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三十章 一国两王!姬丹的陌路!

第七百三十章 一国两王!姬丹的陌路!

易水兵败,姬丹经历了九死一生,终于杀回了蓟城,一干护卫的骑兵和义勇也就只剩下了三百多人,不仅如此,宋如意直接战死了。

本以为可以阻挡秦军欲易水,等到寒冬之后,燕国便有充足的时间。

蓦然醒来,姬丹发现自己已然躺在了冰冷的卧榻上。

依稀记得,当他的人马来到蓟城的城门下的时候,城门将军看了一眼遍野血糊糊的伤残士卒,连王命都没请示便直接打开了城门。

按照燕国的法度,战败之师是不允许进入都城的。

必须驻扎在城外等候查出。

姬丹白发如雪,心头更是被阴霾所掩盖。

他不带犹豫,直接去见了姬喜,此刻,姬喜正靠在坐塌上,鼾声如雷。

“父王,儿臣回来了。”

姬喜猛然一颤,鼾声立止。

不等继续询问,姬丹便跪地痛哭道:“父王,儿臣战败了。”

姬喜面无表情,姬丹自热也无法看出姬喜到底是怎么想的。

随后,姬喜才平淡的说了句:“败了便败了吧。”

姬喜继续说道:“父王,辽东只有四万骑兵逃了回来。”

姬喜继续道:“不少,不少。”

辽东,也就是秦开当年藏匿的十几万大军,这十几万为了隐藏身份,多藏匿在长白山中以打猎为生,当燕国出现战乱时,便会成为骑兵,也就是猎骑。

至从秦国开始攻打燕国,姬喜的态度就很微妙,谁也不知这个老迈的燕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此次易水大败,按照燕国的规矩,即便他是太子,姬喜都会勃然大怒的,可如今,不仅没有责备,反而毫不在意。

姬丹接着说道:“儿臣以为,父王当亲率余部精锐,尽速退向辽东!”

这一次。

姬喜的双眸仿佛忽然回神,说道:“都走吧,燕国搬到辽东去。”

姬丹忽然泣不成声,说道:“儿臣不走,儿臣要守住蓟城,否则,父王不能安然退走。”

一阵长长的蓦然,姬喜终于变脸,说道:“不走?。”

说罢,姬喜不在和姬丹多言半句,而是被侍女扶着去沐浴。

留下了姬丹独自一人跪在这里。

半个时辰后,姬丹悲伤莫名,询问了一下熟识的内侍,这才知道,姬喜准备去告祭太庙。

要迁都了。

燕国在蓟城已经呆了一百八十多年。

告祭太庙,也就等于彻底放弃了蓟城。

姬丹不由长长的哀叹了一声,战败了,父王无所谓,他九死一生,一路杀了回来,姬喜同样无所谓,然而,只要说到退路,姬喜就立刻清醒,这样的国家,如何能抵挡秦国。

姬丹不由蓦然清醒。

现在看来,实际上,在他逃回蓟城的路途中,姬喜就已经做好了退出蓟城的准备。

当初,他主张抵挡易水于秦国,其实,姬喜也只是报着试一试的态度,这一切,都是因为刺秦。

秦国武侯布下的弥天大网,早就将燕国的社稷给捆缚住了。

很快,告祭太庙之后,燕王终于颁下了东退的王书。

姬喜叫来了姬丹,第一句话便说道:“自明日起,你便是西燕王!”

姬丹闻言,骇然变色,西燕王,也就是蓟城的王。

不用姬喜继续说,他也能知道,那东燕王便是他自己了,那国都也就是辽东。

姬丹骇然问道:“不,儿臣还是太子,一国不能两王啊。”

姬喜摇了摇头,走了两步,对着姬丹说道:“你知道,如今蓟城上下,都在流传着一句什么样的话吗?”

姬丹摇了摇头。

姬喜接着说道:“太子在,燕国在,燕人安无荆轲哉!”

姬喜变色。

就字面上来说,燕太子还是非常得民心的。

就看他自己从易水逃回蓟城之间,那些战前对自己都很疏远的辽东猎骑,都忠实的护卫着他自己没有独自离开。

姬喜叹了一口气,道:“父王让你做西燕王,乃是看在百姓的面上,老父毕竟年迈,时日自然无多,这燕国最终还是要交给你的手里,现在让你做西燕王,也是想要你挽大厦将倾,振奋民心,你不必多想。”

姬喜心里更明镜似的。

悲凉的白发,更显现出了几分苍凉。

姬喜会这么好心吗。

天下,包括当初还是质子的嬴政,都知道,燕王喜对自己的态度,就好比,子楚他每日都想如何迎回自己的儿子。

可是燕王喜却不一样。

姬丹做了多少年的质子,他这个父亲是半点没有关心过的不说。

就连当初自己九死一生逃回燕国,都差点被姬喜给送回去。

可见姬喜对子嗣情感的淡薄,说到底,姬喜是一个非常自私的人,一个如此自私的人居然会好心封他西燕王?其目的何在?

想到这里。

姬丹也不想继续辩驳了。

心如死灰之下,忽然说道:“儿臣,记得父亲的意思了,必然不会辜负了父亲。”

继续浑浊的瞳孔闪过一点点的光色。

姬丹接着说道:“儿臣守住蓟城,父亲守护辽东,秦国便不敢冒然攻打儿臣,恳请父王安心。”

姬喜也半点不推诿,接着说道:“好吧,既然如此,那你的人都留下吧。”

留下。

蓟城还守得住吗。

姬丹心如死灰,反而心绪再次沉浸了下来。

次日,没有任何生离死别的哀伤,父子二人连半句话都没有说,姬喜便在车马大队的簇拥下离开了这座古老的都城。

随之而去的,还有几乎一半以上的百姓,多为青壮之人。

只留下老弱妇幼,新蓟城的王座上,那文武百官一个个都离开了。

立于殿上的,都是哪些愿意为燕国拼杀的将士,许多,姬丹连名字都叫不出来。

很快,王城掌库禀报:“太……大王,王城府库的财货粮草大体还有一半,最多的是残破的兵器,最少的是弓箭和甲胄。”

太子摆了摆手。

他看了一个个神色肃然的将士。

顿时也不犹豫,直接说了一句,“寡人决议效仿田单抗燕,做孤城之战,浴血蓟城,死不旋踵。”

“誓于大王共生死。”

将士们只待这座孤城,能够抵挡秦军,或者给秦军带来一些麻烦。

谁也没想到的是,本以为秦军战胜后会一鼓作气的拿下蓟城,随即掀开蓟城血战,然而,秦军的身影却一直没有出现。

城楼上,姬丹日日都会很早的登上望台,眺眼远望。

除了白茫茫的一片,根本就没有半点秦军的踪迹。

然而,就在姬丹恍然之时,城门口一起快马从远处奔来,姬丹知道,那是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斥候。

城门一开,来人快步的来到城楼。

姬丹迫切的问道:“秦军何在?”

斥候脸色发白,眼眶通红,道:“太子……”

姬丹看起脸色,立刻便感觉不好,问道:“到底什么事,说!”

斥候接着说道:“除了蓟城,四野都有秦军的踪迹,他们并未伤人,不仅如此,还在帮助百姓共度寒冬,安抚燕国百姓的心绪,市井之中多有传言,说太子被西燕王所弃,而那些,百姓也都是被燕王喜所放弃的,否则,怎么会另立一王。”

姬丹连连后退。

一国两王,姬喜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给秦国一个说法吗。

称王,被就是自找祸端。

姬丹一旦称王,秦国把姬丹给灭了,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

这就是姬喜放弃姬丹和百姓的原因。

斥候又说道:“如今来说,整个蓟城以西,全部瘫痪,而且军中的士卒劫后余生之下,也都开是纷纷打探家人的消息,设法随时可以回乡,健全则则忙于同族同乡之间联合谋划后路,而此前,西燕王留下的辽东猎骑也都有思乡的心思,纷纷请命要回辽东。”

这些事。

其实,姬丹心里都清楚。

别说是蓟城外,就是蓟城内,都是如此,就是因为这样,他才下令封锁四门,谁也无法出去。

事实上,在姬喜撤出之后,蓟城的商旅就已经绝迹,也是硬生生的教人等死,若是战时,一切好说,当年田单坚守即墨孤城,眼见燕军在城外挖掘齐人祖坟,田单不是也严令齐人不许出城么。

可是目下偏偏秦军不来,秦军不来便没有战事。没有战事还将百姓捆缚在城中,等于断绝了百姓自谋生路的想法。

无疑城内的民心是会哗变的。

这和当初围困邯郸,围困即墨不同。

属于硬着要百姓上沙场。

姬丹看着落雪之外,忽然大吼一声,“周人王道大德,宁灭我召公之余脉!”

姬丹话音刚落,却如石俑一般重重的倒在了茫茫风雪之中。

……

易水大营。

已然是天寒地冻,秦军除了被苏劫下令,安抚四野以外,根本就没有再行发动兵力攻打蓟城。

亡国之战下,必然会有死伤无数。

对秦国来说,已然是胜券在握,根本就不必行下下之策,和燕国死拼,多死上一人,这都是苏劫和嬴政不愿意看到的。

老秦人的血脉里却是好战,但是,并非是为了去无故的牺牲。

每一个将士的性命都是宝贵的。

火盆点乱了帐内的冰冷,温酒已然准备就绪,苏劫让众将士纷纷畅饮,欢声之下和蓟城的悲凉迥异而别。

王翦道:“上将军,易水,我军大胜,王翦不负使命,后续之征,便交给上将军主持了。”

苏劫首先拿起酒樽,道:“诸位,先随本侯敬王贲一樽。”

此次大破易水,王贲可谓是功不可没,轻易的便拿下了易水大营。

让姬丹九死一生逃回。

然而,其四十万大军,逃离不足十万。

可谓将燕国的主力给覆灭殆尽。

王贲道:“末将不敢居功!”

帐内大笑,苏劫道:“王贲,让兄长也甚是欣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