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363章 改革科举

明末妖僧 第363章 改革科举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363章 改革科举

经过和刘慧明的两次深入交谈,他发现了一个刘慧明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谈话时条理特别清晰,他的谈话能延伸出去,又能及时收回来,永远都围绕一个问题,直到把这个问题讲明白之后才会讲下一个问题。

崇祯道,“爱卿刚才讲了两个策略,莫非还有第三个策略?”

刘慧明点头,“前两个策略都只能暂时解决这个问题,不能从根上解决。“

崇祯又问,“那要如何从根上改变这种现状?”

刘慧明不答反问道,“陛下,您是不是觉得这些士绅就像野草一样,怎么打、怎么杀都杀不完,但是朝政还必须依赖他们?”

崇祯连忙道,“是,是!朕就是这么认为的!”

刘慧明道,“要想彻底扭转这股歪风,臣以为要从根儿上解决,而这个根儿就在科举制上面……”

“科举?”崇祯不解地道,“为何会在科举上?”

刘慧明道,“陛下,大明实行八股取士,只考九本书,无意间抬高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而士子们从小就读这九本书,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早就把四书五经里面的话当成金科玉律了,就算是错的,他们也会认为是对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陛下的话和圣人的话产生矛盾,他们绝对不会认为陛下说的是对的。另外,他们不仅用四书五经里的准则来要求自己以及自己的族人、弟子、朋友,就连陛下,也必须按照里面的要求去做,而敢于挑战这个准则的人,不论是谁都只有死路一条。”

崇祯仔细听着刘慧明的话,回想自己这十几年无一不是在按照圣人之言行事,自己也从未怀疑过这样是否有问题,只是听刘慧明的意思,他好像对圣人之言颇为不屑。

崇祯道,“莫非圣人之言有错?”

刘慧明道,“臣先不论对错,因为臣也没有细细研读过经书,但臣知道一点,圣人之言肯定是不全面的,有些事情圣人肯定没讲到。比如经书里面从未讲过治理国家首先要维持财政,也没讲如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因此,臣觉得治理国家光靠这几本书肯定是不够的。”

崇祯想了很久还是似懂非懂。

刘慧明道,“既然这基本经书不能概括全部,那朝廷两百多年来都考这几本书上的内容,无意间缩小了士子的眼界,有些士子更是一辈子都读者几本书,对其他的事情一概不闻不问。这样的人就算考中了进士,做了官也是个废人,而且认死理,极容易和人抬杠,就算太祖、成祖那样的人都拿他们没办法。”

王承恩插话道,“难怪,太祖停了十年科举,原来太祖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了。”

刘慧明道,“不错,太祖目光如炬,很快就发现了士绅太膨胀了会危害朝局,因此他就停了,但是科举没有科举会更乱,因为治国理政还得开他们,太祖无奈,只得又开了科举,而且科举还是有很多益处的,总体来说有科举比没科举要好。”

崇祯道,“那该如何是好?”

刘慧明道,“科举停不得,必须保留,我们要做的就是修改科举制度。”

崇祯和王承恩同时问道,“怎么修改?”

崇祯道,“朕想到了一个法子,把三年一科改为五年一科,减少士子的数量。”

刘慧明尴尬地笑了笑,“陛下,物以稀为贵啊,士子变少了,那个每个士子手里的权力就更大了,对皇权的危害只会更大。”

“这……”崇祯一时不知怎么接话了。

刘慧明道,“上次臣已经说了要改革三法司的事了,臣建议以后三法司的官员和现在的科举分开考试,如此可以斩断司法和行政之间的联系,比如今年举行常规的科举考试,明年再举行司法考试。”

“善!”崇祯频频点头。

刘慧明又道,“还有,考试的科目也要改,要减少八股文的比例,臣以为只作三篇时文就行了,另外再加一科算学和一科《大明律》,从事司法工作不懂大明律怎么行?”

现在的科考是本经义四题和四书义三题,本经就是《易》、《诗》、《书》、《礼》和《春秋》,每个考生任选一经作为本经,考试的时候考生就会在他的本经里面出四道题,然后再从四书里面出三道题,总共是七篇八股文,有点儿类似于现在的3 X,考生必须在一天之内写完。

不过,你们以为科举考试就考这七篇八股文就图样图森破了,这只不过是第一场而已。除第一场之外,还有第二场和第三场,第二场要做一篇论文,诏、诰、表任选一篇,还有五道判词,考验的是考生断案能力。第三场是三道策问,考治国理政之能。

虽然考了三场,但基本上都是文科,作为一个后世人,刘慧明怎能容许当今的考试出现偏科的现象呢?自己小时候受了那么多折磨,如今终于有了制定规则的机会,难道不应该百倍地报复他们吗?

王承恩代崇祯问道,“为何要考算学?”

刘慧明解释道,“我以为,不论是六部还是科道御史都要考算学,因为人只要活在世上都要会识字,要会算数!还有就是可以拓宽士子的眼界,不再局限于那几本经书里。因为人的精力就那么多,把精力花在算学上,就没那么多精力钻研时文了。而且算学极为客观,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绝无一加一等于三的道理。如此,士子们就会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不会像现在这样爱抬杠了,什么事情都反对。”

崇祯笑道,“善!”

刘慧明又道,“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把六部的考试也分开,每人三张考卷,一张八股文,还是作三篇时文;第二张考算学,第三张考卷由各部出的试题,比如户部就要考算账和记账;兵部必须考兵法。吏部和礼部要多考大明的礼法知识;工部要考工程建造等;刑部和三法司一起考试。如此,朝廷会增加很多各种各样的人才,不像现在这样除了写八股文什么都不会。而且,这些人要学这么多东西,对四书五经的研究就没那么深入了,和陛下唱反调也没么容易了。主要是思想被分化了,再也不能像现在所有的文人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