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国中王贲毒计!王贲亦有武侯

第七百二十八章 燕国中王贲毒计!王贲亦有武侯之风!

太子丹伫立在箭楼的垛口,白衣白发与茫茫雪雾浑然一体。他在这里一动不动地凝望了一个时辰,腿脚已经麻木,心却亮得跟雪原一般。

那消失的十万秦军到底去了哪里,又去做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

现在,已然真相大白。

他眺眼看去,整个涿地,已然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聚集,从亢地来到这里,给易水的三大军营,就如灾难。

随着时间的推移,易水聚集的百姓,在短短两日,已然是十万,二十万,三十万……

他们虽然一个个看起来落魄,但是其面目之上不断的出现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当秦军出现在亢地的时候,他们这才知道,面对这一支虎狼之军,所谓的反抗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然而,本以为十死无生,直到最后,他们居然发现,整个亢地的百姓,居然无一人被秦军所屠戮。

在涿地,因为亢地的百姓,让这支最大的抗秦主力部队,不久之前招募来的义勇,差点傻眼。

“是爹!”

“是我儿子!”

义勇居然在无数的人朝下,找到了自己的爷娘,既然出现了一个,便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还有那些抱着襁褓里嗷嗷待乳的孩儿,顿时泪如雨下。

心惊又后怕。

原本的一片哀兵,顿时泄去了那对秦国无比的仇恨!

姬丹看到面前的一幕,闭着眼睛,他知道,这一切都完了!

宋如意来到姬丹的身后,“太子,我等是出兵对付亢地的秦军,还是?”

姬丹闭着眼,沉痛的说道:“不必管他。”

“这?秦军出现在我军南方,那合围之势,已然瓦解,若是至之于不顾,怕是又要增派人马加以防范才是。”

“防范?秦军之难,非亢地之事,而秦军此举可瓦解我燕国之哀兵,孤以一刺客谋国,激励举国义勇,此计已然被破!”

宋如意也不由点了点头。

燕国哀兵被破,无疑是破除了燕国最大的依仗。

宋如意看着姬丹沉痛的面容,不由说道:“太子,整个亢地的军情已然传回易水三营,秦军虽然扫荡四野,却秋毫不犯,更未杀一人,虽知其用意,但此法我燕无法来抵御,尤其是见过秦军的悍勇的百姓,私底下见到了自家的儿郎后,传言,也都开始纷纷劝说退出这一次义勇,说秦军无法战胜,流言一起,对我军大为不利。”

姬丹问道:“亢地的主帅,又是何人?”

“灭魏主帅,王贲!”

姬丹倒吸一口气。

王贲,若是说以前,在列国眼中,只是一个后起之秀。

可是,王贲经过魏国一战,名震天下。

水淹王城。

让魏国千里泽国。

在民间,也就是属于那种杀人不眨眼的人。

说道这里。

此法依旧无解。

姬丹挥了挥手,说了句:“幕府聚将!”

随后,便拖拽这白衣白发,朝着山下走去,留下了一地脚印。

幕府之中。

燕国的几个大将已然纷纷聚集,一个个汇报着三营的形式。

从其一个个言语之中。

不难看出,他们都是脑袋发麻。

宋如意见状,立刻面色化作一片冰冷,环视而去,冷哼一声,最后对着姬丹说道:“太子,眼下之局面,臣以为,最大的问题,便是易水汇聚百姓,到底该如何处置,战事在即,若是不加以立刻疏导,一旦秦国来攻,我等便是束手就擒,臣以为,应该速速命人将百姓送往蓟城安置。”

作为副帅的宋如意已然说话。

其余众将也都纷纷点头称是。

然而。

同样也在思虑这件事的太子丹,却忽然摇摇头,说道:“不能去蓟城,要去,只能去辽东。”

众将面面相觑。

露出惊愕之情。

要知道,乍一看,从易水到辽东,那有多远?

没有一千里,也有八百里,可如今是什么时节,近的蓟城不说。

那为何要千里迢迢去辽东?

这可是几十万百姓。

没有车马,全靠路行,怕是到了辽东,就要死上大半。

太子丹的话让整个军帐鸦雀无声,都尉陈昌顿时说道:“臣也赞同太子的办法。”

“这是为何?”

陈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两眼看着西方的秦军,道:“此乃那王贲之谋也。”

“我等,若是将这些百姓,迁往蓟城,以蓟城当下,无法安置不说,不仅如此,这些见过秦军的百姓前往了蓟城,必然会出现像易水大营的这样的谣言,到时,谣言如波涛翻滚,传遍燕地,荆轲之死而让燕国上下举国抗秦的信念变会轰然倒塌,秦国,灭三晋,而不杀三亡,其用意何在,不难猜测,而这些见过秦军的百姓,一旦因为秦军的不杀,而传遍燕国,诸位以为,对蓟城和燕国来说,好坏与否?以末将看,这就是真正的灭顶之灾啊。”

众将闻言,不由这才明白姬丹的意思。

看到易水,便能想象得到蓟城。

宋如意拍案痛声道:“秦将王贲,好毒的奸计,若是这般,如何是好,秦舞阳最为忧心便是,如今易水一旦大乱,若是秦国乘机来攻,我等半度而攻的策略,怕是前功尽弃。’

半度击之,乃是燕国唯一的抗秦办法。

也是唯一能模仿当年长平之战一样,以同样四十万的兵力对抗秦国四十万,甚至还打算形成围歼。

“为今之计,以别无他途,太子,臣以为,一边将亢地的百姓迁往辽东,一边,派人安稳三营将士,同时防止秦军来偷袭,任他万般策略,我自巍然不动,坚守地形,秦军也无可奈何,最多此举也只是给我军制造麻烦而已。”

“不过,迁移辽东,不可不慎,辽东不比蓟城,已然大雪降临,一日不停,远赴不说艰难险阻,护卫,粮草,保暖衣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来安排,若不能细细斟酌,百姓尚未到辽东,怕是就和当年燕国的俘虏一般,大半死于路途。”

“一旦如此,这些百姓的族亲若是有所差池,传回易水,那后果,不堪设想啊。”

宋如意也不愧为当初易水的主帅。

三营将士之中,不少人都是来自于亢地,这些人都是他们的父老乡亲。

太子要将百姓迁移到辽东去。

远的不说,就说,这粮草要多少,衣服要多少,千里迢迢的,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一旦被三营将士知道他们的族亲居然死了,或者出现了什么其他事。

说难听点,那还不造反?

宋如意的话对姬丹来说,以及对燕国上下的将士,心理上,无疑是雪上加霜的,但同样,这也是绕不开的难题。

只能对着秦国的毒计,不断在心里谩骂,宣泄那无处安放的灵魂。

秦舞阳终于出声,道:“再难,燕民乃是燕国立国之本,臣,说句不敬之言,易水丢了,我等还要凭借辽东以抗天下,辽东,便是燕国最后的土壤,太子,将燕国有生之力迁往辽东,必然也是包含了这一层意思。”

“就当下而言,若是我等至燕民于不顾,任其死于路途,到时,不必秦国来攻,燕国民心何在,三营将士卫国愤死之心何存?”

“燕国若是失了民心便不可立足于天下,到时,即便得了长白关,亦是一顷刻崩塌的无用之地。”

秦舞阳顿时对着姬丹稽首道:“太子,天下列国可负可欺,但是,唯有燕民不可负,亦不可欺,恳请太子,不管何故,必须要分出兵马护卫燕民前往辽东,哪怕前线艰难,也要将易水粮草按量分润给亢地的难民,否则,我大燕难矣。”

秦舞阳的话,一字字的击打在姬丹的胸口。

姬丹不知是受了风寒,还是其他,顿时一阵咳嗽。

他当年,是看不起嬴政的。

他们同样是质子,但是,他是太子,燕国历经**百年,秦国算什么?

可是,现在,秦王政麾下的将士,都足以灭了他八百年燕国。

将士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秦舞阳说的自然不错。

燕国已然负了天下,如今,连国人都不能护卫,那叫什么燕国,于北方匈奴又有何区别?

然而,问题来了。

一旦将易水的粮草给了难民,那易水囤积的粮草本就被秦国被骗去了大半。

现在又被秦国的奸计给逼得不得不给百姓。

从蓟城到辽东,就现在这个时节来说,太远了,而且,亢地到底还有多少百姓会来,他们不知,也无从判断。

那个时候,这些将军麾下的将士,吃什么。

绝户之计。

姬丹无力的挥了挥手,下定了决心,说道:“百姓,护送!易水,亦战!”

……

王翦的军令云车,耸立在易水西岸一座孤立的山头。

从远处遥遥看去,这座山头只舒卷着一展巨大的纛旗,除此以外,便是一片苍黄的树林。

而在这座孤峰看去,视野却是极为开阔,将南北易水极东方的涞水都收入眼下。

“禀报将军,燕**情已经探查清楚。”

斥候从远处奔来,脸上洋溢出无比兴奋的神色。

听完斥候的禀报,王翦终于松下了多日凝成一线的眉头。

王賁的计策成功了,其成效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大,如今细细一看,别说是燕国,就是他们自己遇见这样的事情,都足以让大军顿时乱成一片。

“王贲将军,已然是天下名将了。”

众人不由出言赞扬。

当下之局面,天时地利,秦国一个不占,如今居然彻底的反转了过来,对燕国来说,前方还有几十万大军虎视眈眈,随时,可以攻打其壁垒。

虽有苦战,但已然看到了胜算。

燕国,粮食缺少了大半不说,兵力也削弱了六万。

六万已经是燕国在易水抵挡秦国兵力部署的极限了。

而且,还要担心整个燕国腹地的民心,会不会影响到这即将到来的大战。

秦军从劣势转眼之间变成了优势。

辛胜,李信等人纷纷露出欣喜之色,这样的变化,等于一半便落入到了秦国的手中。

当真是精彩的一出绝户之计。

“虎父无犬子!王少将军深得武侯亲传啊。”

恭维之声不绝于耳,王賁在灭了魏国之后,已然早已可以独挡一面,武略有,谋算更是不弱于秦国的老牌将军,作为最早跟随苏劫的将军,叫一声武侯亲传,虽有恭维之嫌,但无疑也说明了众人的心服口服。

王翦忽然问道:“辛胜,依此形势,成算如何?”

众位将军立刻明白了王翦的意图。

王賁已然立下了大功,其它的机会,自然要留给这些新进的将军。

辛胜没有犹豫,“将军,以目下形势来看,正是我秦国夺下易水的天赐良机,若是措施,等到燕国整军肃马,怕是成算便不如现在了。”

王翦微微点头,道:“有何凭据。”

辛胜道:“如今,燕国易水大乱,以部署得当变成部署失当,其不管是分出兵力,还是分拨粮草,自是削弱其力,然而,此举虽不得已,但必然会削弱其三营的军心,我军势长而彼削,自然可成。”

“其二,我军以逸待劳,军势稳而不乱,敌军困乏解难,疲惫而慌,两两相比,一眼可定之,燕国此时依旧选择顽抗我军,便不合兵家战法,一战必败,别无二图。”

“不错,即便不中王贲将军之计,其实也算中了王贲将军之计。”

山坡上,年轻的将士们顿时嗷嗷一片,一片欢腾。

燕国南下,会中计,燕国不南下,东迁,也会中计,就看燕国如何选,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打了,全部退回蓟城或者辽东。

但是,他们也料定了,以姬丹的对秦王的恨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退兵的。

忽然。

山坡下远方的飞骑飞腾,雪花被马蹄踏出深深的凹陷。

看起方向,乃是从亢地而来。

其选择的,已然是借道了齐国。

王翦等人顿时纷纷看去,李信道:“想必是王贲将军的快报。”

众人纷纷点头。

王翦率先带着众人来到了山头下,只见来人果然是来自于亢地。

“将军,此乃王贲将军亲笔,乃是灭燕取易水之计!”

王翦等人纷纷骇然。

王贲此去,做什么,大家都是清楚,目的在乱易水,易水几十万大军,都在这里,不是说想取就能取的。

还要考虑的伤亡。

作为将领,一个不慎,就会累死几十万人,战国以来,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

除非,能像武侯那般,经天纬地,谋人之不谋!

王翦连连将其结果手中,将竹简一摊。

两眼从惊愕忽然一怔,连抓着书简的手都不由一紧,将竹简握得生生作响。

王翦忽然大笑,道:“贲儿,居然真有几分武侯之风了!”

众人不由相互看去。

王翦道:‘回幕府聚将,准备攻打易水!!!此战,一战灭了姬丹!’

别说是李信,辛胜!

就是王翦。

都想不到王贲居然还留下这么一手。

那燕国看到的仅仅只是王贲计谋的表象。

连环相扣之下,几乎连秦国的将军都被骗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