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朱棣初领军

大明军侯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朱棣初领军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四百六十二章 朱棣初领军

起初在知道兀良哈部有异动的时候,朱棣这是有些兴奋的,因为前段日子朱元璋刚刚下令让这些靖边的亲王们加大手中的权力。

那现在明显是在大宁都司附近有了敌军的动向,当然朱棣只是自己下意识的将兀良哈划到了敌人的队伍里头。

所以这个消息传过来的时候,朱棣可谓是一直搓着手等待着,天天翘首以盼上头下发诏令,命他率领王府护卫去征讨兀良哈部。

可朱元璋的命令没等来,等到的却是兀良哈部加入大明的消息,泰宁,朵颜,福余三个部落彻底被分封为三处卫所。

分封各部落首领和投降大明的一些蒙元高官位三卫的指挥使和指挥同知,负责大宁都司的防卫工作,成为大明的壁垒藩属。

不过如此厚赏分封,不代表朱元璋就是百分之百的信任他们,所以另一边则是加强了辽东都司的军事力量,以达到调控的目的,防止这三卫的人投降复叛立场不稳。

可是这却让朱棣大失所望哀伤了好几天,本以为时能到他大显身手主动带兵,上马作战的日子了。

然而却是一条假消息,甚至朱棣都悄悄的埋怨这兀良哈部一点骨气都没有,好端端的居然软骨头似的就这么投降了,简直丢了蒙元人的脸面。

如果朱元璋知道自己儿子的这个想法,那说不准还要怎么生气呢,感情好当老子的这里尽心竭力的维持国家安定,当儿子却还希望外敌有骨气和大明硬碰硬的打一场,这找谁说理去。

不过这事终究是只能让朱棣白欢喜一场,每日依旧要扑在那些政务上面烦闷,时不时的去燕山三护卫军营当中操练一番,也算是弥补自己这回不能带兵出征的小小遗憾吧……

一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上一回京城的百姓们还在讨论永昌侯蓝玉变成了凉国公蓝玉的事情,还在说道当朝六部尚书大人有很多辞官回乡的唏嘘。

这回却已经到了该怎样过年的问题了,大明境内全都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当中,就连往年最严肃也最寒苦的长城边关,也有了几分过年的味道。

可以说大明立国到现在,这一个年关是最安稳也最舒坦的一个,能打的外敌都被清理掉了,东北的纳哈出,云贵两地的梁王,还有北元朝廷。

这些原本都不安分的势力一个接一个的被大明消灭掉了,不然每每到了年关冬季的时候,草原上这些势力总会找个由头过来骚扰侵袭一番,让这些边关军士们又恨又怒。

谁人不想过一个安生欢快的新年,就算是他们在边关处当值戍守,可不代表他们不思念自己的家人,不想要好好的度过这一年一度的节日。

所以能有今年这么一个既安稳又喜庆的年节,可算是让这些边关军士们在辛苦了一年的时间里有了几分欢喜的意思。

那既然趁着过年的喜庆热闹,朱元璋也不能白白的浪费掉这大明建国以来的第一个安稳年节日子。

当即在正月初二的日子里,在这朝堂内政治清明,边关外安定平静的时候,列出了一份大明开国功臣榜。

其上一共五十七人,全都是功劳卓著声望德高的人,其中有故去的徐达,李文忠等元老国公,也有蓝玉傅友德这般新晋国公,自然也有代付上榜的常升这位常遇春的儿子。

也算是列举了大明当朝内所有的能臣干才,不过这里面的五十七人,不算上这其中已经死掉的一些人。

剩余的这一部分还能不能到死都安享功臣榜上,这可还是个未知数呢,要知道胡惟庸这案子,当今年刚刚好十年正,可仍旧没有画上结案的意思。

天知道当朝的这位皇帝陛下还打算做什么,也许是还有一些人没有杀干净,也许是觉得留下这个暗自也好做一个借口。

不过不管如何,反正只要他一日不开口将此案了解,那么都察院,刑部,大理寺这三法司就不会将此案完结,只等上面一纸诏书下来,说抓谁就抓谁,一概扣上胡惟庸逆党的罪名,也就代表这人绝对活不过今年的秋天了。

但是现在算一算,朝堂上还能有此殊荣被挂上胡惟庸逆党也大佬也没有几个了,做国公的也就只剩下韩国公李善长,侯爵一系也不多,其中为将者倒是不少。

可是这些人里头到底会不会被朱元璋一狠心划到了逆党的名单里头,这还不确定,一切都要看如今这位皇帝陛下心里的想法如何。

只不过很多人都开始小心翼翼的做事,每天提着脑袋上朝,捧着脑袋下朝,这自然是因为如今朱元璋的脾气越发变得古怪,动不动就会发火,动辄贬斥他人,说不定就因为一件小事而骂成了一件大事。

这里面自然是由那些官吏真的做错了的缘故,但更多的是朱元璋本身的个人问题,年纪大了,还一直没日没夜的操劳。

六十二岁的朱元璋活成了八十二岁的样子,宫内深围当中也没了能够说个贴心话的人,所以这火气是一天比一天高,纵使太医们多番诊治开了无数良药,却也没有办法缓解压制这种自内心引起的急火。

毕竟外药只能医体,却医不了这一个人内心的病痛,个人的心结可不是那一碗苦口药汤能够解决的。

所以这朝廷百官们遭罪的日子还要持续一段时间,说不得只有等到下一位皇帝当朝了,他们才能好过一些。

不过这朝堂上面的事和北平这边倒没什么关联,虽然没能带兵出征,但朱棣依旧是过了一个好年,带着自己的儿子女儿们快乐的过了这一个年节,当然也带上张枫和徐曦,毕竟人多也热闹一些。

而就在年节过去不久后,一封快马传报送到了北平燕王府当中,朱棣拆开一看,大喜之下猛地站了起来,心头一阵火热,感叹自己虽然没有兀良哈的那一战,但如今仍旧有机会带兵出征上阵杀敌一番。

原因就在于前线传报而来,说在年节三日后,北地长城边关多处遭遇元人侵攻袭扰,侍卫边境一大隐患,特意请求援助的信件。

而此时节制北平的自然是朱棣,这封军报传过来,只要朱棣原封不动的送去南京城,那想必皇帝派他出兵的旨意肯定会飞速传来,军情一日一遍,正是不能耽误的事情。

多地边境遭袭,敌军又数量颇多,调动其他地方卫所增兵显然是来不及的,也就只有从北平这里直接发兵最快,所以自然是需要他这个燕王出马了,如此一来,朱棣多年期盼的领军作战可就不远了,也算是如他所愿,焉能不高兴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