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二十九章 易水之战!

第七百二十九章 易水之战!

天地一线,上灰下白,雪地之中,百姓们踏着白雪,艰难又缓慢的朝着辽东所在的方向行径。

与之同行的,自然还有一些是被姬丹分出来的易水将士。

百姓们数步一回头,即便无法看到以易水大营,但是从其面色也能看出,满是忧心之色。

忽然,风雪骤下,如鹅毛一般扑打在身上。

不多时,地上的积雪又厚了一层,路途,是更加的难走了。

“将军,百姓坚持不住了。”

护送的燕将一声哀叹,这才走了几日,就出现了大批生病的百姓,一旦这风寒蔓延,怕是不知还要连累多少人。

他们的这一条路,就和当初乐毅将齐国的几十万人押送辽东的路途一样。

天下都知,那几十万人抵达辽东的不足三成。

死去的七成又有三成是直接死在了路途之中,难道今日,燕国也有走向当年的老路吗。

将军咬了咬牙,说道:“将生病的人分出来,其他人,继续赶路。”

士卒得到了军令后,不由心中一片担忧,道:“将军,若是继续赶路,怕是……”

将军立刻怒吼道:“军令行事,不可违抗!”

他也知道如今继续不顾一切的行军带来的后果,但是,如果不去辽东,百姓们又能去哪里。

大王准备随时退往辽东,这件事,在朝堂上并非什么秘密,而且,大多贵胄也都有这样的想法,一旦易水出现变故,到时,百姓们还是会被带去辽东的,也就是说,现在他们这么做,只是未雨绸缪,看似艰难,实则必然。

当军令传递下去之后。

百姓是有苦不敢言。

燕将自然不可能将燕国的打算全盘告诉百姓。

那对士气和举国的义勇又是何等打击。

一个浑身褴褛,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身影挤开了旁边的百姓,来到一个身材高大的汉子面前,道:“高兄,再这般下去,不等到了辽东,我等便要死于路途,这到好,没死在秦军手里,到是死在了燕国手中,我不甘心。”

此人的话说的凭得大声。

甚至直穿透了风雪,一时,周围的百姓纷纷朝他看了过来。

确实,秦军又没有杀他们,凭什么不让他们去蓟城,而去千里外的辽东,而且,还是这样的时节。

难道,他们忘了当初的那些齐人?

这一路,别说是前往辽东,就是从亢地的山川赶到易水,都不断有人倒下。

一时间,那些周围的人,开是纷纷议论,逐渐传开,越来越多的人表达的出浓烈的不满。

高揽手挡着风雪,努力让自己的眼睛睁大,随后看了看身后那依旧长长一队的人马,顿时道:“休得胡说,太子如此做,自有苦衷,岂会眼睁睁的看着我等饿死,冻死。”

说道饿死,冻死。

立刻有人抚摸到自己的肚皮。

确实很饿。

汉子立刻道:“高兄,非是我等不信太子,而是现在,多少乡亲倒在风雪下,你可有见到燕军有何动作?别说送往就进的城池,就是连生火驱寒的地方,都要等到入夜之后,我宁愿和秦军死战,也不想死的这么憋屈。”

高揽正要继续喝骂,不知哪里传来一个声音道:“这位兄弟说的对,我那兄弟入招为义勇,如今便在易水大营,兄弟尚可为国而死,我为何要冻死于荒野,辽东,我不去了,蓟城不要我,我就去易水,死得也光彩些。”

“我也不去了。”

“对,我等去易水杀敌,也好过冻死。”

一时间,延绵的队伍,立刻喧哗起来,一个个义愤填膺,然而,面上,表达的却是对燕军的不满。

对他们生死不顾的愤慨。

忽然之间。

整个二十几万百姓的队伍,前前后后,纷纷出现各种声音。

“秦国并未杀我等,我等却要死在燕国手里,凭什么,兄弟们,辽东,我不去了,要去就去蓟城。”

“对,去蓟城!”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燕人听到了队伍中的声音。

一个个怦然心动。

这样的路,还不知要走上多久,这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想想你们的爷娘,看看你们襁褓里的孩童,难道,你们就像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死在这里?”

一时间。

几乎所有的燕国百姓都促足了脚步。

即便是无所主意,神情麻木的燕人此刻都不由生出了几分期许。

此时,百姓有二十万,后续还会陆陆续续的跟上。

而护送的燕军只有三万多人。

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这样的声音,论声势浩大,直接让燕军都不由呆滞。

燕军将领和一干士卒看到这一幕,顿时直接傻眼了。

他们最害怕的一幕终于出现了。

他立刻策马,大声道:“做什么?不许停下,所有人继续赶路,谁敢喧哗,莫怪本将无情。”

此言,不说则罢。

刚一说下,便让薪火点燃甘草,让整个燕国百姓纷纷喝骂起来。

人群中,一个人指着燕国将领,怒骂道:“秦军不杀我等,莫非,你还想杀我们不成。”

换作平日,他们哪里敢和燕国将军如此说话。

可是,他们先是经历了秦军的扫荡,又要被赶往辽东,在百姓有限的目光中,秦军尚且如此,燕国又能如何?

而且,若是真的前往辽东,那真的是将性命交托给了上天,谁会在这个时候在乎他们的死活呢。

在他们看,面对这般完全就是必死的局面,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面对将军的喝骂。

屹然有些人半点不惧,直接道:“老子反正是个死,不去辽东又如何。”

说完,带着愤然之心,吆喝了一帮子年轻精壮之人,就朝着来时的方向而去。

百姓们看在眼里。

纷纷开是摇摆。

紧接着,不仅是男子,就连老弱妇孺也都纷纷调转了方向,朝着易水和蓟城而去,他们麻木的掉过头,根本就没有去看燕军一眼。

高揽看到这里,长舒一口气。

“站住,谁敢回头,立刻羁押!”

说完,燕军纷纷持起长戈,拦在一路!

高揽一见,立刻相互看了一眼,纷纷上前,不顾长矛面对胸腹,两手一抓矛头,大怒道:“有种就杀了老子。”

话音刚落,高揽等数百精壮之人纷纷上前开是夺取燕军的长矛。

不知哪里,鲜血顿时染红了白雪。

百姓傻眼了。

燕军也傻眼了。

“杀人了,燕军杀人了!”

“他们要杀我们。”

整个长长的队伍,就如点燃的炮竹,惊吓者似乎慌乱的逃串。

策马的将军看到这一幕,吓得面色发白,直接跑到那尸体的跟前,两眼怒视那失手杀死百姓的士卒。

“你!!”

士卒已然吓傻了,他根本就没有用力,只是阻挡,谁知道,不知是谁,使劲的一拉,将他的长矛捅进了另外一边的百姓。

然而,不等二人继续说话。

面前的高揽以及周围的一干义勇,顿时红了脸,道:“燕军不管我等死活,还要将我等谋害,我等岂可死于此地,随我夺了他们兵器,向太子和燕王要一个说法。”

鲜血弥漫了双眼。

妇孺的哀嚎和精壮男子的愤怒,彻底将整个道路给淹没。

随着一处的反抗,整个队伍,四处都出现了类似的事情。

三万燕军,如何是愤怒百姓的对手。

仓促之间,你争我夺,怒声喝骂之间,尸体顿时陆续瘫倒在雪地之中。

乱成了一片。

高揽等为首的一些人,已经不顾一切,夺了士卒的兵刃号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抗。

哪怕一些摇摆不定的燕人。

看到这一幕,屹然便加入了其中。

他们如何也都是个死,要么被秦军杀死,要么,被燕国押往辽东,冻死,饿死,这又有什么区别,你对我等不仁,我等又何须有义。

“燕国押送我的入辽东,乃是要乘机杀害我等,以防拖累大军!不想死的,杀了他们!”

越来越多的声音,传到了燕军的耳朵里。

……

姬丹看着遥远的东北方。

那里,是百姓前往辽东的方向,而蓟城,似乎早就锁紧了大门,他惟愿,百姓们能够知道他的苦衷。

他将百姓们送往辽东,虽然会死人,但是更多的是希望能够保存燕国的百姓。

此刻,地平线,忽然冒起一个个黑色的人头。

因为天地皆白,看起来尤为明显。

姬丹心中不由诧异的指着那里,对着身边的宋如意道:“宋将军,那是?”

宋如意也看向那处,黑点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能够看清来人的衣着。

“亢地的百姓!”

百姓们衣着褴褛,浑身带血。

有的,还要人搀扶。

最让人惊愕的是,为首的万人,居然一个个手里还持着长矛,这些长矛,大多都是燕国士卒的军备。

看到这一幕,姬丹吓傻了,立刻道:“速速派人,前去询问,到底出现什么事。”

宋如意不敢耽搁,大营顿时响起了号角!

警备骤起,快马在营中穿梭,那些同样看到这一幕的义勇也看到了他们的相亲,与之同样的,自然也看到乡亲们脸上的那股怒容。

高揽身边一个汉子手持长矛,低声道:“都尉,我等都已准备好了!”

高揽点点头,他看了身后一群燕民,立刻高举长戈,道:“相亲们,我们的亲人就在易水大营之中,而太子丹却要杀我等,你们看,这号角就是要杀我们的意思,我们怎能坐以待毙!”

高揽的话无疑受到了万人的附和。

这万人,自然都是王贲的麾下,然而,其余的百姓也都纷纷被影响,一个个举起手里的长矛,指着易水大营。

……

姬丹看着这一幕。

浓烈的不详袭上心头,忽然之间,隆隆战鼓完全淹没了涞水河畔,那些上前询问的将军和士卒,刚一靠近,众人便看到亢地的百姓居然直接将他们给围了。

然后,杀声四面连天。

山口外的太子丹和宋如意,惊愕的完全不知所以了。

放眼方才还空荡荡的河谷及平地,瞬息之间,燕国的百姓居然红着眼,持着不多的兵刃,像洪水喷发一样朝着大营冲将而来。

转眼,便和燕军厮杀在了一起。

“你是黄儿家的儿郎,我认得你!”

“叔,你们这是。”

“你爹被燕军杀了,燕国要杀我们。”

“我爹死了?”

宋如意和姬丹,浑身冷汗,作为最大的一支主营,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虽然说,这一路有人死,他们是早有预料的,但是,现在是什么情况。

这是造反啊。

凭什么?

燕民怎么可能造反。

然而,局势混乱,已然超乎了人的想象。

士卒不敢杀燕民,真正的燕民也不敢真的下死手,只是不断的要求,给他们一个说法,绝对不去辽东。

不能死的不明不白。

大骂太子,燕王者皆有。

然而,这其中的一万人,却毫无顾忌,见人就杀,不断的挑起争端。

受难的却是真正的燕民。

这一切,谁又知道这背后的因由。

姬丹顿时被人护卫在了一起。

秦舞阳,立刻说道:“太子,速速离开此地,这里交给宋将军。”

宋如意拔出宝剑,喝声道;“不错,此地危险,太子先走,我来处理这里!”

姬丹失声痛哭,道:“不可杀百姓!”

宋如意面色复杂,也不回答,怒道:“先走!”

此刻,山谷中的喊杀声震耳欲聋,两道原本低矮的山梁尽然森森然的狰狞的翻起一片片剑矛丛林。

如此大乱之下,燕军也顾及不了这么多了。

忽然之间。

大地隆隆声不绝。

起初,大家只能感觉到地面微微在震动,随后,越来越强烈。

涞水西岸的远方。

黑色的秦军一排排的列好队伍同时出现在了遍野之外。

姬丹吓傻了,宋如意呆滞了。

燕军同样傻了眼。

王翦的铜车,屹然出现,只见王翦手中阵旗一动:“强渡涞水,于王贲汇合!”

秦军能够来到这里。

屹然是度过了易水,

至于为什么,此前,太子丹布下的三路夹击战略,直到秦军靠近了涞水都没有见到其他两营?

为什么?

姬丹看到面前的这一幕,如何能不知道。

必然是出现了和涞水大营一样的局面。

涞水西岸神奇的耸立了一道黑森森的壁垒,纛旗猎猎劲舞,太子丹一看便知道,那是秦国的大型弓弩阵。

所用的弓弩,更是威震天下的蹶张弩。

此刻,辛胜率军快速的封锁了涞水西岸,原本封锁东岸的燕军大营已然是乱成一片。

这样的结果,是燕军无论如何也意想不到的。

“渡河!!!”

王翦一声令下,秦军的大阵之中,轰然打开一道缺口,只见成千上万的秦军,十人一队,将早已准备好的木筏抗在肩膀上。

他们在弓弩的掩护下,将木筏扔在了水面上。

随后,陷阵之士一个个神色昂昂的踏上涞水的波面,瞬时,黑色的铁军如飞蝗一样几乎没有受到任何的阻拦,便踏上了涞水的燕国大营。

看到这一幕。

李信,杨端和,等人早就整装待发,三营之地被王贲的一道反间计,让他们轻易的攻破了燕国天然的山川地胜。

宋如意临场搏杀。

随着秦军的到来,场面更加混乱了,他一把扯住姬丹的马缰道:“太子,人马拥挤,找不见靠不拢,为今之计,只有先杀回长城再作计较。”

东边的路,已然被亢地的百姓给封堵了。

南方的亢地也已经无法去了。

只有去北面的长城。

姬丹立刻醒悟,此时,由不得他痛恨秦军的奸诈,只能说道:“宋江军调遣吧,先杀回长城!”

宋如意不在犹豫,高声喊道:“王室马队护卫太子,侠士马队随我五十骑前冲,五十骑断后,跟我杀!!!”

在易水大营之中。

有常规的骑兵,多是燕国的士卒,另外,还有一方人,叫做侠士,这些人,也就是义勇,他们乃是受秦舞阳调遣。

此刻,作为身手最为高明的秦舞阳,也只能在万军从中,堪堪自保。

然而,他知道,太子是不能有所闪失的。

此刻,只能悲愤的看到秦军攻破了大营,他分离一跃,靠近姬丹,左右拼杀,开出一条血路,护卫着姬丹朝北逃串。

皑皑山雪之上。

涞水被染红。

很快,无尽的风雪又似乎很快洗净了那刺眼的鲜红。

苏劫的身影,出现在了王翦的身后。

将士们纷纷看了过来,“武侯!”

苏劫没有回答,而是两眼直视着东北,看着姬丹和秦舞阳逃跑的方向。

越来越多的秦军为了生擒燕国太子,已然跟发了疯一样。

想要杀过长城,第一,就是要度过北易水。

只有度过了北易水,才能有办法甩开身后的秦军。

此时,姬丹的队伍面对了风暴雨一般的箭矢,任侠们始终绕着姬丹围成了一个紧密的圈子。

呼喝着挥舞着长剑拨打箭矢。

然而,早已踏上木筏的任侠早就开是纷纷被箭矢洞穿,随后跌落易水之中。

眼看姬丹就要上岸,一支追逐上来的秦军小队,立刻张开了弓弩。

弓弩划破空间。

最后,居然洞穿了正在伸手想要拉姬丹上岸的宋如意身上。

宋如意还没有直起腰,便被击鼓接下来喷射的箭矢纷纷集中,顿时血流如注,栽倒入河。

秦舞阳看到侠士们依然全部死伤。

掩护的人一个不剩,立刻拉住姬丹顾不得床为靠岸,直接跳入了冰冷的易水之中。

苏劫看到这一幕,沉声说道:“让他逃,先不忙着杀,此人还有用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