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一十六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刺秦! 二合

第七百一十六章 风萧萧兮易水寒!刺秦!(二合一)

樊於期盯着姬丹半刻。

姬丹不由面色一红,樊於期问道:“此事其实并不难决断,只是,兄长也想问你一句,你可如实来说,太子是想交,还是不想交?”

姬丹一时间神色变幻不定,眼色有些飘忽的朝着左右看去,“这,这!孤也难以……”

樊於期打断说道:“太子,此间并无二人,太子的意思若是连兄长都不清楚,如何给太子寻得良策呢?”

姬丹长叹一口气,说道:“此前,秦国要太子嘉,燕国以各种条件推诿,勉强让秦国满意,如今,秦国抓取了我燕国的把柄,更是传报天下,若是孤在一意孤行,怕是会给燕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樊於期哈哈一笑,说道:“太子既然已有决断,为何还有此顾虑?”

姬丹说道:“兄长,我姬丹年少便在赵国秦国为质子,如今,好不容易回到了燕国,数年来,以义为立身之本,志在囊括天下良才,张良亦乃韩国张平之后,博学而广识,后走投无路下投奔于我,天下人无不赞扬孤的做法,若是因为秦国的胁迫,孤这般将其送走,或者说直接交给秦国,那日后,我姬丹何以立足?”

姬丹说白了,就是爱惜羽毛。

樊於期沉思许久,忽然道:“兄长有一计,可让太子无所顾虑,将其交给秦国。”

姬丹闻言,神色大振,立刻盯着樊於期狰狞的脸颊。

……

姬丹召集了秦舞阳,赵成,张良,与之同在的还有樊於期。

宾殿之上。

众人面色沉重,秦国四十万大军陈列在上谷,檄文传告天下,燕国上下哪个不人心惶惶。

姬丹眼眸发红,缓缓收住泪水,道:“诸位,燕国大难,秦国兵临边境,我燕国长驱大策尚未成为国之根基,孤心中哀痛,让诸位见笑了。”

众人出言安慰。

姬丹长叹一声,道:“当年,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百年以来,燕国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苟且所负之国重,此必使社稷之重,而今时,燕国北附求不来外邦,南方齐楚更是避之三尺而唯恐不及其余,这等局面,已是燕国独力为战之局面,孤无所良策,只能屈辱附秦欲斧刃之下。”

说完,姬丹对着在场众人,深深的稽首拜下。

张良叹息说道:“太子其实不用如此悲观,当下燕国之局,便是孙膑复生,怕是也难以解围,只说苏劫此人太过匪夷所思,居然生擒丘林赟。”

张良继续说道:“燕之献地,诚存国之术也,然则,秦之此战,非为灭国,原在惜兵止战以安天下,此愿,燕国同样如是,权衡之下,有何不可为之?”

秦舞阳忽然道:“张良,可是一旦将燕南给了秦国,那燕国便时刻立于秦军刀斧之下!这,怕是秦国本来的打算。”

姬丹等人相互看去,纷纷点头。

张良接着说道:“此次,秦军临战,未必会挥兵直进,而燕国只须以王师以吊民罚罪之道,便可进退有致。”

“吊民伐罪?”

张良点点头,道:“燕国让出燕南,易水,燕国之民成为秦国之民,燕国乃是中原最为古老的王家,百姓无不以燕民而自豪?而秦军素来占据一地,便徭役苦民,此乃秦法之害,燕民苦秦之下,岂有不怀念故国的道理?到时,流民一旦四起,便会大势逃往燕地,而无法逃离者,只要稍加煽动,必然使两地大乱,天下之土,有德者居之,此时,对燕国不利的名声立刻便会扭转过来,燕国便可以以吊民伐罪之师,解救燕民之苦为由,夺回燕南及易水,此时局面,便是秦国不敢冒然攻打蓟城,而燕国却能随时攻打秦国,吊民伐罪,秦国之害也,由民而起,非因燕而起,燕便可以解救万民为由,可再举联合齐国楚国,秦国岂有不惧?又何来攻打燕国的理由?”

“嘶……”

“好一个张良!”

秦舞阳直接感叹道。

秦国占据了两地,你讨伐燕国的理由已经没有了。

你还敢打燕国,其他两国就会来帮忙,可是,一旦燕国用了吊民伐罪,让燕国的百姓因为怀念故国而出现大乱,那燕国便可号召王师,收复失地,这个理由极其好。

姬丹心头震撼。

一时更加舍不得张良了,心中不由左右为难的看向了樊於期。

谁能想到,燕国在这个时候,并非到了绝路,而是以退为进,当真一个厉害的张良啊。

这样的人,难怪秦国要杀之而后快。

众人也不由心中一片振奋。

忽然,樊於期一盆冷水泼了下来,顺带着将姬丹的犹豫再次泼了个干净。

樊於期道:“恐怕,公子良所谋,怕是只能望月空叹了。”

众人不解的看来。

吊民伐罪,秦之恶疾,如何会不成?

樊於期起身,对着太子拱手道:“太子让我扺掌燕国的间人,不久之前,在秦国的间人传回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樊於期道:“秦国已然深知秦法之害,欲以王道宽法,不久之前,秦国就对新得的土地,以及列国的余民如何治理一事上,做了争论,秦王更是下了诏令,秦国日后所伐土地余下之民,皆宽而厚待,不可以歼敌为重,其军中变法虽难,但至少一点,秦国的大军不会在扰民,既然如此,何来吊民伐罪?秦国朝中,苏劫,王绾,韩非,李斯各个都是帷幄社稷之臣,岂会不知秦法接下来之害?”

张良顿时色变。

如果这样的话,那燕国的可谓是四面皆敌了。

连攻打秦国借口都在也找不到,除非秦国主动来攻打燕国剩下的土地。

姬丹问道:“兄长,你的意思是,我燕国在也没有机会了?”

樊於期长叹一声,走了几步,目光在众人的注目下环视了一圈,说道:“非也,以在下看,要对付秦国的办法,不仅有,而且,还能改变天下的格局,真正让燕国强大起来。”

张良,秦舞阳等人纷纷震颤。

姬丹忍不住问道:“兄长,既有此良策,为何还不说出来。”

樊於期看了看张良,说道:“公子良于秦国有不死不休之仇,秦王更是将公子的国家给覆灭,逼死了公子良的父亲,韩国宗庙苟存十丈之地,苏劫又是重金,封地,悬赏公子良人头,公子良多年孤身漂泊,如之奈何?”

张良听到这里,不由心中万分痛楚。

随即道:“张良每念及此,常痛入骨髓,所难处,生趣全无,复仇无门,惶惶不知何以自处。”

樊於期又道:“若有一举,既可解燕国之患,又可复公子良之仇,公子良以为如何?”

张良顿时站了起来,目光大亮,急切的问道:“此举何举?”

秦舞阳,赵成更是面面相若,惊愕的看着樊於期。

姬丹的心脏砰砰直跳。

整个大殿瞬时安静,落针可闻,众人的呼吸声都不由加重。

樊於期一字一句,狠厉的眸光似乎看着西方的咸阳。

说道:“咸阳宫一展利器,血溅五步,天下缟素,人生极致也,岂不痛哉,快哉!”

“啪……”

姬丹的手有些发抖,直接将手里的佩玉跌落在地上,摔成了无数的碎片。

即便是赵成,都不由背脊冒着冷汗。

姬丹颤颤发抖的说道:“杀,嬴政?”

张良骇然深吸一口气,杀嬴政,他自然想杀,可是,嬴政岂是好杀的!

樊於期继续说道:“自春秋之世,大国之王崩于刺客者,也非无所前鉴,当年,曹沫劫持齐桓公,为刺客之典范,为亘古未有之壮举,秦王一死,复公子良之仇,除燕国及天下之患,岂有他哉?国力不济,大军驽钝,若是效仿专诸刺缭,今日刺秦,便可消除祸患之根基,然,此虎狼不除,世无宁日,岂有二途?”

一时间。

众人半点声音说不出。

赵成忽然问道:“刺秦?先生当真胆魄惊人,不过,秦王千军万马护卫重重,谁去刺?如何刺?”

樊於期顿时说道:“此次,秦国命使者前来燕国,出了割地,还要现人,刺杀秦王,当然这个献出的人来做。”

“谁?”

“公子良!!!”

张良顿时惊愕不住的立起身来,心脏狂跳,道:“这是秦国的条件?”

秦舞阳更是两眼欲裂。

他看着姬丹,道:“太子,这?张良乃是我燕国臣子,岂能交给秦国。”

姬丹羞愧的无以加复。

只能愧疚的垂着头。

樊於期立刻说道:“张良,你乃惊世之才,燕国面对的敌人,燕国本身的局势你应该了然在胸,而且,太子知道你的志向不在逃亡,而是复仇,燕国不交出你,便无法抵挡秦军的攻打,到时,燕国依旧会国破家亡,但是,交出你,亦非燕国所愿,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你刺杀秦王。”

不等张良说话。

秦舞阳立刻走了出来,对着姬丹拱手道:“太子,张良文弱一书生,如何刺杀得了秦王,如果真要如此行事,秦舞阳愿刺秦欲咸阳宫,而且,就算燕为秦国所逼迫,燕若能容张良,张良便居于燕国,若是容不下,那便送往他处,让秦国自行去抓,于燕国何干?”

张良愣了半刻,声音低沉的说道:“秦兄,不必在说,这是秦国的条件。”

秦舞阳继续道:“张良,你是我带来燕国的,岂会让你来承担燕国的社稷,这是那般道理。”

张良怒吼道:“可我如今也是燕国的上卿。”

“你!!!”

秦舞阳怒道:“张良,你也未免太过天真了,刺杀秦王,别人可行,唯独你不行。”

秦舞阳接着道:“你是秦国要的人,送你去秦国,你便是阶下囚,你的身份如何接近的了秦王?到时,你还未见嬴政,他便会一声令下,你便人头落地,何来刺秦?”

樊於期说道:“秦舞阳,此次,我燕国献地,必须要送上地图上殿,而张良虽然是秦国的仇人,但非我燕国的仇人,不仅不是仇人,张良更是我燕国的上卿国士,此番献地,我燕国无奈被迫答应,但敬献地图之人的身份,为何不可让张良担任,既然张良能担任,那为何不能上殿?”

“秦国确实要张良,我燕国不会给秦国,因为张良会以国士的身份离开燕国,天下人看来,燕国并没有放弃张良,但是,天下人都知道,秦国是一定会杀了张良,可张良一日不敬献地图,秦国便一日不敢动手,一旦张良上殿,便可一举刺秦,为天下消除祸患,虽然舍身,但也成天下大义,为天下敬仰,秦王一死,韩赵魏,必然死灰复燃,天下再次七国并立,千百年后,亦会传扬张良刺秦之名,此事,就是我,也愿意去做。”

樊於期的话。

让所有人瞪大眼睛。

燕国没有放弃张良,反而让张良做为国士入秦。

秦国要对付张良,那就是秦国自己的事情了。

于燕国就没关系了。

而且,即便要对付,也必然是在刺秦以后,那时,秦王或许都死了。

张良面无表情,但眸子的火光,也确实开始熊熊燃烧,人都惧死,但是,他一想到,秦王政能亲手的死在他的手里,这样的场面,顿时让他浑身沸腾。

秦舞阳立刻咬牙道:“不对,不对!!!秦国知道张良入秦上殿献图,秦国安会不做防范!”

樊於期接着说道:“谁说上殿的张良就一定要叫张良!以假乱真,以真换假,就是一个名字而已。”

“这!!!”

张良不由目瞪口呆。

樊於期道:“敬献地图的乃是真的张良,难道就要不能叫其他名字?至于国士张良,只要秦国接受了地图,我燕国便绝对送到秦国,可是,那个时候,秦王一死,还理会得了这些?”

秦舞阳无话可说。

秦舞阳面容扭曲,道:“可是,刺杀了秦王,秦国怕是要灭了燕国!”

张良顿时道:“不会!因为,秦王是张良杀的,是韩国的余孽杀的,和燕国有什么关系,这都是张良自己的主张,于燕国无关。”

张良停顿了一下,道;“此计,当真绝妙,可解天下之患,亦解燕国之难,亦报张良之仇,唯舍张良一人性命,试问,还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吗。”

众人纷纷垂头。

秦舞阳更是难掩愧疚。

姬丹眼角泛起泪花,道:“公子良真上卿也!奈何燕国危难,竟使公子秽行隐身,此无奈也。”

张良是秦国点名要的,燕国岂敢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背,既然如此,那就刺杀秦王,秦王一死,万事皆休,不仅杀了秦王,秦国即便要怪罪燕国,可燕国也有话说。

因为这是张良自己隐藏不住仇恨,自己杀的。

至于张良在燕国的名字,确实早就改了。

现在的张良,在燕国的名字叫荆轲!

也是为了瞒过秦国间人的耳目!

张良走上前来,此时,两眼已然散发着冷然的光色。

张良稽首道:“太子,张良愿刺秦!”

姬丹垂泪道:“是孤对不起你。”

樊於期叹了一口气,道:“公子良大义,你放心,此次我燕国送你去秦国面见秦王,会要求秦国以九宾礼相迎,到时,必能助你杀了嬴政。”

九宾礼乃是周王朝会见天下诸侯最大的礼仪。

九宾便是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九等宾客。

而且,九宾不能携带兵刃上殿,不能带甲士上殿,以展示王朝对天下诸侯的礼遇。

那个时候,秦王虽然有兵刃,但却是礼仪性的秦王剑。

根本就难以用来对敌,而且,秦王剑极长,短时间,剑都难以拔出,若是张良突然杀出,根本就来不及防御。

近距离下,有死无生。

秦舞阳似乎下了极大的决定,立刻对着姬丹拱手道:“太子,张良是我带来的,如今,为了燕国去刺杀秦国,秦舞阳岂能甘居人后,此次刺秦,秦舞阳愿意作为副使同往!”

姬丹心中大为震惊。

要知道,这可是有死无生啊。

秦舞阳作为秦开的孙子,在燕国也极有威望!

姬丹也不想秦舞阳去。

张良感动的看去,想要劝说。

秦舞阳却阻止,对着姬丹说道:“张良刺秦,秦舞阳作为副使,才能让秦国消除疑虑,对刺杀嬴政便多了一些把握,若是张良没有得手秦舞阳也可助其一臂之力。”

樊於期顿时怒道:“不可,张良是张良,荆轲是荆轲!你若出手,至燕国于何地?”

樊於期立刻转身,对着姬丹跪地道:“承蒙太子多年厚爱,燕国危难之际,在下岂能贪生怕死,兄长愿于张良同往,为除天下之患,有死而已,何惧之有!!!”

“兄长,你!!!”

别说是姬丹,就是他人都极为意外。

樊於期接着说道:“太子和张良,都有苦衷,若是这般,他人还以为张良是被太子所逼迫,可是,若是兄长前去,何人可说?这都是为了苍生,还请太子答应。”

一时间。

姬丹感动的泪流满面。

张良也不由看着樊於期,道:“张良,多谢了。”

……

堪堪暮色时分,燕国君臣终于抵达了事先约定的易水河谷。

张良和樊於期在青铜轩车的八尺伞盖下遥遥望去,只见血红色残阳一片白衣随风舞动,心中不由怦然一动。

只见河谷小道便都是白茫茫的一群人。

那都是相送的燕国百姓。

而太子丹和燕王喜的心腹大吏们也同样白衣加身,白冠盖顶,肃然耸立在河谷边缘。

张良看到这一幕,不由生出一股悲壮之情。

张良忽然一声大笑,道:“此乃荆轲之幸也。”

可是,整个河谷只有潇潇风声,没有人跟着笑。

姬丹从身边的盘子上拿出两盏酒,放在了樊於期和张良的手中,含泪道:“孤为二位壮行!”

张良久久未饮。

大笑道:“在下生于人世,从未有过祭祖,这酒,就让在下敬给祖宗吧。”

他的目光遥遥看着南方的韩国。

终于有了一些哽咽,一樽燕酒洒满易水之畔。

泪水涌流,张良片刻间,心头一震,举起衣袖一抹而过,随即便和樊於期爽朗离开。

身后,燕国大使延绵一片,着着出了上谷!

风萧萧兮易水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