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五百四十章 储君人选

大明军侯 第五百四十章 储君人选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五百四十章 储君人选

南京城里各路王爷大显神通,都是要为自己争储之机会增添一丝筹码和份量,当然了,这要排除那两个另类的王爷,朱棣和朱二人。

实际上朱棣的矛盾思想就连他的父皇朱元璋都没有猜到,到目前为止他还会是看不透朱棣先前所作前后不搭调到底是为什么。

不过这些也不重要了,关键他还是要看自己这个四儿子的能力和本是,单是远远的望去就能看的出朱棣一身的杀伐之气。

要知道自从朱元璋准许他领兵开始也不过是几年的光景,便能有如此气势,简直就是天生的将帅之才。

再从眉宇间透漏出的狰狞和狠辣,虽然表面上平和没有恶像,但朱元璋相信只要有人成为自己这个四子的敌人,那么他们的下场就绝对不好过,这一点简直是从朱元璋自己身上复制过去的一般。

单单从这几点看起来现在的朱棣完全就是像当年朱元璋年轻时候的翻版,这让老朱在丧子之痛过后平白多了几分喜爱的满意之情。

但这恰恰就是朱棣在朱元璋心中最不适合储君大位的原因,大明的下一任皇帝已经不需要是那种领兵征战四方的马上帝王了,他需要一个坐在南京城治理天下让大明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的仁政皇帝。

朱元璋可以想象,如果自己这个四儿子做了皇帝之位,那将来大明和外邦之间的战事绝对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对北地蒙元人和西北地方的汗国等等,等到那时候就看着吧,御驾亲征都是没准的事情。

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对战事渴望和杀戮因子,这和朱元璋并无甚区别,但就是无区别才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现在老朱的心里也是矛盾的不行,即是喜欢朱棣像当年的自己,有那一份英姿和气概在,又讨厌他的杀伐之气和战事理念。

因为这对大明接下来的国策并没有什么好处,也是让朱元璋心中对朱允更多了几分期待,想着自己这皇孙儿可千万不是徒有虚名之辈才好,不然他可真的就要选择朱棣了,到时候大明是好是坏,是更上一层还是穷兵黩武有损国本,都要等着朱允回京再说了……

时间转瞬即逝,从太子朱标病故到如今,作为其子的皇孙朱允正好服丧守孝归来,刚刚进入南京城,还未等他来得及便被朱元璋给派人带回了皇宫内,准备好生考察考察。

这一举动顿时让京城内所有紧绷的人都吓了一跳,皇孙回京被陛下亲子派人接走了,这代表着什么,真的很难说。

往简单了想,就是皇帝陛下还对懿文太子有眷念之意,召其子入宫聊以安慰,也顺便安排之后的打算。

但往复杂了想,这么长时间以来,朱元璋都没有在太子大位上有过什么言语表现,这让众位亲王都很诧异,但都没有说些什么。

可如今匆匆忙忙的接走了皇孙朱允,这其中蕴藏着怎样的深意,不由得让众人踹踹不安,难道皇帝陛下是要册立朱允为太子不成,难道是要将大明未来的前路交给这个才十四岁皇孙吗?

一时间众位亲王思绪万千,纷纷想着应该如何进行下一步的打算,让本来刚刚有些平复的南京城又卷起了波澜。

朱元璋倒是没有料到会这样,他只不过是有些焦急了而已,想着早一日考较朱允才能早一日做了储君大位的决定人选。

只是没想到会让其他人有这么大的反应,不过就算如此又如何,他身为皇帝陛下难道还有和其他人解释什么吗。

再者说来,皇孙朱允本就是他心中的一个人选,另外的就是燕王朱棣,其他的那些个亲王之流基本上都已经被淘汰了,说句不好听的可能他们都还没有远在西安的秦王朱在朱元璋心中的份量高呢。

所以既然他们这么乱想,那么也没有什么必要解释的,反正如果朱允真的让他满意的话,那就是既定的储君人选,别说什么年纪小难当大任的,他朱元璋怎么说还能再挺一段时间,就算身体真的撑不住了也要硬撑下去,都是为了大明的将来,哪怕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他也要靠着临死之前的时间给培养完善好。

但真正当他仔细的接触自己这个皇孙时才发现,原来那些录册文书上所记载的性格品行并无半点错漏,甚至可以说朱允和他的父亲简直是一模一样。

要不是因为这段时间他守孝心中哀痛悲伤每日茶饭减淡,搞成现在消瘦的柔弱样子让朱元璋有些担心,说不定还能更满意一些。

也正是因此他才急招太医为朱允诊断,心中更是想着可千万不要和他的父亲一样多病体弱才是,免得大明又出现最不好的一幕。

这么看来,朱元璋显然已经是有了打算,对皇孙允继承储君大位的事情拿定了注意,基本上是打算更改了。

因为不管是从处事待人,性格品行,言行举止等等,简直就是朱标的翻版,不!甚至朱允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者说是对儒学派的推崇比朱标更甚。

这一点倒是让朱元璋有些不喜,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将来有所谋划,给朱允留下一条正确的路,那么想必大明定然能走向更高的辉煌。

而既然已经选定了朱允,那么其他人便可以歇一歇了,哪怕是他最满意的朱棣都要退后一步,毕竟为了符合国家的利益,为了大明正确的发展方向着想,就现在来说,朱允才是那个最合适的人选。

这倒也不是说朱棣并不好,就从朱元璋自己看来,老四绝对算得上是一个能征善战之人,如果做了帝王便是一代霸主无疑。

但是大明帝国的下一步打算是走温和路线,是休养生息使国富民强,而并不是征战不断杀戮不减的四方皆敌状态,要知道纵使国家再强盛,也不可能百战百胜,纵使国家再富裕,也架不住举国征战的消耗,尤其是大明现在还没有开发到顶点的阶段。

所以两相选择之下,武之代表朱棣和文之代表朱允之间,朱元璋自然而然的选择了文事。

至于朱棣,那也只能感叹一声时运不济了,不过想必他这个做叔叔也不会对侄儿的皇位有什么不满之处,毕竟允乃是朱标嫡长子,也是朱元璋的嫡皇孙。

这一点更是符合了大明正统继承的祖训所制,既不用考虑兄终弟及的问题,也不用担心其他的矛盾,如今有了嫡长子的嫡长子继承储君大位,又是他满意之人,当是最合适不过的结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