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末妖僧 > 第714章 吾道不孤

明末妖僧 第714章 吾道不孤

作者:沉渣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8:09

第714章 吾道不孤

军队整编完成以后,刘慧明就让商石敬和赵良栋带着周遇吉、牛勇等人在校场训练,经过昨天的整编,刘慧明已经发现太原都司兼任二十三军军长的张雄和同知兼任二十三军副军长的应时盛、平阳卫指挥使陈尚智都是蔡懋德的亲信,不过在王寅的暗示下,二人昨晚就已经改换了门庭,暗中投靠了他。

二十二军就比较麻烦了,这一军有三个师,周遇吉的第二师是他亲掌的,加之又红又专的出身,谁都没法拉拢。第四十三师牛勇、第四十四师朱孔训和王永奎都是久驻山西的虎将,平时连周遇吉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刘慧明对收拢他们实在没有太大的信心。

不过,他暂时还没多大心思去对付周遇吉,这人虽然有骨气,但就是一个武夫,头脑并不怎么灵活,加上一心想做大明的忠臣,他的脑子就更僵化了。明末的将领已经严重雇佣兵化了,勇卫营的另一员大将黄得功和他一样满脑子都是忠君爱国的思想,最后却被手下将领出卖背后挨了一箭最终惨死阵前。

周遇吉现在的粮草军资都握在他手里,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手下的将领肯定会明白谁才是他们的金主爸爸的。

刘慧明吃过早饭就从独立团里直接抽调五百人突然围了山西巡抚衙门,给蔡懋德下了个禁足令。

蔡懋德大惊失色,想派人去通知张雄和应时盛来救场,却发现巡抚衙门被围得水泄不通,他的人就算变成苍蝇也不可能飞出去,只得长叹一声回到书房吃斋念佛了。

老蔡头还在唉声叹气时,刘慧明已经召集所有来太原的州县官吏到他的签押房开会了。

在会上,他当众宣布蔡巡抚因为昨天吹了冷风受了风寒,因此这几天都要安心养病。众官见刘慧明脸不红心不跳,竟然都相信了。

只有巡按御史汪宗友有些迟疑,他把目光投向张雄,希望他能给他一个准确的信息,但张雄根本没有理他,和商石敬、赵良栋、王甫臣等人静静地站在刘慧明身后,立场已经再鲜明不过了。

汪宗友暗叹一声,他本想着趁蔡懋德历任的空隙笼络二人,顺势把军权抓在手里,加上这段时间在京中的活动结果,由自己出任巡抚也是大有可能的。

如今,半路杀出个刘慧明,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把两人拉拢了过去,自己处心积虑地搞人,费劲心力地写奏疏到头来却给他人做了嫁衣。

咳,当初真是小看了他啊。

州县官吏在巡按御史汪宗友、布政使汪宗友、太原知府孙康周的领头下整整齐齐地坐在会议室里,就像回到了幼时上学的时候,心中充满了好奇的同时也生出几分感慨。

刘慧明做了个简单的开场白,就给在场的所有人发了一张清单,上面写了要筹集的粮草和银子,让他们签下军令状,能完成任务就升官发财,以后出了缺他首先推荐。完不成,或者不接受的直接免职,回家钓鱼去。

在他的淫威下,山西承宣布政使司四府三直隶州(大同府已经提前被他搜刮了):太原府、平阳府(今临汾、运城一带)、汾州府(吕梁、太原部分一带)、潞安府(长治一带)、泽州(晋城一带)、沁州(沁源)和辽州(左权县)的所有的长吏迎来了调整,接受他的军令状的人,保证在年前完成筹粮任务的官员立马被放回去,刘慧明还分出部分大军随行以应对不测。

而拒绝领取军令状的被刘慧明就地免职,他有四品以下官员的任免权,可以向开皮包公司一样现场任命新的官员,只需要事后写一道奏疏向朝廷报备一下就可以了。

只是一下免了十一个州县官吏,事情就就有些闹大了,不仅在让场的人震惊不已,连刘慧明都暗自吃惊——他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反对自己。

一上午时间,就有五十多人被放了回去,还有八个左右为难的官员,刘慧明给了他们一天的时间考虑,让王腾和王寅专门盯着他们,自己则去卖官了。

临走前他对王寅道,“让他们好好想想,考虑好了拿走军令状就可以直接上任了!”

他现在不想再和他们磨叽了,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话的这剩下的五十二个官员身上。

宽阔的督师衙门二进的宴会厅里,新来的厨师刘吉大发神威,他带领的团队早就准备好了丰盛的宴席,刘慧明在主桌居中而坐,巡按御史王宗兴、布政使赵建极、提刑按察使林时封、都指挥使张雄、太原知府孙康周、平阳知府张嶙然、汾州知府侯君昭作陪。潞安知府周再勋目前正在长考,暂时没有上桌的机会。其他五十二个地方官和布政使司的属官、督师府的文武官吏按品级坐了九桌,加上刘慧明这一桌,正好十桌,寓意十全十美。

众人坐定以后,刘慧明便端起酒杯缓缓地站起来致词,“诸位,你们甘愿放弃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声誉,愿意追随本督做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你们都是真正为大明分忧的能臣,干臣!也是我的有力臂助,我敬你们三杯!”

州县长吏们见刘慧明站起来了,也慌忙站起来,听说他要敬他们的酒,忙举杯,“我等何德何能,敢当阁部敬酒!”

刘慧明再三坚持,他们才端起酒杯,齐声道,“阁部吩咐,我等万死不辞!”

刘慧明连干三碗,狠狠地把碗往地上一摔,大喝一声,“痛快!”

长吏们早就听说了刘慧明脾气火爆,但这两天看到的却是他苦口婆心地劝说众官僚,还有就是被蔡懋德当面顶撞,搞得面红脖子粗的窘态。他们一度以为他会被蔡懋德压下去,没曾到老蔡竟然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病了,把胜利的果实拱手让给了他。

平阳知府张嶙然首先站起来代表众官致词,之后又有一个长得白白胖胖的官员接着发言道,“禀督丞,下官代州知州冯文伟,受同僚推举答谢督丞。督丞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整军备战,只为中兴大明,论做官,督丞已经是三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论受宠,朝中无人能出督公右者,督公尚且如此尽心竭力,我等深受皇恩,又如何能袖手旁观?”

冯文伟说完,赵布政使建极领着其他官员也跟着附和道,“我等绝不袖手旁观!”

“好,好啊!”刘慧明喝完杯中酒,乐得哈哈大笑,“我就说嘛,我前进的路上不会孤独的,肯定会遇到志同道合之人。诸位有看过《西游记》的吗?唐僧要去西天取经,难道是在长安聚齐的人手吗?”

众官听刘慧明一下子扯到了朝廷**上面去了,都吓了一跳。要知道西游记里一句“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可是要杀头的,好在刘慧明没有过于解读,只是阐述了一个事实就把话题扯开了。

众人正要搭话,却听刘慧明继续说道,“所以,在我们的道上,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有我一人,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走下去,一定会遇到我的孙悟空,一定会遇到我的猪八戒和沙和尚,一定会遇到你们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有大家一起为伴,我相信咱们一定能成功让大明起死回生,让百姓重新安居乐业,让我们汉家儿郎重新站在世界之巅!”

刘慧明在前世可是个演说高手,忽悠他们几句真是小菜一碟。

果然,场上的众人听刘慧明说得如此慷慨陈词,纷纷站起来附和,表示愿意追随刘慧明建功立业。刘慧明一一谢过,又单独给每一桌的人喝了一杯酒,这种在后世打圈的酒文化在这个时代还比较新奇,当刘慧明带着一群高官出现在他们桌前时,一些泪点较低的官员感动得几乎掉下泪来。

一圈酒合下来,刘慧明等人回到桌上吃了会儿菜,那九桌官员又过来回敬了,这一来一往就喝了二十多杯,好在他是个酒精考验的现代人,不然就得趴下了。

众人见刘慧明酒到杯干,毫不做作,不禁大感佩服,一些才情较好的官员当场吟诗作赋,对他歌功颂德。诗文一出,酒会就开始走了样,大家又一起论诗作文,给刘慧明写了很多马屁诗。

刘慧明被拍得如在都快飞到天上去了,只得又当了一次剽窃者,大手一挥,道,“我也想到了一首,大家共勉。”

众官一听刘阁部要现场赋诗一首,纷纷鼓噪起来,张嶙然磨墨,赵建极执笔,只等阁部的大作问世。

刘慧明喝了一杯酒,缓缓地念道:

“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

蚂蚁缘何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

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太祖这首词开篇有些俗套,根本不像诗词,越到后面劲头越足。在场的官员也中了这个圈套,刚开始还有些人偷笑,以为他在写打油诗,到后来所有人都笑不出来了,等他念完,现场叫好声一片。

赵建极扔掉笔,端起一碗酒,大声赞道,“真是好词,这首《满江红》至刚至阳,比岳武穆那首还要雄浑刚毅!”

众人纷纷点头称赞,又送上一堆马屁,刘慧明照单全收,势要和他们战斗到底。

傍晚时分,酒席终于散去,刘慧明已经有了七分醉意,在田维胜的搀扶下才回到内室。刚上了个厕所,王寅就来通报中午在犹豫的八个人有三个人愿意接受军令,刘慧明心里十分欢喜,又把他们三人叫进来嘱咐了一番,每个人赏了一件御赐之物,把三人高兴坏了。

刘慧明又把樊耗儿叫来,吩咐道,“现在就派人到那些被免了职的州县去散发消息,谁能完成筹集粮草的任务,我就任命他为长官。”

樊浩忙记录下来,刘慧明又道,“还有一件事,代州是孙传庭的老家,不许任何人去骚扰,要和大同曹家一个待遇!”

刘慧明晕乎乎地躺在床上,自言自语道,“对待革命烈士,要全方位地照顾!”

大同曹家就是曹文昭叔侄的家族,刘慧明在大同的时候,把大同搅得天翻地覆,但是曹家却一根寒毛都没伤着,有一次他们路过曹府,他还特意让全军下马步行,曹家因此在大同名噪一时。

“大人,何为革命烈士?”樊浩不解地问,却发现刘慧明已经睡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