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三十四章 负刍大辩朝堂!

第六百三十四章 负刍大辩朝堂!

黄歇看到遮蔽面容的负刍,一阵冰凉爬上脊背,但却不知如何由来,又看了看一脸神色不善的熊完,怒哼道:“大王当面,居然藏头露尾,此乃大罪,大殿之中,妄议国策,罪上加罪,来人,给本君将此人拿下,扔出殿外。”

负刍半点没有慌张。

孔鲢不在犹豫,终于走了出来,笑道:“令尹息怒,此人乃是我儒家亲传,之所以遮蔽面目,乃是因为其面目谮恶,难见于人,这般遮掩,非是无礼,反而是怕惊扰大王及王后,还请令尹及大王宽恕则个,然而,小徒素有己见,此番僭越,想必也是有自己的思想想要于众位印证,其目的,也在强盛楚国,所谓非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若是如此,我儒家,不就是对大王和楚国的不忠不义了吗。”

熊完和众人听道这里。

顿时也有些诧异起来,实在是这年轻人口中所言,太过于尖锐。

也就是说,琅琊门徒的策略,最多也只能与秦国分庭抗礼,还略处于弱势,可是,要强国的策略,那就不是这么简单的,所以让众人有一种,你不知天高地厚的想法。

黄歇这才说道:“夫子此番道理,本君知晓了,不过,夫子的意思,你儒家的门徒难道也有对付秦国的策略吗,或者说,有比琅琊众人还要更好的策略。”

孔鲢微笑道:“这个,老夫不知,不过,老夫却知我这门徒绝非妄议不知是非轻重之人,既然弟子有所言,老夫自然相信其胸有治国韬略,既然今日,无人不可言,那君上为何不能先行听取一番呢?”

黄歇冷哼一声。

他也不知道,自己对这个年轻人,为什么有些发憷。

熊完也道:“既然夫子都如此推崇,那寡人到真想好好听听,儒家有何话说,到底有什么办法敢说能胜过琅琊众。”

项氏等人面面相觑,一个个也是有些惊愕和不解的看向负刍!

要知道,这楚国水师的政策乃是经过数十人细心商讨,勘测地利来制定的,并且有史为鉴,以国力衡量,按照这样的做法,保楚国最少五十年安定。

不过众人皆是饱学之士,负刍时才的一举强里强外的话,都依稀知道,负刍指的是秦国的法制国策,不是楚国可以比拟的。

然而,贵族对变法,是非常排斥的。

楚国是经不起这么大的动荡的,就是秦国,当年也是险些分崩离析。

儒家若是敢说变楚国的法,那必然会群起而攻之。

负刍走上前来,恭敬的施礼,道:“儒家负刍,参见大王!”

熊完见负刍彬彬有礼,时才温怒的心思瞬间淡然了几分,道:“既然你有良策献于寡人,寡人若是不闻而一言断之,恐遭非议,非明君所为,寡人洗耳恭听。”

负刍拱手道:“多谢大王,时才,负刍闻诸位贤者所言抗秦之策,虽为良策,但亦不全于楚当下,以及天下之局势,以负刍之见,若是大兴水军之时,亦能两路其下,方可强楚于秦,琅琊众所言只为其中一路,负刍所言的便是另一路。”

熊完顿时被提起了兴趣,道:“哦?讲,寡人洗耳恭听。”

负刍接着说道:“以时才先生所言,即便秦楚分离与大江,纵隔南北,孰胜孰败,孰强孰弱,无可预闻也!唯以史考量才能有所猜测。负刍曾听闻,世有三亡,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敢问大王,若是这般,那将来秦楚两分天下之时,若是一旦攻伐,谁是乱谁是治呢?”

负刍的话太尖锐又太切入要害。

诸贵族很想说,当然是秦国乱,楚国治,但如此说,就是掩耳盗铃了。

琅琊众人,也都纷纷眉目一亮,纷纷重新打量这个遮蔽面目的年轻人。

负刍的意思大家都意会了过来,秦楚最后的局面如果大兴水师,也就是秦国有北方的土地,楚国有南方的土地,可是自古以来的三亡,便说明了,楚国最后的结局肯定会灭亡。

所以,水师是一时之策,非长久之策!

黄歇正要呵斥。

却被熊完挥手打断,道:“寡人并非好面子之人,你时才说,秦国强在里,指的定然是秦国强盛根基的法制,而我楚国确实不如,楚国强在外,也就是这水师之强,你的话,虽然尖锐,但是寡人还是知道这忠言逆耳的道理,自然不会责怪于你,既然如此,你想兴变法不成?”

负刍顿时稽首道:“大王乃是明君!”

熊完心中被恭维的一阵舒坦。

熊完都说了,众人也都纷纷不在多言了,如果按照历史的三亡去看,负刍并没有说谎。

但是,要改变这样的格局,难道真的是变法吗,一旦负刍说了变法,那不要熊完开口,负刍只要出了这个王宫,别说他,就是儒家都要被赶出王都。

贵族实在是被吴起给弄怕了。

怕到杀吴起,都不等隔日,直接在灵堂上就用弓弩给射杀了。

不过负刍并没有说变法,而是说道:“敢问令尹,楚国七百年来,崇尚哪家所学?”

黄歇一愣,没想到负刍居然直接问他,黄歇也不犹豫道:“我楚国任行过道家,儒家,墨家,不过真论及渊源和长久实施的,只有道家学派。”

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关注即送现金、点币!

道家的代表着便是老子。

老子便是楚国人。

这也就是黄歇为什么楚国是长久实行道家学说的国家!

至于儒家和道家的关系很微妙,孔子便是老子的弟子。

黄歇接着说道:“道家学派,渊源黄帝,伊尹,远宗老子,楚国至筚路蓝缕以来,经息妫夫人等先贤,施政,一向以道家无为之术为原则,无为而治,实为楚国治理天下的思想大本,本君听你所言,你难道是想让我楚国实行变法不成?你可知道,一国之政,岂是轻易说变就变的,变则乱国,列国之鉴,历历在目,你想的是不是太简单了。”

负刍微微一笑,丝毫不为黄歇的话而动容,平静的神色让众人都有些侧目。

负刍接着说道:“令尹,但你可知,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战国七雄之时,四海空虚,人心不安,审时度势,实施安民养民的无为政策,当时自有他的道理,那也是因为秦楚不相彼邻,但今日之天下,秦灭三晋,秦楚只剩一水相隔,难道,还能用无为之治来治理楚国吗?当今天下,诸侯因为秦,包括楚国在内,皆纷纷削弱,难道不是励精图治,实施有为之政的大好机会吗。”

有为。

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负刍说到这里,顿时满堂哗然,当年吴起实施法家变革,诸位多受苦难,现在儒家又跑出来了。

黄歇大怒,寒目说道:“你所言的有为,难道,就是要推翻我楚国所用数百年的政策吗?”

负刍却半点不怒,仿佛非常随意,的说道:“在下的有为,就是要变法,兴礼崇德,上尊圣王,外攘蛮夷。”

熊完忍不住说道:“可是,擅自变法,扰乱国本,楚国必会大乱。”

负刍拱手道:“不断更化才能进步,当年夏桀暴虐,所以商汤大兴有为之师,夺了他的天下,后来商纣暴虐,周武兴起有为之师,也夺了他的天下,古治有善有恶,恶治不除,善治不立。”

忽然,满堂大喝拍案而起。

屈氏的族老更是颤抖着胡须指着负刍道:“大胆,你竟敢说楚国的无为之治乃是恶治,难道,你儒家就是善治不成?”

群臣纷纷出言呵斥,负刍却是一言不发。

良久,熊完这才伸手制止,接着道:“儒家的有为之策,于我楚国目下,确实难以实施,你的变法,寡人觉得暂不可行。”

负刍却问道:“秦国变法可行,为什么楚国变法不可行?”

熊完一愣,也有些怒了,道:“你到底何意?”

负刍却说道:“大王,负刍以为,秦国变法之所以可行,在于四处。”

“秦法包括了田论,赋税论,农爵论,军功论,郡县论,连坐论,度量衡论,官制论,使得上至王公贵族,下至穷苦民众都变成了秦法的参与者,一旦实行,想要复辟旧制,自然难上加难,此其一也。”

“徒木立信,法令一统,刑杀立威,法制更是深入人心,当年,商君首先以徒木立信的方式竖立了公信力,让民众百姓意识到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渭水决刑七百人,威震朝野,太子犯法,严厉处置,并劓刑太子左傅公子虔,黥刑太子右傅公孙贾,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真正做到法治面前一体同尊,使得法治思想深入人心,此其二也。”

“农爵,让农人勤奋耕耘,军功论,让下级军士通过战阵斩首,可获爵,在此汹汹民意之下,实乃于天下共享秦国,此其三也。”

“公如青山,殃如松柏,如此君臣,六世以来,秦国六代君王之下无不有良臣辅佐,此其四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