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371章 平寇方略(二)

明末妖僧 第371章 平寇方略(二)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371章 平寇方略(二)

王承恩反驳道,“鞑子屡次入关,都只是劫掠,以此看来并无入关的打算。”

刘慧明摇头道,“你错了,大错特错。”

崇祯和王承恩都表示不解,这可是朝中的主流思想。

刘慧明解释道,“如果是努尔哈赤,后金根本成不了事,但是皇太极就不一样了,这人比其父厉害太多。努尔哈赤对待汉人就是杀戮,杀到最后都没人为他们种地了。皇太极继位以后便改弦更张,对待汉人逐渐温和起来,现在又建立了汉军旗,招降了大量的大明文武官员。试想,若他不想入关,他就不会千方百计地招降洪承畴和大批大明的武将,还不如干脆直接一刀杀了就是。”

王承恩道,“那他为何不攻北京城,而每次入关都劫掠财富和人口?”

刘慧明道,“这正是皇太极的高明之处,他是在做长远打算。他如果在己巳年第一次入关时就强攻北京,说不定也能攻破,但是以当时后金的实力就算能攻破也是守不住的。因此,从第二次入关开始,他就改变策略,不再攻城,只劫掠,目的就是要和李自成、张献忠一起内外袭扰大明,一点儿一点儿地耗干咱大明的国力,到时候他再入关,才能坐得稳中原的花花江山。这人才是真正的狠人,比李自成张献忠城府深得多。”

崇祯这时才开口道,“细想皇太极的所作所为,朕也觉得爱卿说的有理。”

王承恩哼了一声,“哼!朝堂上那些人每次都说后金不足惧,他们只会在乎财物和人口,不会在乎大明的江山,原来都是在骗人!”

刘慧明笑道,“在西方的沙漠里有一种鸟叫鸵鸟,它们每次遇到危险就把头埋在沙子里,以为敌人看不到他,其实他的身子和屁股还在外面呢,这些人就和鸵鸟差不多。自欺欺人,整天子曰诗云,对什么事情都要指手画脚一番。敌人真的打来了,他要么在书房里坐着一边看书一边等死,美其名曰死节,要么就大骂敌人一通,好成全自己名声。可是城还是破了,敌人也不会因为被骂了就撤兵,所以这些人虽然品行高洁,却毫无用处,就跟一颗长得很好看的废柴一样。”

“说得好,说得好!”王承恩大呼过瘾,早已忘了崇祯还在旁边了,“咱家一直想不通,刘侍郎一语点醒梦中人啊,他们就是废柴,华丽的废柴,哈哈哈……”

崇祯摇头道,“难道所有的文人都是这样吗?一个能做事的都没有吗?”

刘慧明道,“当然不是,大明还是有很多做实事的官员的,比如孙承宗、袁崇焕、袁可立、孙传庭、卢象升、杨嗣昌等人都是实心任事的人,只是这种人太少了。而像温体仁、薛国观、周延儒这些人都是臣之前说的那种人,他们身居高位就知道揣测陛下的心思,一点实际才能都没有,整人倒是一把好手。”

其实他想说的是陈演也是这样的人。

崇祯疑惑道,“难道温爱卿也是这种人吗?”

刘慧明点点头,“虽然编排一个死人不厚道,但臣还是要说,温体仁不仅也是这样的人,而且是这些人里面最能体会圣意之人。陛下想想,他辅政五年除了整人以外,可曾为陛下献过一个有用的策略吗?朝廷的财政状况变好了吗?军队变强了吗?建虏挡住了吗?流贼剿灭了吗?贪官污吏都整治了吗?”

崇祯哑然,他只是觉得温体仁很懂他,从来没想过温体仁居然也是一根废柴。

刘慧明笑了笑,“又扯远了,咱们还是说回流贼吧。”

“啊,对对!”崇祯猛然警醒。

刘慧明道,“陛下,臣刚才也说了,要剿灭流贼,重新建立秩序是重中之重,臣的建议是以政治手段为主,包括重新给流民分配土地、给他们减免税负,让他们能安心地种地;再辅以军事手段,对张献忠、李自成这样的巨寇加以严打,打下一个地方便安置一批流民,只要安置得当,他们是没有生存的空间的。”

王承恩听刘慧明说道重新分配土地的事,不由得问道,“可是,土地都在士绅们手中,哪有土地分配给流民,直接抢吗?那不和王莽一样了吗?”

刘慧明嘿嘿笑道,“咱们慢慢来啊,比如现在的河南和湖广地带屡被流寇肆虐,早已十室九空,正好可以用来安置流民。还有四川,经过秦总兵连续用兵,川东地区已经基本平定了,还有臣占领的南阳和荆襄一带,都可以用来安置流民。”

接着刘慧明便讲了他在夷陵和襄阳、南阳一带的工作,顺便向他求个知县知府的官位,崇祯听完之后很高兴,让他去拟个名单来,他让吏部直接批准。

刘慧明大喜,谢完恩以后,又道,“对待流民,到底该缴还该抚,臣以为并不是绝对的,要剿抚并用,以抚为主,以剿为辅。具体到执行层面来讲,就是凡是在流贼里面当过官管过人的,就不能直接给他们土地,让他们去种地了。对这种人要么吸收到军队里,要么全部杀掉,以儆效尤。”

崇祯道,“这倒是个法子,只是太血腥了,也太慢了。”

刘慧明笑道,“虽然慢了点儿,却是最有效的。这样可以一边追缴流寇,一边安置流民,还能一边练兵,顺带着把士绅也收拾了,如此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之?”

崇祯点点头,“如此也不错。”

刘慧明道,“唯一的缺点就是时间太长了,怕拖出问题来了,所以臣建议先灭了张献忠。”

王承恩道,“为何一定要先灭了张献忠?”

刘慧明笑道,“因为我离开南阳时去见了李自成一面,给他下了个绊子,他这半年都不会有行动。”

“什么?你去见了李自成?”崇祯惊愕不已。

“是的!”刘慧明点头,毫不在意地道,“臣确实去汝州见了李自成一面,还和他达成了一个协议,否则臣怎么可能穿过他的防区北上勤王呢。”

王承恩不解地道,“扬威伯在奏章里说,你们可是打过来的啊?”

刘慧明笑道,“那是骗朝中那些外臣的,对陛下臣自然不能撒谎。臣是通过和李自成和谈才被他放行的。”

崇祯急忙问道,“你们达成了什么协议?”

刘慧明道,“臣收复南阳时,派骑兵突袭唐县,抓了闯贼所有将领的家眷,臣就以此威胁李自成,如此他才肯借道与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