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六十九章 儒家乱国之谋!藏书待圣人出世

第七百六十九章 儒家乱国之谋!藏书待圣人出世!

负刍神色骤然变幻,随即说道:“若是如此预言常出,也算一策了。”

孔府上下皆说道:“年年出预言,搅得那秦王心神不安最为好。”

孔酉不由说道:“此乃兵家乱心之术!”

河渊瞳孔微微一缩,他不由看了看咸阳宫的方向,忽然说道:“预言常出?妙计啊。”

随即说道:“儒家大难将至,圣人传承务须延续,今日儒家虽退出秦国,但是儒门大兴之策也未必不可实施啊。”

河渊的话让孔酉负刍不由看了过来。

一脸询问之色。

河渊这才说道:“如今,天下学派凋零,唯余儒家孔门主干尚在,若干儒家博士若是逃离关中,各地潜伏,设想以下,一旦天下有变,圣王复出,必兴文明啊,到时,儒家之人和孔门所藏之典籍,岂非凤毛麟角?其时,儒家弟子数百,人人满腹经纶,将是一支何等可观的文明力量?”

“圣王复出?先生,你的意思是说?”

众人诧异的看去,这不就是复辟造反了吗。

河渊冷笑一声说道:“自古以来,但凡灭国必有其后患,此乃千古不变的道理,古来灭一国都是如此,如今秦国灭了四国,难道,你们认为四国之中不会有人生变吗?”

河渊的意思很明确。

灭国,肯定是会有叛乱的,这是古来的道理。

灭义渠,灭鲁,灭宋,灭诸侯,没有余孽不叛乱的。

负刍说道:“老师,你说的可是四国欲图复国?可是他们安敢?”

河渊接着说道:“四国也好,五国也罢,六国也无他哉,不管是几国,想要复辟复国,必会以恢复诸侯旧制王道仁政为主张,否则,便没有号召天下的大旗,然否?”

众人纷纷点头。

河渊继续说道:“然而,在复辟,复礼,复古,仁政诸多方面,天下哪一家能于儒家相比?四国若要复国便需儒家相助,这便是儒家复兴之根本,所以,他们要成事,必重儒家,必以儒家为同道之盟,孔门只要百于儒生在,何愁复辟贵族不敬不用?”

负刍顿时道:‘这岂不是将孔门九代带入了复辟的泥潭。’

河渊打断负刍,说道:“九代治学?莫非儒门就真的甘心么?自先祖孔子以来,儒家哪一代不是为了求做官而孜孜不倦?学而优则仕,先祖大训莫非已然忘记?复辟先王旧制,本就是儒家本心,何言自堕泥潭,儒家本就是为政之学,离开大政,儒家便没了生命,可秦国摒弃儒家,不等于天道摒弃儒家?于贵族余孽联手,不正是儒家反对霸道而自立于天下的基石。”

“说的好!!!”

孔酉率先说道。

孔酉问道:“如此一说,豁然之间也!先生既然如此言之灼灼,那列国余臣,以何来以为大变之开端呢?”

简单点说。

孔酉就是问,诸侯以何名义来复辟呢?

河渊大笑道:“莫非,诸位忘了当年庐龙山之事?”

孔酉等人变色。

负刍瞪眼说道:“威王埋金震王气?”

河渊说道:“当年,楚威王看到庐龙山金光斗射,于是上山祭天,却看到了一术士,此人告诉楚威王,说这金陵城王气盖了楚国的王气,必生人王威胁楚国,于是让威王埋下金人,镇住金陵的王气,更是告诉威王,言此地将来不可成为国都,否则,在金陵(南京)建都者,国运必不会长久,楚威王对此深信不疑,在灭了金陵之后,硬是将国都远远的避开了,这,便是箴言之力。(历史详情见度娘)”

“亡秦者胡也,乃是天下大乱之开端,这年年之箴言,我三苗自会替儒门行此大举!诸位放心便是。”

儒术历来不分家。

尤其是三苗族和儒家的渊源极深,可以追溯到老子和孔子!

众人说道这里,已然是唯一的办法了。

顿时开始合计出秦之细则。

未几,负刍召集了数百名核心儒家弟子,再战厅前说道:“诸位弟子们,秦王要焚尽儒家之典籍,儒家灾难即将来临,我等要将全数典籍藏匿起来,书房只摆农卜之书,若孔门儒家有灭族之祸,任何人不得泄露藏书之地,无论谁活下来,都要暗中守护藏书,直到圣王出世征求,若有胆怯背叛儒家者,任何时日,儒家子弟均可鸣鼓而攻之!明白么。”

众弟子纷纷面面相觑,顿时稽首道:“儒家弟子谨遵世子之命!”

负刍对着为首的一个中年男子说道:“鲁定文,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鲁定文说道:“在下必不负所托。”

鲁定文低着头,谁也没看到,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乃是万章的弟子,此时,自然是深得儒家信任,万章乃是儒家孟予的首徒,要追根溯源,鲁定文乃是孟子一脉。

鲁定文转过头,说道:“分成两班,一班整理书籍,一班做石坑藏书!二班不可相互通讯,只留一人传递书籍,动手!!”

这么做,也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儒家经典被搜出的可能。

负刍和孔酉先行连夜逃亡而走。

临行之际,负刍对着河渊说道:“恩师对负刍,恩重如山,此番先行离秦,还请恩师保重!”

河渊说道:“这书册,我会另寻他处藏匿,以确保万无一失,天下知此书所在者,绝无三人,秦国搜不出书,怎敢定罪,你放心便是,你此去齐国,替为师办一件事。”

负刍道:“恩师但凭吩咐!”

河渊从衣袖中取出一张绢帛,递给了负刍,道:“你去齐国,交给河海,他自会知道怎么做。”

“这是?”负刍看着手里的绢帛。

河渊笑道:“自然是另一份箴言!”

负刍顿时意会。

三苗术士和儒家代表鲁定文,辛苦了一宿,直到天明!

才堪堪藏匿好了书册。

然而。

整个咸阳,在初晓来临之时,便掀起了无尽的波澜!

灞上大营被调集了五万士卒,挨家挨户的搜查典籍,百姓们自然不敢于秦国对敌,老老实实的将王道之法尽数交了出来。

然而,让人意外的却是,居然秦国没有率先去孔府。

这让河渊心中升起了万般疑惑。

鲁定文问道:“掌座,这秦国为何不来这里?”

河渊笑道:“自然是以为,我等无法反抗,你且不管他!亡秦者胡,必须在焚书之时,传遍咸阳,此事极为重要,万不可走漏了风声,速速去办吧。”

接下来数十日。

咸阳校场之中,每日都会燃起熊熊大火,在百姓的注目下,一卷卷的儒家王道法典,纷纷付之一炬。

当日。

鲁定文和河渊将最后一批书册,转移到了隐秘的地方,忽然门外传来一道急促的脚步声。

术士说道:“掌座,秦国大队骑兵正朝着孔府而来!”

众人顿时惶恐。

终于还是来了。

众人快步来到了孔府的门口,不多时,秦国骑兵顿时将整个孔府给围住了。

为首的将军说道:“孔酉以高爵之臣不告私逃,依法,本将要缉拿问罪,尔等罪同连坐,是本将亲自动手,还是你们自己来?”

河渊不慌不忙,笑道:“将军此言不妥啊。”

“哦?”

河渊接着说道:“在下乃是私学先生,自然知不告私逃,便是大罪,此番不肯随同离去,便是不愿同流合污,何来之罪?若是将军以向秦之心拿来问罪,那我等愿意事秦,罪法何在?”

“不错,我等又没有逃,在说,我等又不是官吏!”

将军冷哼一句,说道:“本将今日来这里的目的,你们既然知道,那还不将孔府之中的典籍交出来?”

河渊接着说道:“启禀将军,敢问此次焚书令,所焚何书?”

“自然是王道之典!”

河渊笑道:“孔府之中,并无半点王道之典,我等如何交出呢,若是将军不信,大可入府搜查。”

“大胆,大王诏令,私藏王道大典,当斩!尔等如此冥顽不灵,莫非求死?”

鲁定文立刻说道:“将军,人皆有惧死之心,就说孔酉也是因为惧死而离秦,我等明可逃离,却甘愿留在咸阳便是因为不敢于秦法为敌,所言岂敢妄言欺骗呢?王道大典,已然被逃离秦国的儒生尽数带走,如今这孔府确实已然空无一册,若是将军能够寻得半册,我等自当受法,将军若是执意无罪而定,我等也无话可说。”

看到众位儒生的面容。

将军也不在废话,而是大手一挥,得令的士卒纷纷涌入孔府之中。

半个时辰,陆陆续续的士卒都从孔府之中跑了出来。

“将军,府中上下,只有一些工农之典籍,并未见到,王道政典学说。”

“真有没?”

与此同时。

整个咸阳的各个大小的私学,都尽然没有发现半点书册。

咸阳宫。

大朝之中。

孔府逃走人了。

这让大多数人是始料未及的。

此时的大政,已然彻底开始了如何处置还在咸阳城儒生的讨论。

嬴政直接在大殿中,拍案而起,怒道:“目无法度,莫此为甚!孔儒无法,无道,无义,大伪君子,枉为天下显学。”

李斯顿时说道:“大王,若要依法论罪,目下之要在于搜出孔府藏书,使之证据确凿。”

熊启顿时说道:“廷尉何以认为,儒家是藏书,而不是带走了呢。”

若说依法行事,自然是要证据的。

眼下搜不出来,那怎么办?

李斯顿时说道:“相邦,儒家书册千万卷册,一夜之间莫非都能搬走而不留一点痕迹?不是藏,又是何?”

熊启说道:“旬日以来,我等推墙,掘地皆无所获,甚至私下盘问数千儒生,皆无一可循,若是这般不休不止,秦国上下郡官当手足无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