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432章 太子挨训

明末妖僧 第432章 太子挨训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432章 太子挨训

第432章 太子挨训

今天的崇祯就像一只愤怒的公牛,实在太可怕了,刘慧明小心地跟在他身后,不敢多发一语。

到了乾清宫门口,崇祯朝定王挥了挥手,“你先退下吧,太子随朕进来。”

崇祯坐在御案前,拿起一本奏折,气呼呼地道,“又是催饷,催饷,拿朕当财神爷啊!”

太子朱慈烺忙宽慰道,“父皇,国事重要,切莫气坏了身子。”

崇祯哼了一声,斥责道,“你也不小了,还什么事都不懂,就知道读死书,朕要你有何用!”

朱慈烺平白无故被骂了一顿,一脸委屈地跪在崇祯面前请罪,“儿不孝,儿无能,不能为父皇分忧。”

崇祯气呼呼地哼了一声,“哼,都是要成婚的人了,还像个小孩子,朕都不想说。”

刘慧明看着太子被训得像个孙子一样,心道你不是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皇帝啊,太子才十五六岁的人都已经被你压制得像个老学究了,你还嫌弃他幼稚,难道要让他像你一样少年老成吗?

看着朱慈烺那唯唯诺诺的样子,刘慧明就有些心塞,但一想到上次他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了自己一顿训,心中顿时又有些气恼,索性当起了睁眼瞎,直到崇祯训够了才忙找了个话题问道,“陛下,不知是哪一镇在催饷?”

崇祯把奏折往刘慧明胸前一递,淡淡地道,“你自己看吧。”

刘慧明双手接过来一看,发现是孙传庭的奏疏,他在奏疏里说闯贼李自成已经逐步稳固了在中原的统治,裁撤了不少冗兵,正为攻打潼关做准备。他自去年秋季兵败以来,一直在重新积蓄力量,他一定会为朝廷守住潼关,只是需要崇祯支援一百万两军饷。

刘慧明早就知道李自成在洛阳屯田、安置流民、开科取士之事。这几个月里,他已经组建了完整的政府机构。又从全军选拔敢战之士,组成一只陷阵营,取名为三堵墙,任李岩为中权将军作为统帅。三堵墙这几个月扫平洛阳周边的朝廷势力,又远征开封、汝南、归德等地,打遍中原无敌手。

李岩扫平河南之后,对中都凤阳形成压迫之势,吓得马世英不断地上疏求援。孙传庭实在看不下去了,适时出关袭扰陕州,接击败李过、高一功等人,兵锋直指洛阳,李岩这才回师增援。

刘慧明看完奏疏,又看了一眼崇祯,见他也正看着自己,不由得心里一怔,李自成短短半年时间就脱胎换骨,这学习能力也太强了吧?

而他做的这些正是受自己的启发,倘若自己不能收拾局面恐怕袁崇焕、周延儒就是自己的前车之鉴啊!

看来得表表忠心了,刘慧明合上奏疏,从容道,“陛下,大有钱庄可为孙督师提供三十万两军饷,只要孙督师能坚守半年,到时臣亲率新军进驻豫北,倘若李自成攻打潼关,臣就从豫北前后夹攻,必能收复中原。”

崇祯听说刘慧明有银子,脸色顿时一松,颔首道,“如此甚好,甚好!”

刘慧明暗自松了口气,看来崇祯还没有怀疑到他的身上。

崇祯收了刘慧明的银子,心情好了不少,见朱慈烺站在一边欲言又止,便把脸一沉,喝道,“看到没,这样的臣子才是忠臣,你说,你受了何人蛊惑,竟然变得如此忠奸不分?”

太子被训得面红耳赤,想争辩,又不敢开口,只得嗫喏几下。

刘慧明莫名其妙,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崇祯见他一脸的求索模样,哼了一声,解释道,“哼,这个孽畜,不知受了何人蛊惑,竟要强谏朕,让朕关了钱庄,还说先生是奸臣,当住处朝堂。这样忠奸不分的孽畜,真是枉费朕十几年的教诲!”

刘慧明心中猛地一震,原来是太子在崇祯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啊,只是自己和他就见过一面,没得罪他的地方啊,他为何对自己有如此大的偏见?

刘慧明看了一眼朱慈烺,见虽然端端正正地跪着,头也埋得很低,但他还是从他盯着地面的眼神看到了他心中的不服气。又看了一眼崇祯,见他也是一脸的怒意,父子俩就像两只斗鸡,虽然场上形势一边倒,弱小的那只被逼到了墙角,虽然已经退无可退了,但他仍然不肯服输,希望能有一战的机会。

崇祯这一次坚守住了节操,不仅没有为难他,反而痛斥了太子一顿,刘慧明心里一阵感动,忙劝慰了几句,“陛下,太子是国之储君,有自己的主见,不论对错都是好事啊,至少说明太子是一个善于思考,有坚定的立场的人。”

崇祯哼了一声,“他要是善于思考就好了,不知是谁煽动了几句,他就奉如圭臬了,竟然敢跑到朕面前来劝谏,朕两句话就把他问住了。”

太子一直跪在地上,连头不敢台,只是小声辩解,“儿未尝受人蛊惑,是儿愚钝,儿知错了。”

刘慧明也赶紧就坡下驴,替太子开解道,“陛下,太子还年幼,一直在东宫读书,有些事情不太明白,等以后长大了接触政务了自然就明白了。请陛下不要过于责难太子,以免太子日后失去自信心,变成一个没有主见的君王可就不好了。”

崇祯心中一暖,又哼了一声,伸出手指在朱慈烺的额头上一边戳一边教训道,“孽畜,以后要多用点儿脑子,也不晓得你那脑子里装着什么?”

朱慈烺大气也不敢出,只是跪在地上磕头请罪。

崇祯走到御案后坐下,看着朱慈烺一脸的不服气的模样,哼了一声,“孽畜,还要让朕扶你起来吗?”

朱慈烺畏畏缩缩地站了起来,用余光瞥了一眼刘慧明,随即唯唯诺诺地起身站到一边。

崇祯问刘慧明,“大半个月就能拿出三十万两,钱庄真的这么挣钱吗?为何朕的钱庄不挣钱?”

刘慧明笑道,“陛下,您的钱庄才开几日,信用都还未建立起来呢。建立信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有了信用,银子就会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来的。”

崇祯哈哈大笑,道,“但愿如卿所言。”

刘慧明收住笑,正色道,“臣的钱庄就是这样的,刚开始的几个月默默无闻,每天都亏钱,后来有一天突然就爆发了,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这三十万金可不是半月的收入,二十钱庄半年的收入。不过倘若动用存银的话还可以拿出五十万两来,只是为了防止百姓集体兑付,臣不敢大量挪用。”

“好,好!”崇祯点头称赞道,“先生行事稳重,钱庄交给你朕放心。”

刘慧明见太子在一边听得一头雾水,便解释道,“禀殿下,大有钱庄和汇丰钱庄实为臣开设的,和崇信钱庄一样是都是新钱钞法的一部分。”

太子听说这就是新的钱钞法,不由得有些想笑,心道,难道你的钱钞法就是自己开钱庄吗?

刘慧明见他完全不敢兴趣,便问崇祯道,“陛下,臣上的《金融论》,莫非太子还未读过?”

崇祯哼了一声,道,“都半个月了,连爱卿的算学都没学完,这个给他也看不懂。”

刘慧明有些无语,自己的算学不太难,也就小学初中水平,以太子十五岁的治理水平,半个月已经足够了,朱慈烺没学完只能说明他不愿学,那就活该他挨训了。

朱慈烺忙道,“父皇,儿……”

崇祯一挥手,呵斥道,“回去好好思过,不要在这里碍眼。”

太子唯唯诺诺地退下了,临走时还给了刘慧明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朱慈烺走后,刘慧明一下就放松了不少。

崇祯虽然帮刘慧明出了气,但刘慧明知道自己和太子的梁子算是结下了,要是他明年死不了,自己就只有避居海外了。

“刘爱卿,现在闯贼盘踞中原,统治已经愈发稳固,朕想督促孙传庭尽快出关,爱卿再从京师南下前后夹击,爱卿以为如何?”

刘慧明摇头道,“陛下勿急,现在还不是时候。”

崇祯忙问,“为何?”

刘慧明道,“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要发动这么大规模的战争,仅靠五十万两银子可不行啊。”

崇祯无奈地说,“朕岂能不知,只是闯贼一直盘踞在中原,朕如骨鲠在喉,一日不拔出一日不得安宁。”

刘慧明笑说,“陛下不如换一个角度来想这个问题,李自成盘踞在中原一省,总比在全国各地到处流窜危害要小一些。况且中原乃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咱们要收复并不难。”

崇祯脸色忧色尽显,“朕就怕李自成也看出这一点啊。”

刘慧明道,“臣以为他早就看透这一点了,从前方传回来情报分析,他很快就有动作了,目标应该是陕西。不如咱们趁那时出兵,到时候臣从东进兵,王永祚杨璟从襄阳进兵,加上孙传庭正面阻击,咱们三路大军合围潼关,就算不能要了李自成的命,也能把他打回解放前。”

“解放前?”崇祯疑惑道,“此是何意也?”

刘慧明笑道,“这是一个比喻,意思就是说把他打回流寇的原型。”

崇祯不置可否,“好是好,只是拖得太久了。”

刘慧明道,“陛下勿忧,流寇的威胁在于流动,只要他们不到处流窜了,咱们反而不用担心了。”

崇祯嗯了一声,算是默认了他的说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