

“殿下所言之事,下官十分支持。并且,倒时,下官一定带领督察院所有御史,监督朝野上下文武百官,执行殿下所言之事!”

汤和满脸狠色道。

“果然不亏是汤大人,果然忠心!”

在汤和身上,没有讨到什么好。李善长微微一笑,夸赞了一声,便转头看向朱标。

随后,由李善长带头,在文华殿,就一众大臣,与朱标商量完刚刚说着打井、挖渠、养鸡养鸭……等事情的细节之后,这才带着一众神色凝重的六部尚书们,退去。

这件事,最忙的便是户部与工部。

因此,第二天一开始,整个工部与户部所有官员,都陷入脚不沾地的繁忙之中。

不过,让杨思义与单安仁松了一口气的是,在这些农活之事上,前些日子,招来的那些识字老农,不管年龄老少,都排上了用场。

以应天城为中心,周边六县都在整个户部工部的带领下,开始了打井、挖渠、挖池、养鸡养鸭的繁琐之事。

这次,整个应天城的官员,也都发现督察院真的是认真了。

整个督察院的御史,每天早出晚归,一大半的御史,都监督在整个工部户部的城外打井、挖渠、挖池中。

甚至,就连富商与权贵们,也都没消停下来。在工部户部动工开始之日,便是向这些豪商与权贵下了政令,为了避免旱灾到来,必须全力支持工部户部之事。

出人出财!

一连几天下来,整个应天城,都陷入一片紧张气氛中。

不过,人多力量大。

几天过后,应天城周围一大片,每个村子里,都出现几口冒着清水的深井。

而在田地中,也由一众官员带领,出现一条条深浅不一的沟渠。

于此同时,在礼部的邀请召唤之下,应天城内,出现一众道士身影。

每一位,都是仙骨飘飘,完美的一副神仙之外貌。

每进城一位,都被礼部邀请进专门准备的道院之中。

这一日。

一位身穿一身崭新道袍的老道,身后还跟着四位小道士,出现在朱府门口。

“寒蝉子见过大师兄!”

“玄平子,玄银子,玄空子,玄真子见过大师伯!”

还未等其接近大门口,朱子安与玄平子等人,便一脸激动之色的出现在大门口。

“小师弟!”

“玄木子,玄火子,玄金子,玄土子见过小师叔,几位师兄!”

来人,便是武当真人铁蟾子李玄宗。

自从上次,李玄宗从应天城回去之后,一连几个月,才见到朱子安。

是以,几人都满脸激动之色。

“大师兄,快快请进!”

将李玄宗一行人,请进正厅之后。

朱子安便急忙问道:“大师兄,师父进来可好啊?”

同时,玄平子一众小道士,也是连忙看向李玄宗。

“小师弟放心,师父还是一如既往的健朗。”

李玄宗缓缓点头,回道。

“是寒蝉子不孝!”

朱子安一脸愧疚,“不过,大师兄放心,等到年后,城外工厂建造完成之后,寒蝉子一定最先修建一条,从应天城到武当山的水泥道路。到时候,不管是水路,还是官道,都能随时回去,向师父请安!”

“师父说他好的很,才不需要你去请安呢!”

李玄宗突然说道。

朱子安:“……”

随即,便是哭笑不得。

没想到,师父还是如此的老顽童!

“大师兄,你为何而来啊?”

想着,朱子安便有些疑惑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