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秦国的法!父子相见!

第六百三十五章 变秦国的法!父子相见!

“如此四点,缺一不可,因此四点,秦国才是列国唯一经受住了变法动荡的国家,方有今日列强于诸侯之局面,非负刍言语中多言秦强,而是秦楚一旦交战,或许水军可挡秦国五十年,一百年,但一百年后呢?楚国依然会走向诸侯之结局,为秦所灭。”

负刍的四项,让满堂无声。

虽然知道他是对的,但是这变法,在楚国如何可行。

众人纷纷不说话。

黄歇却说道:“你今日所言,大行变法,绝非一朝一夕,一旦决定,举国动荡,到时,不用考虑一百年,十年,楚国就会被秦国所灭,然而,我等又如何能知道,儒家的变法,可以让楚国强盛呢。”

负刍哈哈大笑,说道:“在下也不知道,儒家的变法能不能使楚国强盛,不过,众位都认为,变法会让楚国大乱,这一点,应该不错。”

“这???”

黄歇皱眉说道:“哼,既然你都知道,变法不可行,那为何在此大放厥词!”

负刍忽然两眼一寒,环视四周,说道:“在下从未说过,为楚国变法,秦国变法已经百年,楚国哪怕就是变法,难道还能胜过秦国不成。而且,时才在下所言的字字句句,只是在提醒诸位,一旦变法,举国大乱,由盛而衰乃是必然之道。”

“哗……”

整个朝堂顿时炸开了。

所有人,都被这个遮蔽面容的儒家弟子给带偏了。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一个个纷纷所思。

琅琊中人的蒯通第一个意识到负刍的意思,神色大惊的说道:“了不得啊!!此乃儒家手笔?这如何可行呢。”

蒯通的自言自语,让项燕等人纷纷侧目。

蒯通走出来,拱手道:“公子之说,实在太过匪夷所思,但确实了得,敢问公子,如何实施。”

蒯通的话无疑是掀起满朝的波澜。

因为到现在,众人还没意识道,接下来,负刍的计划是如何的惊人!

熊完也愣神的说道:“负刍,你既然不为楚国变法,那你是?”

负刍道:“自然是为秦国变法!”

负刍一句话,满堂皆吸一口冷气。

负刍提醒说道:“此时,诸位何不回忆,时才在下所言的话呢,假如今日,是在秦国的朝堂呢。”

一个个纷纷面色大变。

时才,负刍的每一句话,假如是说给秦国听的呢?时代变了,要变法旧制!

黄歇也惊呆了。

楚国不能变法图强,那就去变秦国的法,让秦国乱。

也就是时才负刍所言的,以治攻乱,则楚国胜!

想到时才的一言一句,众人纷纷惊叹负刍这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楚国弟子。

李园虽然不懂政务,但听起来,就很厉害。

否则,这满堂文武,难得的一统思想,就连熊完也诧异和欣赏的看向了负刍。

蒯通接着说道:“公子既然如此言之灼灼,想必早有所思,秦国如今因法而强,公子却要去变秦国的法,秦法乃是秦国之根基也,百年之治也,让秦国变法,怕是比楚国更难,这听起来,却让人难以相信,公子到底凭什么认为,秦国会听从公子的道理,在下,愿闻其详。”

此时,大臣们对这个儒家弟子,都已经是另眼相看,谁都知道,此子绝对不会无的放矢,平添笑耳!

负刍拱手道:“我儒家没有办法说服楚国以及任何一国,但一定能说服秦国!”

琅琊众人纷纷稽首道:“愿公子详说!”

负刍接着说道:“时才在下曾借位而言,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非指楚国,而指秦国。更言要变法,兴礼崇德,上尊圣王,外攘蛮夷,更是言指秦国也。”

众人纷纷点头,若有所思。

负刍接着说道:“为何负刍认为秦国一定会答应儒家,便在于,秦国变法强国,至今日已然百年,百年间,山东六国无日不在非议咒骂,无不在抨击挑剔,上至王公,下至庶民,遂以深感秦法之恶。”

“何为秦法之恶,负刍看来,便如当年墨子之兼爱说,儒家孟夫子之仁政说,儒家荀子之王道说,均对秦法秦政有非议之处,非议之要,在责备秦法失之于苛,若以宽政济之,则秦法万全也,所以秦法虽是秦国之根基,但绝非万世不移的金科玉律。”

众人对负刍之言是震惊又佩服。

蒯通问道:“秦法非秦国之金科玉律,此为何来?又于楚国有何关联?”

负刍说道:“秦人不觉无鼻之丑,负刍闻之,慨然伤怀,诸位闻之,宁不动容?儒家言,厚德载物,目下秦法,失之过严,在此大争之势,确实可以成就一时之功,但纵观古今,但凡酷吏苦民,何人可成万世之道?唯修宽法,唯立王道,方可成就秦之功业也,是以我儒家王道宽法,必然为秦所用。”

“王道宽法?”

“这!儒家以王道替法家?”

“好大的魄力!”

蒯通皱眉想道:“以王道变法家,或许真有可行的道理!不过王道宽法,乃是王道人治之论,非法制之论也,但有律法在前,宽严尺度后,此不是由人宽严之说?有人宽严者,三皇五帝也,非秦国百年法统,秦国如何敢用。”

负刍不理众人的震撼说:“能制法家之瑕疵者,唯儒家之王道也,法无万千之细,却有特异之人,其宗旨在于避秦法之瑕疵,若真按法家之刑,秦国大将几无存焉,如果儒家王道宽法之策宽严掩法之瑕疵,定能让满朝文武能够以王道宽法,劝说秦王秦国上下倾力推行,法制在,王制亦在,一国二制,开创先河,有何不可能,至于如何说服秦王,在下自有把握。”

众人纷纷侧目。

负刍却话音一转,说道:“时才,在下也曾说过,秦国法家之强在于四项,四项之根本在于贯穿庶民及君王,无人能够置身于外,是为其秦法之根基也,一旦王道宽法,秦国社稷必然震荡,秦国君王庶民因为百年的变法,早已经捆绑在一起,以法制共存,此时一经动弹,必然是举国动荡!无人能够置身于事外。”

“到时,秦国上下,只会思虑一事,一人犯法,到底是依法问罪,还是法外宽刑,一旦中间出现一次偏离,让百姓和君王大夫间出现量刑不宽,量刑不同,到时,秦国百年变法之基,一夜倾塌于累卵,举国大乱,便又回到时才在下所言,世有三亡,以乱攻治者亡,然而此时的天下,秦楚之间,谁是乱,谁是治呢?”

熊完惊叹道:“这便是你想告诉寡人的,强楚之计!不对,应该乱秦之策,瓦解秦国法制的根基!”

负刍道:“不错,秦国之法顺应时势,在大争之世,固然可以列强于各国,可是,如今秦国得广袤之土地,大拥各国之余民,这些余民哪曾受过秦法的严苛,秦虽大,但却有其累,法家之强,可治乱世,而不可治盛世,既然商君之法不是金科玉律,但秦国岂有不能看出,变大后的秦国,早已命悬一蝇,儒家王道宽法,便是秦法唯一的希望。”

熊完拍案,激动的站了起来,道:“好,说的好!寡人这满朝文武,居然都想不出如此好的大计!”

黄歇眉目直跳。

只要说明了利害,秦国就会不得不接受儒家入秦,帮助秦国王道宽法。

但是,一旦王道宽法,便可能瓦解法制的根基,让秦国的社稷崩塌,即便不崩塌,但肯定会江山大乱,到时,楚国一跃而起。

论计谋。

说毒计。

这一次,可谓是真真切切的杀到了秦国的软肋。

蒯通拜首道:“在下佩服!”

说完,便转身回到了项氏的队伍里。

至于如何去说服秦国,这一点,大家没有在细问,但是负刍的想法,儒家的想法,上下之人都是知道了原委,而且,人人都觉得高明又可行。

只要说服了秦国,秦国必会因为儒家而大乱。

熊完看了看负刍,激动的说道:“是寡人误会了你,是寡人的错,儒家如此大义,实乃楚国之万幸,寡人能得二位公子,又得琅琊贤士,今日,再得儒家大贤,我楚国何愁社稷不兴,大楚不兴!诸位,于寡人一同敬负刍。”

负刍稽首道:“大王谬赞,负刍不敢受恭赏,儒家教义,仁者,爱人,义者,利他,国家在危难之中,我们儒家自然会挺身而出,而不会选择为了自身的安危礼仪,袖手旁观。”

“说的好,说的好!来人,赐酒,寡人这一樽,要于你同饮,就你我二人!”

群臣纷纷点头而笑。

此时,众人对这个负刍是真心佩服。

虽然年轻,但称一声儒家贤者,绝不是恭维。

熊完一步步的走下了大殿,一脸红润,微笑的来到了负刍的面前。

而负刍也看着熊完缓缓的走了过来,心脏也是快跳不止,巨大的呼吸声将遮面的面巾都差点掀起。

熊完将侍女送上来的其中一盏酒樽放到了负刍手中,道:“来,这一樽是寡人敬你的!”

负刍连连低头道:“负刍,不敢!”

熊完笑道:“现在不敢,时才,你那指点江山的样子,到是胆大的很,真有寡人年轻时几番风貌!”

群臣哈哈大笑。

负刍双眸盯着熊完,便要以衣袖遮面,一饮而尽。

忽然,他的手臂被熊完扣住,差点将手里的酒给洒在大殿上,负刍闻道:“大王这是?”

熊完哈哈笑,道:“你有此胸怀,寡人尚未见过你的面目,这般于寡人对饮,岂不是有违礼数!”

负刍半天不语,这一刻,他也紧张的冒汗。

虽然他知道,这一天乃是必然,但到了当下,也不由有些居簇起来。

熊完道:“怎么?莫非,负刍你真的面目可憎不成?即便如此,寡人什么人没见过,你若不以正面目面见我等,等你去了秦国,寡人如何帮助你呢。”

河渊河海,孔鲢都纷纷面面而视。

说不紧张,这如何可能。

负刍深吸一口气,道:“是负刍思虑不周,请大王勿怪!”

熊完微笑点头,随后,负刍当面取下了面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