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433章 冲动是魔鬼

明末妖僧 第433章 冲动是魔鬼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433章 冲动是魔鬼

二人又分析了一阵国内形势,刘慧明道,“古人云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要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兵马做后盾,可是养兵又需要大量的钱粮,可惜咱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个啊。”

崇祯神色一凛,迟疑道,“难道你的新军也缺钱粮了?”

刘慧明笑了笑,道,“缺肯定是缺的,只不过不那么急迫罢了,臣正在想办法呢。”

崇祯问道,“可想到办法了?”

刘慧明淡淡地摇了摇头,道,“好办法没有,唯一办法就是宣府了,只要把宣府的案子结了,臣应该就不缺钱了。”

崇祯一怔,不解地问,“宣府真的有那么多银钱?”

刘慧明想了想道,“宣府商贾埋头经营了几十年,按臣的估计,大概可以得两千万金吧。”

冲着倒吸一口凉气,震惊道,“真有这么多?”

刘慧明不置可否,“这只是臣的预估而已,但不论怎么说终归会有一大笔银钱等着我们取。这群肥羊,到了该宰杀的时候了。”

崇祯面意味深长地一笑,道,“不错,是到了该宰杀的时候了。”

刘慧明简单地说了一下具体的部署,道,“虽然只是个小案子,但臣还是准备以狮子搏兔之势迅速解决问题,不放跑一个奸贼,也不引起边境纠纷。”

崇祯见他行事颇有章法,颔首道,“不错,爱卿果然思虑周详。”

刘慧明道,“再有半个月,臣的新军就可以初具战力了就可以执行这个计划了。只要得到了这一批钱粮,到时候兵精粮足,一定可以灭了李自成。”

崇祯不无担忧地道,“朕就怕潼关守不住啊!”

刘慧明道,“陛下勿忧,臣前日接夷陵守备秦永成的消息,夷陵的枪炮作坊这半年已经生产了三十门大炮,炮弹无数,臣就让他们给孙督师送去,有了这一批火炮支援,潼关就是铜墙铁壁。”

“半年时间生产三十门火炮?”崇祯吃惊道,“爱卿在夷陵到底有多少工坊?”

刘慧明笑道,“就一个枪炮工坊,只不过工人比较多,每月可以生产十来门火炮。”

崇祯顿时来了兴趣,“什么技术如此迅捷?”

刘慧明说,“陛下,大明现在铸炮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泥范法,一种失蜡法,虽然各有千秋,但效率都很低,铸一门炮差不多要半年,成品率只有三四成。臣从西洋学来一种铁范铸炮法,三天就可以铸好一门炮,成品率能达到六七成。”

崇祯听得目瞪口呆,随即赞叹一声,“三天就造好一门炮?一月可造十门,成品六七门,朕有这许多火炮还何惧流寇,何惧清虏?”

刘慧明做了个禁声的手势,小声道,“陛下千万不可声张,此法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要是被人知道了,任何人都可以模仿,那时候就麻烦了。”

“对,对!”崇祯猛然醒悟,珊笑道,“用先生的话说,朝堂就是一个四处漏风的地方,爱卿一定要紧守秘密!”

刘慧明笑道,“所以,陛下这段时间也无需着急,保持平和的心态,咱们按部就班地做事就行。”

崇祯笑了笑,知道他说的是平台审案一事,讪讪道,“朕今天也是气急了,吴昌时这厮真是可恶。”

“不要冲动,冲动是魔鬼啊!”刘慧明想起被打得不成人样的吴昌时,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想起刚才那血腥暴力的一幕,刘慧明就有些发颤,心道,老大,咱们都是文明人,能不能不要这么暴力好不?

见他现在已经心平气和了,便劝谏道,“陛下,虽然您刚才出了气,但是案子却不能这么审,特别是吴昌时卖官和受贿所得的钱财必须追缴上来,朝廷现在正缺银子啊。”

崇祯点头称是,讪讪道,“朕何尝不知此举不妥,奈何朝中无可用之人啊。”

崇祯这话说得刘慧明有些汗颜,历史上那么多亡国之君,唯独崇祯皇帝不缺忠臣和能臣,而他却在此哭诉没有可用之人,真的是让他无言以对。

刘慧明笑了笑,道,“陛下,我个人认为,掌管司法的人其实不需要多么有才干,只需品德高尚即可,咱大明最不缺的就是这样的人了。”

崇祯表示不信。

刘慧明解释道,“陛下,大明现行科举制度是最适合培养司法人员的,因为这部分常年抱着几本圣贤书,一读就是几十年,早已养成了严重的教条主义,时时刻刻以圣人的语录要求自己,有坚定的信仰,最适合做司法工作了。”

崇祯饶想了想,道,“说得也是。”

接着又饶有兴趣地问,“先生都说说哪些人可行?”

刘慧明想了想,道,“比如左都御史李邦华、大儒刘宗周、黄道周等人,都是正直忠义之士,虽然他们为政能力一般,带兵平乱更是一团糟,但让他们去执法定能还还大明一片朗朗乾坤。”

崇祯意味深长地看着刘慧明,良久才长叹一声,“哎,大儒刘宗周学识文章皆海内闻名,奈何却食古不化,屡起屡罢,朕每思及此事,总觉愁肠百结。”

刘慧明笑了笑,道,“陛下,刘宗周之事过不在您,在他自己。他这人太过看重自己的名声,总觉得世界太浑浊,朝堂太肮脏,自己不能同流合污。这样的人其实是做不了官的,最好处置方式就是把他像菩萨一样供起来,或者像一盏灯笼高高地挂起来,用他的思想指引世人,让他享受世人的尊敬,却不让他管任何事。”

一席话说得崇祯哈哈大笑。

刘慧明也笑了一阵,辩解道,“陛下仔细想想,孔子、孟子、朱子可曾做过大官?”

崇祯一怔,随即释然。

刘慧明道,“刘宗周就是现代的孔子、孟子、朱子,他的志向是做学问,眼里也只有学问,从未想过如何做好官,既然没想过怎么做好官,怎么可能做好官呢?”

崇祯颔首道,“不错,此事朕苦思已久,一直未解其中之意,爱卿今日一语,让朕茅塞顿开啊。”

刘慧明忙谦虚道,“陛下过誉了,臣只是心口胡说而已。”

两人又说起刚辞官还未离京的黄道周,崇祯叹了口气,道,“唉,诚如先生所言,道周和宗周一样,都是耿介之臣,奈何朕不能用之,何其憾也。”

刘慧明想了想,道,“陛下,臣倒是有一个想法,可让黄道周为您所用。”

崇祯眼睛一亮,急忙问道,“先生快说。”

刘慧明道,“陛下可还记得大理寺三少卿还差一人专司厂卫之狱,黄道周名声在外,陛下何不让他补上,他不是号称孤忠之臣吗?咱们就让他和厂卫斗斗法,如果他的言行果真如世人所言,则陛下得一诤臣,若他执法不公,那他的名声就毁了,从此再无颜面苟活于世矣。”

崇祯脸上有些犹豫,老实说他有点儿怕黄道周,这人可以说是崇祯的克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