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七百八十七章 明争淮北,暗度巫山(二合一)

第七百八十七章 明争淮北,暗度巫山(二合一)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楚国的老世族发难了。

李园,楚国的宗庙大臣也没有明白的给项燕一个说法,其实,也就算是默认了对项燕战法的极为不满。

朝堂上。

景潭直接了当,同声质问项梁:“以楚军之强,士气之盛,为何始终没有大举猛攻秦军?”

项梁看着文武们那不满和询问的目光。

深吸一口气,终归是长长一叹,

想到这前线的粮草已然被卡断,父亲举步维艰,又面临秦军坚守不出,此番内乱关系到楚国和江东,终归还是仿佛陈述了秦军壁垒森严的防守战,更再次详细生命了楚军若是一味强攻只能陡然死伤的实际情形。

然则,大臣们却没人相信。

李园不由皱眉的问道:“秦军如果真如此之强,如何不攻我军,跑到淮北来炖羊肉?”

不等项梁说话。

景潭更是借口说道:“秦军不敢攻我,足以证明其力弱而已,我军半年不大举破壁,非士卒无战力也,实将之过也。”

项梁脸色铁青却百口莫辩,朝堂上的反对之声已然成为一面倒的主流之言。

他也知,如何来辩解都不可能了。

见此情形,项梁顿时也懒得继续说下去,而是沌口说道:“敢问令尹于诸位,粮草辎重究竟是否接济?”

景潭冷笑一声问道:“要则如何?不要又当如何?”

项梁愤然,也不示弱的对李园说道:“令尹,末将也就把话说明白了,若不接济,末将立即禀报大将军,项氏自回江东,各军自回封地,要接济,大将军再行禀报方略。”

项梁的这番话,无疑是对整个朝堂撕破了脸。

反正都到了这个地步了。

没粮食,在不在前线,也没有关系了。

看到项梁气得面红不已,反而,朝堂上居然没有人说话了。

一时间。

李园还有诸多臣子,也都纷纷垂头不言。

终归还是李园,最后大叹一口气,说道:“项将军此话到是言重了些,毕竟,现在关乎到的是我楚国江山,八百年社稷,岂能如此来说。”

项梁不禁冷笑,“令尹以为我项氏不该如此说,不顾社稷?那这些人不给辎重,让前线大乱,就是顾了社稷江山了?到底如何,今日,诸位就在这朝堂上说个明白,也免得末将来来回回奔波了!”

话都到了这个份上。

已然无所他言了。

李园立即逼迫各大臣说话,一番折冲,李园最后决议的王命是:各大族封地继续输送粮草,同时,一个月内项燕必须大举破壁胜秦。

汝城幕府大营。

项梁将朝堂的消息带了回来。

项燕听完项梁的诉说,一拳砸翻帅案,气呼呼的绕着幕府转悠了不知多少遭。

终归,项燕还是冷静了下来,顿时说道:“来人,让中军司马击鼓聚将,准备大举攻秦!”

项梁一见父亲所行大违其事。

顿时欲出言阻止。

项燕却冷然一笑,道:“楚军若无一次正败,为父的淮南抗秦之策便休想实施,攻,必须攻,声势做大,但是,不要全力,江东的精锐不出!”

项梁听道这里。

顿时瞠目不已,项燕的目标依然非常明确。

攻,但是是去败的。

如此做,自然是想让朝堂上的清醒清醒,让他们看看,他们眼里非常弱的秦军到底是怎么个弱法。

然而,等到项燕的军令传回各营的时候。

楚军沸腾了。

但是,明意之人,都知道,这楚国,自然真的是内乱了。

次日,楚军从平舆,寝城,入城三大营垒一齐开出。

向秦军营垒发动了最大规模的一次猛攻。

六十余万大军横展三十里,苍黄翻卷火红的烈阳向整个黑色壁垒漫天压来。

秦军营垒中鼓声如雷号角大起。

暴风骤雨般的大箭飞石顿时在壁垒的天空下连天扑下,与既往防守不同的是,待楚军浪头,不避箭雨涌到秦军营垒之前时。

壁垒壕沟中骤然立起了一道黑森森人墙秦军的重甲步兵出动了。

城池防守,上佳之战法是郊野驻军,以远防为外围线,尽量避免敌方直接攻城。

营垒防御战不同处,则在敌军大举攻杀时必须于垒壁之外设防,毕竟,无论箭雨飞石如何密集,大军都有可能汹涌越过壕沟扑到垒壁之下,而垒壁无论如何高厚,究竟不比耗时多年精心修建的城墙,被巨浪人流冲垮的可行性非常的大。

为其如此,面对楚军第一次正式大举进攻,秦军第一次触动了重甲步兵。

但总体来说。

秦军依旧采取受势,楚军则看似大举采取了攻势!

原野上,终归秦军还是和楚军短兵相接了。

一碰之下。

楚军完全想不到,威震天下的秦之锐士,居然如此顽强,因为是围杀之局,虽然楚军人数是秦军的一倍。

但无奈,这一战并非在广袤的原野上。

能冲到秦军阵前的楚军并不会因为人数多,而全面压制,相反,秦军有壕沟的牵制,让秦之锐士,永远面对的楚军都是有限的。

然而。

当今之时,且不说秦步军强弩以及种种大兴功放器械,单以步兵结阵搏杀之战力而言,如今的秦军早就超过了当年的魏武卒方阵。

如此之下,秦军重甲步卒在楚军大举攻杀之前悄然隐伏于壕沟,此时突然杀出,如同一道铁壁铜墙。

楚军的汹涌巨浪立即倒卷了回去。

大约半个时辰的浴血搏杀,满山遍野的楚军终究不能破壁而入。

想此前,满心振奋的楚军如同被泼了一头冷水。

秦军的厉害超乎他们的想象。

随后,就在双方僵持之下,项燕顿时下令鸣金收兵!

中军幕府。

老世族的大将纷纷聚集。

一个个垂着脑袋,不敢多言半句。

六十万大军,一个时辰,没有攻下秦国的壁垒,或者说,连壕沟都没有过去。

这一战,彻底熄灭了大部分人的焦灼之心。

项燕对这些族将根本就是懒得废话,而是皆说道:“项梁,上书大王,禀报战果!”

随后,项燕这才从中军司马手里拿过伤亡的统计,脸射阴沉的可怕!

此战,楚军三大营攻击战死三万余,重伤六万余,轻伤不计其数。

而各营军士自报杀死杀伤的秦军人数,总计不过三千余人。

这次项燕没有再派项梁前往寿春作为上书特使,而是拍了昭萄,三日后。

昭萄方才归来,给项燕带来的王命是:秦军壁垒强固,大将军当另行谋划战法,伺机大破秦军,王书之中没有再提一个月胜秦的前约。

也没有再提粮草辎重。

昭萄则说,只要大将军抗秦,粮草辎重应该不会出事,果真楚军因粮草不济而退兵,毕竟对谁都没有好处。

……

浴盆的蒸腾水雾淹没了幕府。

苏劫的思绪闪烁着清冷的杀气。

冬去春来。

这是秦楚亘古未有之大对峙的第十个月!

萧疏的淮水岸边并不如何显著,林木已然附上了一片绿色,山源也成了一片绿色。

十个月来,大势已经渐渐稳定了下来,楚军一波又一波的挑战攻杀,终于没有了最初的气势锋芒,截至几月前那场全军大举攻杀被击退,楚军可谓是一而鼓,再而衰,三而竭。

开春以来。

秦军将士已然纷纷开始请战,无论是兵士还是将军,这大势之下,难掩战心。

秦军李斯上,不乏苦战对峙,让无论如何对峙,认真打仗的总是经常有的,如这次对峙十个月而不出营垒一步,也是闻所未闻的第一次。

幕府外,踏步声急来。

来人没有入帐。

声音喘气不止,略微激动的道:“国公,末将是从巴蜀而来!带来了王翦上将军的密令!”

苏劫从浴盆里站了起来,说道:“立召各营大将!”

帐外的执戟郎顿时道:“遵命!幕府聚将!”

片刻后。

大江门人人一头热汗匆匆赶来,神色间有些兴奋,都在不断的相互的询探。

毕竟,入得幕府十有**于打仗有关。

总比无休止的守营强得万倍,待大江门在将墩就座,苏劫这才说道:“楚军近日将有大变,或退淮南,或退江南,果真楚军移动,便是我军战机,然,楚军何时移动,目下尚不能判定确切时日,为防其时匆忙,本公预为部署,其后无论何时,只要楚军大营移动,我幕府战鼓号角大动,各将无需军令到达,便得霹雳闪电全军出击,明白否!”

苏劫一反常态的话,让整个幕府顿时惊呆了。

甚至让他们以为都听错了。

国公要下令攻打楚国,并且根本就不用等军令,只要号角一起,擂鼓一动,大军顷刻开打。

甚至不得不提前开始部署。

章邯,王贲,李信,等人纷纷面面相觑。

因为,他们捕捉到了一个最为关键的信息点,那就是,楚军近日将有大变,要退淮南或者是江南了!!!

这怎么可能?

此前,大好的时间不退,而选择对峙十个月后退,而且,还是在秦军的士气彻底恢复,军械,人马都已是养精蓄锐再退?

要知道,一旦退兵,面对这样的秦军追击,十死无生啊。

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在两郡对峙的时候,其中一路立刻退兵,那此前修建的壁垒,城池,一切都成为泡影。

国公何以认为,楚国会退兵?

章邯欲要询问。

王贲率先站了起来,目光灼灼有神,说道:“末将听令!”

王贲作为苏劫最先结实的将领,王氏父子,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封君封侯,可谓是苏劫的嫡系,对苏劫的军令,那是想来言必听,听必从!

而章邯等人,却反而没有何苏劫真正在一起,打过一次仗!

苏劫顿时说道:“后军五万,赵佗统帅,自西向东杀平舆楚军。”

“得令!”

“右军十万,章邯统帅,自西向东杀寝城楚军!”

“得令!”

“前军十万,冯劫统帅,左军五万,杨端和统帅,合力攻杀汝城楚军主力,项燕大军。”

“得令!”

此番,苏劫也是几乎全员出征。

合击三十万大军!发动奇袭。

“灭杀楚国族兵之后,其余人马,待中军攻破项燕之后,便南下以提诶器,弓弩营,猛攻寿春!”

“各将需知,只需楚军逃向淮南,绝不能让楚军逃向江南,为此,各部必须在淮北全力追杀,尤其不能使项燕军逃脱,最好,将其逼入骇下。”

“末将等!明白!”

忽然,李信的声音传了出来,道:“国公,李信求为敢死之旅,追杀项燕!”

李信咋出,举帐大为惊愕,目光一齐死死的顶住了这个任谁也不敢认作是昔日前军统帅的人,其他人是半天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李信此番任的是中军司马,在沉沉幕府中影影绰绰一个身影而已。

而此刻,李信大步走到厅中,慷慨请战!

苏劫看着李信求死的目光,终归是说道:“好!”

苏劫来到李信面前,说道:“本公已然精心挑选了飞骑一万,欲权利追杀项燕江东子弟兵,今你有雪耻之心,本公准了。”

李信顿时匐跪在地。

苏劫说道:“世以成败论人,将军一战而败,遂以英明扫地,本公深为你痛心疾首,然则,败必有因,若将军果能深策自省,再造之期一步之遥而已。”

“恳请国公教我。”李信提起头,看着苏劫的眼神。

帐中将士,感怀不言。

纷纷看着二人。

苏劫,秦国的泰山,在将士们心中,何尝不是泰山。

李信如此大败,按法当斩,可是大王偏偏没有责难,反而,让李信戴罪立功。

这其中,有没有国公的爱护,已然不言而喻!

苏劫叹了一口气,说道:“秦一天下,乃千古伟业,所需将才贤才唯恐其少,不嫌其多,秦王不杀将军而准本公子请,许将军戴罪立功,非大王不执秦法,而是深谋远虑,为国家储备良将贤才也,此,本公告挟之一,勿以己才为己身,当以己才报国家,如此,则战不轻生。”

李信愤然点头。

目光明显明亮了许多。

苏劫回道案前,看着帐中十余位将领!

开口说道:“秦国崛起于艰危绝境,百余年浴血拼杀大战频频,举凡新老秦人,哪家没有三五尊烈士灵位?昭王以前,秦人为独立天下而战,为尊严荣辱而战,昭王之期,昭王之后,秦人为一统天下之伟业而战,为根除兵戈之苦而战,无论何战,都是士兵在流血拼杀,都是庶民在耕耘支撑,是故,将军执战,其实职司国人生命鲜血之闸门。”

“将为三军司命,当年,商君立法定军功,百夫长以上之将,不以个人斩首记功,而已其部署总体之胜负记功,此间思虑之深远,本公每每深为敬服,盖将军者,若不能以全局胜负为根本决断战事,而一味求战法之奇绝,以个人之好恶决断,则战必失之轻率,不败于此战,终败于彼战。”

“武安君白起何等才能,然终身无一轻战,以至不惜对抗王命杀生殉国,而不愿在失去战机之后轻率攻赵,惟其如此,武安君终生无一败绩,若非武安君一世谨慎大战,秦国安能屡屡摧毁山东主力,安能一举奠定一统天下之大势?”

苏劫说道这里,在每个人的脸上看了一圈。

所有人的眼神都和苏劫触碰到了一起。

苏劫继续说道:“诸位皆是统兵大将,此,本公要告挟之二,为将者,必以胜负为根本,必以体恤士卒为根本,不可以一己拼杀之快,以一己复仇之念,惟其如此,战必胜,攻必克!”

大厅中。

肃然一声雷鸣,滔滔不绝!

“谨记国公教诲!”

随后。

秦军大动,各部兵马已然悄然准备就绪。

秦国愤死而战已然被点燃!

而所有人,都在盼望着项燕大军出现动荡。

一日,两日,三日!!

直到,第四日!

苏劫来到山头,遥远的西方,李信,章邯等人,随时甲胄加身,连睡觉都不敢脱下,便是害怕错过了唯一的战机。

山头之上。

淮南道熙熙攘攘的人影影影绰绰开始出现。

随后,这些人一批一批的赶往了汝城,平舆!

李信等人问道:“国公,那是?”

苏劫大笑,道:“南中国,终归我秦了!!”

……

楚国的庙堂炸了。

是真正的炸了。

浑身浴血的士卒,被人三三二二的抬入到了大殿之中。

尚能说话的士卒,已然哭得泪痕满目,“令尹,秦国二十万大军忽然度过了江水,来到了我楚国腹地,整个江夏郡,一日之间被夺,昭氏封地没有半点兵马抵挡,如今已然尽数落入秦军手中。”

“湘郡同样如此,秦国攻占了江夏之后,分兵十万,几乎没有任何抵挡,便直接攻破了湘郡,两郡封地已失。”

景潭以为自己听错了。

昭氏的族人也以为自己听错了。

老家没了?

被秦国攻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秦军不是都在淮北吗?

那云梦泽的水军呢!

李园吓傻了,呆在阶梯上一动不动,浑身颤抖。

也就是说,整个楚国的国都全部被秦军攻破了,没有半点抵挡,因为,他们的私兵都在淮地。

景潭顿时晕厥了过去。

整个楚国朝堂一片大乱,片刻之后,景潭面色一红,发抖的问道:“秦军怎么度得过江水,不可能啊,如何可能?”

士卒说道:“那秦军非是从魏地南下,而是从巴蜀和巫山,顺水而来,直接进入楚国的腹地!!我等不查,顿时被秦军攻破全郡。”

昭氏在湘江,景氏在江夏。

那是他们几百年的老家。

如今,举族的私兵都在淮南,那秦国,居然乘他们族中无兵,直接釜底抽薪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