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四百六十三章 诏令点将

大明军侯 第四百六十三章 诏令点将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四百六十三章 诏令点将

呼啸的寒风夹杂着漫天的大雪,北平古北口长城关卡,城内还有着些许年节的喜庆,可面对北地的城关墙上,确实刀枪林立一片严肃警戒的氛围。

本来以为能过个好年的古北口将士们没少骂骂咧咧的,这辱骂的对象自然就是这前几天突然出现的蒙元敌军。

你说好端端的过年时节,北地草原上能对大明有威胁的势力基本上都被评定干净了,鞑靼瓦剌两部也接连上书和大明交好,不敢有半点不敬的态度。

更别说蒙元势力如今三大强手之中的兀良哈部还在之前不久整个部落都投靠了大明,还被皇帝陛下分封为三个兵丁卫所镇守在大宁都司。

一个个前朝旧臣被封为指挥使,指挥佥事,这些可都是皇恩厚赏,谁人看了都有些眼红。

可就算是如此情势,大明威压四方的局面下,仍旧有人率兵袭扰边关,而且来犯之敌的兵丁数量还不少,结合各地传报,竟然约有十万人之数,天知道这些人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而且敌人这般做法,简直就是在狠狠地抽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耳光,毕竟这位老爷子刚刚在年节的国宴上豪言说大明已无一合之敌,可谁知道转眼之间就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一个愣头青,应是将这话给拍回了朱元璋的嘴里。

所以我们的皇帝陛下才气急败坏的火速传令下旨,在朱棣呈报军情上去之后,短短数日时间内,朱元璋的诏命就传达了回来。

上令北平所属将领带山西晋王朱一系于燕王朱棣协同作战,并令颍国公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南雄侯赵庸,怀远侯曹兴为左右副将,定远侯王弼以及金宁侯孙恪为左右参将,尽起山西北平两地军卒,并带两亲王府护卫兵的丁,全军共计二十万人,出军讨伐侵犯边境之贼人。

其中诏书敕令定远侯所率一万兵卒连晋王府本部三万甲士为晋王朱所辖,其余大军并将军勋爵均为燕王朱棣辖制。

可以说这一次的靖边北伐之战,名义上的统帅是两人,朱棣和他的三哥朱,但是从这封诏书上来看,完全就是将朱棣作为了此次战事的最高指挥官。

这一点可以说朱元璋很清楚自己这几个儿子的能耐如何,相较于对军事十分擅长也十分感兴趣的朱棣而言,老三朱则就文弱的多了。

外面传的好听,什么温文尔雅,谦顺贤良,这些个都是套话,试问哪个亲王传出去的不是此类的评价,中庸俗套,不惹是非,至于这位亲王殿下具体是如何,哪还得问他自己或者当朝皇帝,他们的老子朱元璋来评断。

所以在明知道朱不能大用的情况下,朱元璋选择了朱棣作为此次征伐的真正统帅,不过还是要给以节制。

其实原则上只要调遣朱棣和北平等地的将士作为主力出征即可,就算是山西等地也有元军袭扰的军报传回,但那里可比北平这边轻松了不知多少倍。

至于为什么要将朱棣和朱放在一起,那还不是怕朱棣一个人太强了,没有人和他分摊功劳。

这么做也是朱老爷子为了朱标的一番苦心啊。

他知道自己这几个儿子当中作为长兄的太子朱标很有威望,在下面这些兄弟当中也是深的人心。

可以说只要朱标不死,那下面的这些亲王总是手中的权力再大,也绝对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但就算如此,朱元璋本人也不能完完全全的放心这件事,现在的兄弟情分是能制约那些亲王殿下的野心,但日后呢,难保那些亲王府当中的某些属官长史之流,心怀叵测,为了一己之私利,撺掇亲王存有不轨之心,破坏大明江山的稳固。

所以朱元璋一面是加强这些亲王的职权能力,一面又极大的限制这些亲王的动向,怕的就是这里面出了几个野心膨胀的人。

而作为朱元璋四子的朱棣,这位大小就在军事上展现出来极大天赋的皇子殿下,虽然深得朱元璋的肯定,也认为自家老四的能力绝非他那些兄弟可比。

甚至可以说现在所有封边掌兵的亲王当中,只有朱棣是最让朱元璋满意的,与之相反,也是最让朱元璋忌惮的一个。

手握近十万大军的兵权,又有着节制北平地方军卒的权力,更是临近边关,和那些战力不俗的边军挨的很近,如果朱棣真的有不臣之心,又暗中勾连四方,和那些朝臣串联谋反。

那在朱元璋死了之后,这天下间还真的难有能制得住朱棣的人。

不过好在现如今朱棣于军中的威望还没有多少,太子朱标也是朱棣心中十分尊敬的人,如若不出意外的话,等到朱标继位,北平这位燕王殿下定然会成为大明在北地边关的一个重要屏障壁垒。

这才是朱元璋最理想也最完美的计划,而现在调动朱棣出兵,为了不让他一家独大,怎么也要塞进去一个同样的亲王才成。

如此一来晋王朱就成了他老爹的一个棋子,用来间接的平衡朱棣的军功战绩,让这次北伐靖边之事变成两个亲王殿下同力而为的局面,并不是让朱棣一个人逞尽威风出尽风头。

而本身对战事的胜利与否,朱元璋是一点都不担心。

别说心在外敌之中都没有能和大明一战的对手,就算是有,这一次出战的阵容也十分豪华,山西的军丁老卒,北平傅友德麾下的精兵猛将,再加上这些军侯的辅佐,又有天赋极佳的燕王主导。

此番战事十有九成九是大胜而归,那零点一成也就会是不胜不败的局面,至于说大明战败,这绝对不存在的,就连那千万分之一的几率都不会有,这一点自信朱元璋还是有的。

就算朱棣初临战阵经验不足,可是有傅友德这个国公撑着,怎么说都不会有问题,再者说了他朱元璋相信自己的眼光,自家老四绝对不是什么酒囊饭袋之徒,也不是徒有虚名之辈。

其表现出来的军事指挥能力,战场谋断的直觉,可都不是徒有其表的存在,而是真正有这份实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