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俺四叔是朱重八 > 第188章 进展

俺四叔是朱重八 第188章 进展

作者:树上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3:44

第188章 进展

“哼,还不是因为那莫须有的旱灾之事,礼部便下令,相召天下各大道士来应天城,准备做法求雨!”

李玄宗一脸无奈道。

“大师兄,此种法事,只需五师兄与四师兄等人,随便来一个,便足矣吧!”朱子安继续问道。

“哼,如此倒是简单了。”

不知想到什么,李玄宗一脸的气愤。

“也不知那礼部尚书是着了什么魔,竟然派了一位礼部的郎中亲自前来,还想要邀请师父来应天城!

但是,仅仅只是为了做法求雨之事,我等如何能劳烦师父前。只是,又有那礼部郎中亲自相邀,便只能是贫道前来了!”

说着,李玄宗也有些委屈。

他好歹也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这个年纪,不是应该蹲在武当山上,与师父一般,开始享着武当大真人的清福吗。

哪能想到,这大明朝刚刚建立不到半年世界,自己这个老道士,就不得不亲身,往应天城跑了两趟。

一路上,还这么颠簸!虽然自己身体很好,但也不能这么折腾人。

这让李玄宗心中,不由的暗自揣摩,大明朝是不是与自己运道相冲?

“大师兄说的是,那礼部真是有些痴心妄想!”

听完,朱子安眼中闪过一丝莫名之色。随即,便也是一脸气愤说道。

师父都那么一大把年纪,那些礼部官员,还想要请师父下山,来应天城求雨,真是有些过分!

而且,身为武当小真人,朱子安对于那道士做法求雨,也是清楚的很。这种事情,本来就是哄骗那些信道之人的运气之谈!

要不然,天下一有旱灾,朝廷请一些的道士高人求雨,便不是立即可以下雨,缓解旱灾?

哪还能有那么多的旱灾之事?

而那些求雨,便真可以求到雨水的道士,不是正好碰上雨水天气,便是对于天象十分了解。

不过,看应天城的这些天象,近期应该不会有什么**过来!

恐怕,这也是李玄宗一脸抱怨神色的缘由所在。

“还有,那礼部官吏,竟然想要将贫道,与那些道士一起都安顿在道院中!哼,贫道又不是没地方去?才不会与那些道友们,同吃同睡呢!”

这会,李玄宗已经连着吃了几颗冰镇葡萄,再也感觉不到那么燥热,便是一脸舒爽的瘫躺在椅子之上。

对此,两边的一众武当三代弟子们,也都一脸见怪不怪。

好像,自从小师叔寒蝉子上山之后,瘫躺也已经在武当山上盛行起来。

“那是自然,大师兄来了应天城,自然是要住在师弟的府上!”

朱子安连忙像是安慰小孩一样,安慰道。

见状,李玄宗十分满意的点了点头。

同时,正在道院内,准备招待一众道长们的礼部侍郎世家宝,也收到属下官员的禀报。

“大人,我礼部相邀的所有道长,都在这里!只是,听说武当山的铁蟾子真人,来了之后,便是带着弟子,出门而去,一直未归!”

“嗯?那位铁蟾子真人去了何处?”世家宝眼神一凝,缓缓问道。

“回大人,铁蟾子真人好像是去了乌衣巷朱府!”

那名官吏,紧紧低着头,连忙回道。

“朱府?”

世家宝一怔,随即便是想到什么,僵硬的脸上,强扯出一副笑容。

“无妨,那朱府主人,乃是武当小真人。铁蟾子真人想住在朱府,便任由其去吧!只要在求雨之时,将铁蟾子真人请来,便可以!”

“是,下官明白了!”

那名官员听罢,连忙回道。

同时,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轻松之色。

随即,便是拱手离去,一个一个的安置那些道长们。

……

就在应天城一众文武百官,都开始忙碌的时候。

远在汴梁的朱元璋,也收到朱标的奏报。

“旱灾!”

看完之后,朱元璋不由的颤抖了下,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来人!”

“末将在!”

一道身穿盔甲的军士,快步从殿外走了进来。

“传咱命令,令徐达与常遇春加快进攻速度,咱要在半个月内,看到那元顺帝出现在汴梁!”

“是!”

军士连忙领令,便是快步往出走去。

随后,沉思片刻后,朱元璋便又俯下身子,拿起笔,开始·书写起来。

朱标的奏报中,也给朱元璋详细禀告了他的一系列措施。

不过,要是天下间,有什么朱元璋最不愿面对的灾难之事,恐怖便是旱灾。

而这封信件,便是朱元璋专门写给李新材的第二封信。

虽然内容不多,但是总结下来,只有一个意思。

应天一众事情,以旱灾为最。

必要时候,允许李新材掌管京卫,协助太子防范旱灾之事。

而对于朱标在奏报中,所提到的关于沈家之事,朱元璋直接将其忘在脑后。

现在,整个天下已经有一大半,都掌握在他手中。

区区一个商贾之家,朱元璋早就不将其放在心上。

只要朱标不为非作歹,哪怕借机,将整个沈家都给抄了,朱元璋也不会去理会。

……

应天城,沈府。

就在沈万三满心烦躁之时,年老的张掌柜,一脸高兴的走了进来。

“老爷,送到周边各州府的珠宝,都已经卖完了!”

“哼,这才是正常速度!”

听罢,沈万三满意的点了点头。

随后,又问道,“城内商铺内的那些珠宝,现如今卖的如何了?”

“回老爷,只卖了一半!”

想都城内的情况,张掌柜便是满脸忧愁。

“哼……”

沈万三脸色又阴沉了下来。

“今天便派人将那些珠宝,都给老爷运到周围那几个州府,让那些掌柜的,尽快将些珠宝,都给老爷清理干净!”

“是,老爷!”

张老掌柜连忙点头应道。

这几日,沈万三的脾气,一天比一天暴躁。

自从为太子筹集那两千多万两银子开始,李善长便派人,将沈万三死死的看住,软禁在应天城内。

城门,一步都出不去。

甚至,就算是走在应天城内,沈万三也能很明显的看到,身后一队人,在明目张胆的跟着他。

而且,也不知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从第二天开始,应天城的一众豪富与权贵们,都知道了沈家要给真一商铺,赔偿两千万两银子之事。

听到这话,便是将沈万三气个不轻。这钱,他是赔给太子朱标的,哪里是赔偿给那间小小的商铺的啊!

不过,对于此事,他还真不能解释。

甚至,更糟心的是,又不知从哪,传出沈家缺钱之事。接下来,那些想要在沈家商铺,购买金银珠宝的豪富与权贵们,便是开始疯狂的压价。

如此,应天城内的沈家商铺,更是难以卖出。

不得已,沈万三只能让张掌柜与一众沈家掌柜,将那些金银珠宝,都送到周边各州府的沈家商铺去售卖。

仅仅几天,便是售卖一空。

而在沈万三烦心之时,那名让沈万三恨的牙痒痒的拱卫司官员,又出现在他面前。

“沈掌柜,十日已过,不知那银两凑的如何?”

“回禀这位大人,银两已经凑够一大半。至于剩下的银两,因为城内还有很多珍宝没有售卖出现,暂时还缺些银子。”

沈万三连忙站起,朝着卫占拱手道:“还望卫大人,再宽限几日,等到那些珠宝都售卖出去之后,那两千万银子,小人便是可以凑齐!”

说完,便是连忙看向卫占。

此事,沈万三还真没说慌。

早在几日之前,那一千多万两银子,沈万三便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凑齐。

并且,还都运放在沈府之内。

这也是,沈府外整日都有一队拱卫司兵士,不间断盯着的原因。

这些银子,自从运进应天城开始,便是已经被朱标,看做自己的银子。

“此事本官可做不了主!”

没想到,卫占这次竟然直接神色一冷,让沈万三一愣。

“殿下是何等身份,等了沈家主十多天,已经是殿下的仁慈。而沈家主一拖再拖,却迟迟不见银子,沈家主是在逗弄殿下吗?”

这话一出,沈万三便是神情大变。

连忙拱手,解释道:“还望大人明鉴,一千五百万两银子,小人很早便送到应天城。至于那五百万两银子,小人只能依靠那些珠宝卖出去的银两,来填充。

而近几天,应天城内的沈家商铺一再被那些豪富与权贵们恶意挤压,根本就没卖出多少件物件。如此,小人只能将其运到周边,那些州府的沈家商铺去售卖,这才卖出去一大半。这些事情,还未大人明察,就是借小人雄心豹子胆,小人也不敢逗弄太子殿下与大人!”

“此事,是你沈家主之事,与本官无关。”

卫占继续冷哼一声,道:“另外,本官今日前来,便是来催收银子来的。要是沈家主一时凑不够那么银子,也可以用粮食来代替!”

“粮食?”

闻言,沈万三眼孔不由紧缩。在这种乱世,粮食可比那些金银珠宝,要值钱的多了。

“大人,粮食……”

“怎么,沈家主还想要继续推脱?”

不等沈万三说完,卫占死死盯着沈万三,满脸怒色。

“不不,就按大人所说的办!”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虽然粮食很重要,但沈家良田千万倾,加上还有一众交好的商人,凑够那五百万两银子的粮食,也能勉强凑齐。

只不过,那些事,比售卖珍宝还要麻烦。

但是,在卫占的逼迫下,沈万三只能咬牙选择粮食。

“沈才!”

想着,沈万三便是朝着外面喊道。

“小人在!”

沈万三的贴身侍卫兼职管家,沈才,瞬间便是跑了进来。

“速去,派人回周庄,派人收购一千万石大米!”

“一千万石大米?”

沈才眼睛顿时圆瞪,有些不敢置信。

“老爷,咱们沈家,一年收的租子才一百万石左右的大米。你要一千万石大米,就算是将沈家粮窖都给办空,也凑不出这么多来!”

“能凑多少,便算是多少!”

沈万三狠狠的瞪了一眼身材,说道。

“是,老爷!”

随即,便是拿上沈万三递过的玉佩,便往出跑去。

沈万三出不去应天城,但沈府一众下人,却是可以随意进出。

“卫大人,您看如此可好?”

沈万三连忙朝着卫占问道。

“如此甚好!”

看到沈万三如此识相,卫占满意的点了点头,也没了故意逗弄沈万三的意思,

因此,再次催促了几句之后,便是直接离去。

皇宫,文华殿内。

听完卫占的禀报之后,朱标也是一脸的满意。

其实,早在几天前,沈万三将那一千五百多银子,都运送来应天城之后,朱标便没了继续为难沈家的想法。

只是,随着旱灾前兆的到来,朱标便不得不将目光,继续放在沈家身上。

要是旱灾真的来的话,只有沈家有足够的财力,来缓解一下旱灾带来伤害!

因此,朱标也厚着脸皮,趁着沈万三还没凑齐二千万两银子,便连忙派卫占,出去向沈家催粮。

“启禀殿下,应天城周边,每个村子内,都已经打了两口深井。而且,臣等已经在各个田地周边,再次挖掘了上千个大小沟渠。臣可以保证,每三十亩的良田,都有一条沟渠流之而过!

只有大的蓄水池,还未建造完成。不过,工部一众官员,正率领着一众百姓,在开挖。而养鸡养鸭之事,已经有很大一部分百姓,听到殿下的教令之后,开始养起了小鸡与小鸭。但是,仍有一部分老百姓,舍不得孵化小鸡小鸭,一直都将家里那些鸡蛋与鸭蛋,带到城里来售卖!”

汤和也进来,朝着朱标禀报道。

“汤大人辛苦了!”

朱标一脸真诚道。

仅仅这么几天的十日,朱标可以看到,汤和与一众督察院的御史,每一个人身上的皮肤,已经又是太阳晒黑了一大截。

“禀殿下,此事,并不全是臣等的功劳!”

想到那些在田地中,比工部户部那些官员,看起来还要专业的一群老农们,汤和脸上便是浮现出一丝感慨。

“殿下,说起水井与挖水渠之事,臣想要为前些日子,在应天城内挑选的那些识字的老百姓们,请功!”

“虽然那些识字的老百姓们,仅仅只有几十个人。但是,每一位老百姓,都比工部户部那些官员,还要熟悉田地,能力更强!”

“殿下,臣认为,这些识字的老百姓,是我大明之福,社稷之基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