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350章 结束韩国公案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350章 结束韩国公案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350章 结束韩国公案

智风从头到尾,亲身经历了赵兴的层层推理逻辑,智风惊讶的,充满崇拜的对赵兴道:“大人果然是睿智无比,在外人看来是如此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案子,在大人的这种层层推理之下,竟然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如此简单的就让这件案子真相大白。属下佩服啊。”

赵兴就又端起了茶盏,轻轻的喝了一口,茶水已经凉了,但不过在这闷热的密室里,却正好败火:“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什么样的悬案,其实都经不起推敲,只要你用心的用逻辑推敲下去,真相就会大白。什么是逻辑?好吧好吧,你就爱怎么想怎么想吧,我没有空教导你。”

“既然大人明明知道这件案子是假的,那你为什么原先做的那些事,比如让琉璃厂所有的古董商人,真正的内行们认定那张手谕是真的呢?”

赵兴淡淡一笑:“知道的太多的确不好,知道了太多的事,却不懂得烂在肚子里,就更不好了。咱们锦衣卫,是玩阴谋的地方,像你这张嘴,最好是闭上。当然,你不愿意把他闭上,我可以有一千种办法让你闭嘴,如何?”

智风立刻做出了失忆状:“看看看看,昨天我的脑袋被门掩住了,昨天的事情我怎么就一件记不起来,不行,我得问问媒婆,我的老婆到底是谁?”

赵兴欣慰的一笑:“选择忘记,是做人最基本的本能。好吧,我信任你已经忘记了原先的事,你拿盆冷水来,将这个家伙淋醒吧。”

智风直接上去一脚,一声惨叫响起,李世选立刻‘醒了’过来。

赵兴看了一眼智风。智风立刻躬身施礼:“我内急。”然后赶紧将自己的刀解下来,放到了赵兴的手边,也不等他答应,转眼间就消失在了这个密室之外。

赵兴就握着刀柄,对李世选道:“现在我给你个机会,你配合我,然后我让你的案子成为确凿无疑的真案子。但是你必须接受我的安排,献出你的性命,但你却可以保得一家以后的富贵荣华。还有一种选择,那就是你不愿意献出你的性命,然后我将这个案子定成假案,灭你全族,以为天下贪婪者戒。我这人很公道,来来来,选一个。”

每次赵兴给人选择机会的时候,总是这样,最终你是没得选择。他不过是虚伪的表示他的大度罢了。

李世选很后悔,相当相当的后悔,因为在他那小聪明里,自己所做的,绝对是天衣无缝,绝对是死无对证的事。然而竟然在这个小年轻人的面前,被层层的剥去了伪装的外衣,次果果的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在他以为必死无疑,满门抄斩的时候,这个小年轻人,竟然给了他如此的选择。是的,是选择。自己怎么样都是死,是咎由自取,但却能让自己的子孙荣华富贵,那还选择什么?

跪爬着扑到赵兴的面前,一把抱住了他的大腿:“都听你的,一切都听你的,我现在就死给你。”

赵兴一脚将他踹出去:“既然这样,你的这条命就是我的了。我让你什么时候死,你才能死,否则我依旧能灭你满门。”

在这一天的朝会上,赵兴再一次展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办事能力,向皇上和诸位大臣宣布自己对韩国公继承案子侦办的结果。

“真的,这天底下再也没有比这更真的东西了。”赵兴果断的下着定论,语气毫不容人质疑。

温体仁代表反对派,抓住这个赵兴办错案的机会,准备彻底拿下他,于是站出来大声的驳斥:“那道手谕是假的。”

赵兴立刻坦然的请求,请京城里琉璃厂最权威的鉴宝专家,亲自验看。

于是10名代表,就在这文华殿上,认认真真的验看之后,拿出了什么包浆,什么年代印记,等等等等大道理,云山雾罩的一顿忽悠,最终一致平定:“敢拿身家性命担保,这是真的,绝对是真的。”

温体仁还是不甘心,给出了这里最大的漏洞,世界上就没有那一方小印。

结果王承恩立刻跳出来指出:“巧的很,上次自己盘点三宝局丢失珍宝的时候,还就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查到了这方小印。真的,绝对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了。”

“年代混乱不清,不合道理。”

赵兴淡然解释:“二百一十六年,这才是洪武爷最正确的态度的想法,216,谐音就是尔要留。看看,态度是多么的睿智啊,难道你怀疑太祖的睿智吗?”

不敢,那是要死人的。

“家谱上没有他先祖名字。”

赵兴就拿出了李世选的族谱,那是在200年前修订的,李氏家族中只有他的长子李祺做了朱元璋的女婿,与临安公主生育有两个儿子。而其中之一,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因为要与李善长切割,奉命改个名字。那岳飞后人还改姓山丘(山在上,丘在下,沈阳有一支,念啊)呢,所以,家谱是真的,绝对是真的。

至于牵强附会,全中国都是这样的,那后世还拉着孙悟空做他们的祖宗的呢,什么事不可能?

这真的是一件无懈可击真案,合情合理,并且证据确凿。真正实现了锦衣卫赵兴的诺言,从他手中,每一件案件,都必须是铁案,经得起历史考验的铁案。

于是,崇祯欣喜的向天下宣布,为了推行孝道,为了表明朕,不忘开国元勋的功绩,正式恢复韩国公的爵位,李世选成为新一代韩国公,封其长子为世子,在京城赏赐宅院一座,恩赏白银一万两。

为了表示自己完成了先帝的遗愿,特将那道先帝的手谕以及那枚印章,焚化告天。

这一下,剩下的只有那些古董商人们鉴定正确的备案,后人再想翻案,连实物都没了。

新的韩国公李世选在感激涕零之后,请愿继承先祖的遗志,卫国戍边。

崇祯感动于勋贵的忠诚,于是派他到榆林驻守,毕竟那里曾经是赵兴走动过的地方,更是在这一场乙巳之变中,立过大功的军队,能够保护好韩国公的安全。

结果他去了不到一个月,榆林王尽忠上报,韩国公在一次鞑子打谷草的战斗中,亲自冲锋陷阵,杀敌无算,最终力竭而死。死的时候还大呼“忠君爱国,死得其所。”

崇祯当时悲痛欲绝,亲自手书:“武将楷模”匾额,拨款厚葬。然后惩罚王尽忠护卫不利,罚俸三月。

这事,就再也没有人再提了。

结果就是,大明多了一个国公,将士感觉到了皇上对武将开始的重视。

当然,后来又有一个家伙也跑出来讨封,经过锦衣卫半日的调查,是假的,假的不能再假。最终灭了他们三族之后,在大明,就再也没有讨封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