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亲军锦衣卫 > 第592章 重返辽东

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592章 重返辽东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5 04:34:46

第592章 重返辽东

赵兴是在三月初三跨过鸭绿江,真正踏上了大明辽东的土地的。

随着他的,是大批的由朝鲜提供的种子,农具,还要更牛。

毛仲明看到赵兴,激动不已,刘光之看到赵兴身后的物资,激动的痛哭流涕,他已经被手下的官员们快逼疯啦。

“不要担心,粮食会有的,种子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赵兴安慰着这个已经明显黑瘦,脖子都显得特别长了的手下。

“你原先的赈灾做的很好,就应该这样,随着局势的不同,就要回权变,不能教条。”首先解了刘光之恐怕自己擅自更改赵兴政策的担心顾虑。

“但是,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再也不免费发放任何的东西了,我们必须让百姓脱离免费的依赖心态,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自己的财富,创造自己的家园。所以,这次,包括种子在内的,所有的农具和更牛等,都要百姓按价支付。”

这样的政策,按照当时的文人士大夫来说,赵兴算是铁石心肠不人道了。

“可是,除了从皮岛回归的百姓,辽南大部分都是赤贫,他们是拿不出钱来,购买这些种子农具的,更别说耕牛了啊。”刘光之替百姓诉苦。

“我当然不能让百姓现在就掏钱,我准备实行五户联保赊销制度,赊销期为两年,第一年,还三分之一,第二年,还上全部,如果实在有困难,可以延续一年,其实两年也行。我不管你是拿什么还,比如,你可以为官府做工,用劳力还,也可以拿粮食,或者是他的任何出产还都行。但是,记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延期,但坚决不给与豁免。”

年轻的镇江知府就胆怯的小声询问:“拿他们给我们的东西,是无用的呢?”

赵兴看看他:“你今年多大?”

“十八。”

“不错吗,十八就当上知府啦?你是怎么当上的?”

这个十八岁的知府就小声的道:“我认得几百个字。”

赵兴哈哈大笑:“在中原,在朝廷,十年寒窗没冻死的,再经过五次考试,弄个进士,最好的也就是个实缺知县,你做的到是快吗。”

刘光之就解释:“实在是没有办法,咱们这里苦寒,而且还是战区,当官的,,就已经三四十岁了,好受白发的比比皆是,就等于把脑袋提在了手中了,没大责任,大担当,大勇气是干不来的。而朝廷的那帮官员,你请他来,他都不来,我有什么办法?实在不瞒大人,就我下面的几个县的衙门,上到县令,下到衙役,就没有一个识字的。本来辽东开化就晚,识字的就不多,再被皇太极拉走了大部,找个识字的,那真的难于登天,我有什么办法?”

赵兴理解的点头:“不要担心,我还是那句话,粮食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然后将话题拉了回来:“刚刚这位小大人提出,要是百姓拿出一些我们官府用不上的东西,来给我们顶账该怎么办?那我现在就郑重的告诉你:“收下,然后悄悄的丢掉。”

这个小知府就彻底的震惊了:“为什么这么做?”

“我们坚决不能培养百姓不劳而获的乞丐精神,我们坚决杜绝百姓们没有契约信用。这是民风的培养,这一点雷打不动。”

在毛仲明的陪伴下,赵兴视察了东江镇。

东江镇几经摧残,只有城墙更高大了,但整个城内,早就成为了一片废墟,原先被毛文龙带走的东江镇四万多的百姓,经过这么多年的离乱,已经百不存一。

在这里只看到不多的百姓,在变成废墟的街道上,逡巡着,依靠着记忆,依靠着对家的残存味道,找寻着家的位置。

“现在东江镇城内,有多少人口?”赵兴询问那个年轻的知府。

“回赵大人的话,登记造册的仅仅只有一千挂零。”

四万汉人百姓啊,最终仅仅幸存了一千,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啊,尤其是民族之间的战争,更是残酷无比。

但就在这个时候,城门中,走出了一个商队,他们打量了这片废墟的城市之后,并没有走,而是在十字街的一块废墟上,住了下来,开始组织人手,清理废墟,搭建窝铺,然后,在这个窝铺上,挂起了一块牌子《张家老店》

商人,是这个社会最活跃的分子,只要他们存在,只要他们走到哪里,这块哪怕已经彻底死了的地方,不会多久,就会焕发生机。

这就是赵兴无论什么时候,都极力的刺激商业发展,大力扶持商人的原因。他们不但把外面的货物带进来,会把当地的物资卖出去,最主要的是,他们能给这里,带来新的信息。并且能将这里的信息带出去。

商业就像是一条活水,流经之处,就会给当地带来生机。

赵兴走到这个商铺前面,抬头看了看牌匾,然后弯腰,钻进了店铺。

店铺黑暗,货物的品种也简陋的不忍目睹。

老板样的人看到赵兴等人进来,连忙欢喜的迎上前来:“这位客官——”但立刻就看出来赵兴身上穿的官服,连忙要施礼,赵兴一把拉住:“别别别,我就是一顾客,我想看看这里有些什么,想买一点。”

这个老板没想到这个官员竟然如此随和,赶紧殷切招待:“小店新开张,您是小店的第一位客人,您看中什么,八折。”

然后跟着赵兴浏览他那不多的货物:“如果您休要什么,也请赐教,我们会尽可能的为您采购。”

赵兴最终选了一缕丝线,至于他要这个干什么,还是他说的那句话,为了给这个商人鼓励,他需要买点什么,然后将这缕丝线送人呢,他也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为的知府大人,你是不是该在这里选点什么?”

年轻的知府立刻道:“下官早就想好了。”然后对老板道:“请老板给我进一点文房四宝,只要是纸张,只要供货及时,价钱公道,以后我的知府衙门的所有办公用品,都将在你这两采买。”

这是一笔大生意,老板乐的见牙不见眼,他庆幸,自己冒着巨大的风险,第一个来到镇江做生意的决定,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