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518章 休克疗法

明末妖僧 第518章 休克疗法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518章 休克疗法

昨夜的北京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位于城西的武安候府被人抢劫纵火,大火到现在都还没完全熄灭,而城南的镇远侯郑之俊府上被人寻仇,一家七十余口被杀了个精光。

刘慧明在去上朝的路上到处都在听人说起这件事,午门外更是议论汹汹:

“唉,两百多年的世袭爵爷,竟然满门遇害,真是可惜了啊!”

“还不是因为郑侯爷入了狱,让一些宵小有机可乘!”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啊!”

刘慧明和田维胜来到午门广场,见众人一边吃着简单的早点一边窃窃私语,一见到他就就像按了暂停键一样什么声音都没有了。他以前的人缘就不怎么好,现在更差了,大小官员像躲瘟神一样离他远远的,谁也不想和他说一句话。

刘慧明尴尬地笑了笑,见倪元璐在一个角落看着自己,忙走了过去,笑道,“大司徒,早上好啊!”

虽然已经到了明朝,但人们在称呼尚书时一般还是按照古礼来的,吏部尚书叫大冢宰,俗称天官;礼部尚书叫大宗伯,刑部尚书叫大司寇,工部尚书叫大司空。刘慧明现在是兵部尚书就叫大司马,同僚之间一般都这么叫他,下属一般都称他本兵大人。倪元璐是户部尚书,在两汉叫大司徒,刘慧明这么叫他也显得十分亲切。

不过,此时的倪元璐却并没觉得他有多亲切,他的面色十分严肃,淡淡地回了一句,“刘司马早。”

刘慧明从随身携带的牛皮包里拿出几个包子递给他,“吃了没?”

倪元璐摆了摆手,示意吃过了。

刘慧明一边吃着包子一边问他,“找我可有要事相商?”

倪元璐看了看午门方向,“德公离京这段时间,京城已经大变样了,不知你是否知晓?”

刘慧明四下看了看,明知故问道,“没觉得啊,天还是这个天,地也还是这块地,人也没少多少,不过,死于瘟疫的人少了不少,这是好事啊!”

倪元璐严肃地说,“你何必顾左右而言他。”

刘慧明吃完包子,又喝了一杯水,问道,“你究竟要说什么?”

倪元璐一时气结,心道别人上早朝为了防止上厕所连头天晚上都不喝水了,你倒好,现在还在大吃大喝,小心一会儿进去糗死你!

“德公掀起宣府大案,朝中一百多人受到牵连,城内外群议汹汹,你难道不知吗?”

“原来是这事啊。”刘慧明笑道,“不知你怎么看?”

倪元璐道,“事是自然好事,只是未免操之过急了,我们至公党要想成功竞选,就得在朝中广结善缘,你一下树立了这么多敌人,可不是好事啊!”

“倪公未免太耸人听闻了。”刘慧明心道你想得未免太多了,像你这样低声下气求来的选票老子才不稀罕呢,我要像太祖那样先竖起一杆大旗,再吸引四方之士来投,宣府大案就是我的旗帜。

“刘某此次出京,稳住了宣府和昌镇,又锻炼了京营新军,还帮朝廷挣了三千万两银子。我想通过此案告诉世人,这就是我们至公党的招牌,我们永远为民族大义、国家荣誉和百姓的福祉而奋斗。”

倪元璐精神一震,随即又一脸无奈地说,“话虽如此,但没有他们的支持,咱们难以获胜啊。”

刘慧明不以为然地道,“把咱们的人安排进去填上这些空当不就行了吗?”

倪元璐道,“我也想过,只是吏部那一关不好过,李天官食古不化,此事恐不好办。”

刘慧明想了想,道,“此事不用担心,我抽时间跟陛下说一声,总能塞进去一些的。”

倪元璐的脸上明显好些了,刘慧明和皇上的关系有多好,他自然一清二楚。

刘慧明卡了看渐渐明亮的天空,叹了口气,道,“只是现在大明已危在旦夕,我这休克疗法如成功了,社稷就能起死回生,咱们参与竞选才有意义。若失败了,也不用竞选了,干脆推倒了重来吧!”

“休克疗法?”倪元璐不解地问,“何为休克疗法?”

刘慧明解释道,“所谓休克,就是人已不省人事,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大夫要救活这个人,必须兵行险着,置之死地而后生,否则必死无疑。”

“休克疗法,兵行险着……”倪元璐念了一边,似懂非懂地道,“老夫虽不敢苟同,但你既有此心,我也是佩服的!”

刘慧明正和倪元璐说着话,见左都御史李邦华和大理寺卿凌义渠联袂而来,忙上前招呼道,“李院使、凌大卿,你们早啊!”

李邦华盯着刘慧明看了几眼,喃喃地说,“也没三头六臂啊,竟敢一次斩杀上千人,为何行事如此狠辣?”

刘慧明和李邦华打过几次交道,这老头有时对自己和蔼可亲,就像一个可爱的老爷爷一样,但有时又极为严肃,活脱儿一老干部,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像今天这样玩世不恭。

刘慧明看着他之眯成一条缝的双眼,笑了笑,打趣道,“老头儿,你今天这么高兴,是不是半道上捡到银子了?”

李邦华收起笑脸,意味深长地道,“老夫就是想看看你,为何变脸如此之快!”

刘慧明笑道,“因为我是四川人,看过川剧没,里面的角色变脸比我还快呢!”

凌义渠插话道,“刘司马变脸快不打紧,可苦了老夫了。”

倪元璐在一边插话道,“凌大卿代天子断案,维护国家纲常正义,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啊!”

“老夫已经快坚持不下去了”,凌义渠忍不住诉苦道,“大理寺已经十天九夜没有关门了,老朽也跟着熬了好几个通宵,实在撑不下去了!”

“老夫也好不到哪儿去”,李邦华也跟着诉起苦来,自从月初崇祯让督察院开府建衙,全力侦查百官风纪以来,他的工作量就大大地增加了,特别是宣府案发以后,他就更忙了。

李邦华意味深长地看着刘慧明,责备道,“也不知道是谁给陛下出的这个主意,让督察院和大理寺成了皇上的挡箭牌,这不是将我们两个老头子架到火上烤吗?”

刘慧明讪讪地笑了笑,正要赔礼道歉,午门的钟声恰在此时响起了,忙改口道,“该上朝了,咱们快进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