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五十七章 以武镇国!秦国第一个国公!

第七百五十七章 以武镇国!秦国第一个国公!

众人怔目。

李斯将嬴政勾画好的书简看了一眼,“这?”

王绾说道:“这是此次攻打燕国,这些将军,皆是按照秦法擢升,王翦,蒙恬,李信等人更是皆立奇功,目下自然是要功业立定,正位定爵,可是太傅之功,理当首功,那为何大王不让我等再行封赏了呢?”

嬴政说道:“寡人要说的,便是太傅之事,太傅之功,寡人未曾说不赏,而是想问你们该如何赏!你们可有定计?”

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大王是对太傅的赏赐不满意。

要知道,这封书册中。

除了对各位将军定爵以外。

唯独对太傅的赏赐是用城池的。

在秦国。

贵族到了爵位,其实最看中的便是自己的封地。

封地的多寡是最为直接的。

所以说,在他们看来,对苏劫的赏赐无疑是最高的。

这其中,八百里秦川已然几乎都是苏劫的封地了

冯去疾不由说道:“大王,如今,太傅已然位列二十一等爵,已然是开创商君秦法爵之先河,莫非,大王还要增设爵位?可是,这商君法一变再变,怕是会影响社稷啊。”

冯去疾的话,顿时让众人色变。

嬴政摆了摆头,道:“你的意思,寡人清楚,但是寡人有自己的意见,你们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不如听听寡人的如何?!”

四人相互一看,纷纷点头道:“愿闻大王之意。”

嬴政接着说道:“其实,寡人之所以,答应熊启王道宽法,本,至在为寡人同样认为,商君之法制根本在于强秦,何为商君法?其根本依旧在于应时而变,重在一个变字,不得固守成法,若是守了陈法,便正如当初所言,以商君之道攻商君之法,岂不是自相矛盾?”

李斯点点头道:“大王圣明!”

嬴政叹了一口气,看了看甘泉宫的方向,似乎终于下了决定。

对着四人说道:“寡人也就不和你们绕弯子了,寡人要封太傅为公!我大秦第一个公爵!”

嬴政一句话。

即便是李斯都吓傻了。

庞毅惊愕了半响,才出言说道;“大王,怎能封公?这,秦国如何封公?”

李斯呆滞着看着青石地板。

内心惊骇欲绝。

公,只有天子来封。

当年,秦孝公,秦穆公,也都是公。

然而在秦惠文王之时,赢驷废公为王,也就彻底从公爵变成了诸侯。

然而眼下,大王要封公,一旦开此先河,其意义无意会掀起惊雷,炸响朝野上下。

一旦封公!

就等于诸侯了,然而,几百年来,各国早就不封公了,因为各国诸侯都是公变成王的。

与其说是不封,不如说是没资格封。

然而,事关武侯,王绾和冯去疾虽然惊愕,但也不敢在这上面多言,一个个都被吓傻了。

毕竟。

这一国两王,一国两公,谁敢乱说?

这不是造反吗?

嬴政皱眉,问道:“寡人让你们各抒己见,你们就这般闭嘴不言?莫非,你们以为不可不成?”

冯去疾作为御史大夫,此时,也不得不发言了,说道:“大王,我等所虑,想必大王非常清楚,若是这般,天下臣民如何看待这朝野呢?”

李斯忽然走了一步,咬牙说道;“大王,臣以为,封得!”

嬴政看来,心中一喜,说道:“说出你的道理。”

其他三人纷纷看来。

李斯说道:“千古以来,不管历朝历代,皆有其行事之准则,各有要领,然而,从没有哪一国说过,需要代代相袭,一成不变,如今我秦国,坐拥天下半数以上的疆土,就抵御而言,也远非周时可以比拟,周天子封的,秦天子为何封不得?而且,大王封公,只有秦一国可封,此不易于昭告天下,我秦非列国可以比拟,若是封了公爵,天下的臣民只有对秦国的崇敬,岂有他想呢?”

庞毅说道:“廷尉此言不妥,太傅之功,功盖千秋,可比周之吕望,但若是封公,那至大王于何地?各国之王,也只是公爵!”

李斯皱眉,道:“宗正此言大谬!宗正维护秦国之意,虽不错,但宗正莫非忘了,周为秦所灭,我秦取而代之,此乃天意,在说,各国之公,那是两百年前面,今日哪国有公?只有王!王公岂敢并论哉?”

李斯接着道:“难道,我大秦当今的秦王,还非昔日一个区区的周朝君主可以相提并论?众位莫非忘了,荆轲刺秦之时,我秦乃是以九宾礼相迎,此利千百年来何以所用?不正是为了彰显天子依仗,告诉天下诸侯本朝之武威?九宾礼都可行,但为何今日不可行?”

九宾礼便是来自于周天子。

也只有周天子可用。

当初,以九宾礼迎接燕国,不等于告诉天下,秦王,乃是天子!

嬴政笑道:“廷尉所言,深得寡人之心啊。”

众人顿时垂头,不言!

但若说,封公有没有影响,自然是非常大的。

此时。

一直未曾发言的王绾说道:“敢问大王,此公是爵,还是职?”

嬴政顿是问道:“丞相此话,有何区别?”

王绾道:“自然区别极大!”

王绾接着说道:“自古以来,天子封公,大王虽有天子之实,但至少,现在,在秦人眼里,暂时还无天子之名。”

嬴政点点头,道:“不错!”

王绾继续说道:“秦至穆公,康公,共公传至惠公,出公,献公,孝公历经一十八代,随后由惠王至大王,共计六代,是以,我秦国至建国以来,共经历二十四代君王,在秦人眼里,大王一日未曾经天子之实,总体来说,依旧还是王,虽然天下士子知道王大于公,但若是现在大王封了公爵,依旧难以正公爵之名啊。”

嬴政听完后。

不由点了点,“言之有理啊,所以,寡人这不是找你们商议嘛,那你们以为该如何册封呢?”

“这?”

众人相互看去。

看样子,大王封公之意是决然不可避免了。

一个个顿时危难了起来。

嬴政盯着李斯半天。

李斯何等心思,怎能不知嬴政的意思。

顿时说道:“这个,大王其实,若要封公,也并非没有办法!”

众人看来,瞪大眼睛。

嬴政笑着说道:“廷尉素来足智多谋,寡人都还想听听,什么办法,可以让臣民不误会呢。”

李斯笑了笑道:“其实,丞相所言在理,其忧在于名正言顺,重则是不可一国两王之误会而已。”

李斯接着说道:“秦穆公至十八代公爵以来,皆以秦为号,而武侯尊号本为武字,虽然十八代公爵当中,虽并无秦武公,但若说让太傅尊为秦武号,则终归冒犯了历代先王,也让天下百姓误会了大王的本意,那为何不将尊号降之一等,改为武为号,冠之国公,以镇国为名,以武镇国,岂不是两全其美。”

嬴政蓦然瞪大双眼,惊喜的说道:“武国公?镇国公?以武镇国!”

众人一个个顿时默念了起来。

心中之惊愕,根本就藏纳不起来了。

非秦某公,而是以武为头,若说付之以镇国,那就依旧是秦国的臣子,以武镇国!!!

嬴政顿时大喜不已,说道:“知寡人心者,唯李斯也!”

另外三人,一听。

立刻也觉得合适。

顿时纷纷稽首道:“臣等惭愧!”

嬴政大笑,说道:“镇国公?总领何事?”

李斯顿时哑然,这件事,怎么能说呢。

一个不好,万劫不复啊。

嬴政见李斯沉头半响,便轰然开口,说道:“不错,这件事,还是寡人来定吧,既是镇国公,当便当掌管,秦**政大体要害,上下刑罚司职,无事不可于国公会商!就这般定了。”

众人听完。

也不由吓呆了。

嬴政口里的话,这国公不就等于上将军,丞相,廷尉,国尉,四职合一,等于这四个人的顶头上司。

嬴政似乎终于送了一口气。

说道:“那这四柱之选,亦要重新安排了!”

嬴政略作犹豫,接着说道:“丞相,廷尉,不需变化,上将军和国尉,到是要一变了!”

说完,嬴政在原本封功书简上,在王翦的名字上用朱砂画了一圈,后面携带,擢升上将军!

又在缭的后方,犹豫再三,终于,写上了国尉。

随即将书册交给了王绾,道:“明日,就按这般公告朝野吧,择日,告祭太庙,准备祭祀之用,恭贺大秦的镇国公!”

四人稽首道:“臣等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