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子葬

大明军侯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子葬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五百三十七章 太子葬

天数也许是巧合,前后两次让朱元璋心如刀绞的丧礼全都是在这阴雨绵绵的天气,今日便是大明前储君太子朱标的丧礼,浩浩荡荡打着白帆的队伍向着城外的皇陵而去。m.x

漫天飞舞的纸钱,被秋风带起吹散开来,飘向了天际,飘向了远方,就好像是朱标要最后看一眼大明江山一般。

点点滴滴的雨水落下,虽然不大却透着一股让人心中悲凉的寒意,是很多朝臣都不由得紧了紧衣襟,也不知是这天气的阴凉还是人心的苍凉。

早已抵京的各路藩王此时都随同而行,站在首位的正是替代被驱逐出京秦王的晋王朱,其身后便是朱棣了。

只不过相较于他们二人的悲痛神情,其身后那些藩王皇家贵胄便显得有些不一样了,很多人想哭是哭不出来,毕竟就算太子朱标是他们名义上的长兄,可之间的兄弟之情却基本上不剩下多少了,尤其是现在人死如灯灭,大家的目标都是奔着太子大位而来,哪还顾得上一个已经快要入土的人呢。

或者说已经算不上一个人了,仅仅只能称之为一具尸体,这要让他们悲从心来嚎哭哀痛,其实真的没有那般容易。

但做戏谁不会呢,如果真有不知情的人看到眼前这一幕,定然会感叹后面这些死者亲眷悲伤至极感情至深,都会为之感动。

如果单单这样算起来,可能朱和朱棣两个人都算是这里面哭的比较轻的了,但实际上真正对朱标病故有悲痛之意的人当中还就属他们俩最动情谊。

太子朱标生于元至正十五年,那还是朱元璋没有成大事的时候,作为他的长子朱标对于朱元璋而言可谓是忙碌艰苦战争当中最有利的一支强心剂,也是他在周转拼杀四处攻伐时在心中所挂念之人。

次年所生的朱,再次年的朱,一直到后来的朱棣和朱都没有朱标对朱元璋的意义之大,也自然没有那般感情至深,所以这么多年来不管是朱元璋为吴王时的世子,还是登基为帝之后的太子,朱标坐的都是稳稳当当不起波澜。

这其中自然要归功于朱标本人的德行操守以及能力天赋的足够,但也有着朱元璋本人对嫡长子的一种关爱和厚望。

不过相较于朱元璋对后面孩子的稍显轻视,朱标就完美的做好了一个大哥应有的样子,所谓长兄如父,在他们的父亲朱元璋很多时候尽不到一个作为父亲的责任时,朱标往往能站出来作为表率,以他众人长兄之身份将所有兄弟都照顾的非常好。

这也是为什么同属马皇后一脉所出的几位亲王殿下之间的感情如此密切,要知道很多兄弟之间哪怕是同父同母所出,血源之间的关系已经是浓不可分的状态,却仍然闹得水火不容兄弟阋墙,尤其是在皇家血脉之中更是屡屡多见。

像朱棣他们兄弟五人这般情深意重,已经算是很少见的了,这里面大部分都要归功于朱标这个长兄有着很好的带头作用,才让他能在众多兄弟之中赢得如此多的赞誉,也能安安稳稳的坐好自己太子的大位。

而现在,朱标病故,作为老二的朱因为一念之错被气急的朱元璋赶回了西安去,老三和老四朱朱棣则匆忙赶来参加葬礼送自己的大哥走完最后一段路,而老五朱则还在往京城赶来,毕竟是因罪被朱元璋勒令迁往了云南,路途遥远也道理艰辛,一时半刻想要回到南京城可不是件易事。

并且人死为大,下葬之日程乃不可随意更改之数,焉能为朱而停止或滞后朱标的葬礼,所以哪怕朱紧赶慢赶终究是没有来得及参加,也只能在半路上默默地为自家大兄哀悼悲哭。

这也就让整个葬礼当中除了朱标的太子妃和几个幼儿孩童之外,就属朱和朱棣两人跟他的关系最亲近了,毕竟乃血源胞弟。

只是古怪的一幕便是那些和朱标血源关系并不亲近,甚至平时和太子之间都没有多少交集的各路亲王,却显得好像更为悲痛一般,反倒让朱棣两人有些不自然了。

看着那一个个哭的撕心裂肺的样子,朱棣和朱总是觉得很别扭,就好像他们的眼泪完全就是硬挤出来一般,根本不是打心底里悲伤和哀痛,也因此让兄弟两人觉得有些不满,但因为正是葬礼之时,岂能随意指责,那不是给自家大兄的葬礼捣乱吗,所以两兄弟都忍了下去。

而这些哭的异常悲痛的王爷们,正是在演戏给朱元璋看,虽然皇帝陛下依旧留在了南京城中,但这一路上的情景肯定是有人会回禀上去,那么他们哭的更惨烈一些岂不是能让皇帝陛下多几分关注吗。

虽然看起来像是一记昏招,毕竟平时双方的关系就在那摆着,他们突然如此作态,焉能不让朱元璋怀疑。

但是此时此刻,就算是昏招那也是一招,因为他们清楚当今皇帝陛下的之心深不可测,没有人能真的猜透朱元璋所想,哪怕是他的最爱马皇后的猜不透。

本来争夺太子大位的机会他们就不多,如今还不得好好的把握住,昏招又如何了,难道自己的父皇还能质问他们假悲痛吗,只要表情做到位,眼泪流出来,比什么都强。

不过还真有死活都流不出泪水的,幸好老天亦是悲哀,天降小雨绵绵,让那些人有机可乘混了过去,不然事后难免要被皇帝陛下抓住。

到时候质问你才子葬礼为何不哭,难道是心中无辈,你说你答还是不答,答了吧,有悲却无泪,那就是假悲,答无辈更是找死,这不答又是对皇帝不敬,所以这场小雨对它们而言才是最及时的。

送葬的队伍行行走走赶到了南京场外的孝陵处,朱元璋为自己儿子选择的陵寝位置就在他自己的陵墓东侧,实位乃孝陵之东。

因为朱标死时只是东宫太子,不是大明皇帝陛下,当不得皇帝葬礼丧仪,只能算是太子之列和老朱自己的陵寝放在了一边,也算是为父为母之位。

当朱标的灵柩落下的那一刻,其子朱允当场便失声大哭险些昏厥过去,这位十五岁的少年当是知礼明事之时,对亲人尤其是己父之身故更是悲从心起哀痛莫名。

要知道当陵寝的大门关闭之时,就代表着朱标从此和所有人生死永隔再无关系,朱允能够强忍着坚持住没有昏厥过去都已经是心性坚定了,要知道他的母妃这几日是时时昏厥悲伤过度,相比之下此时才嚎哭的他算是很坚强的男子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