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各方动作

大明军侯 第五百三十九章 各方动作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五百三十九章 各方动作

既然心中有了计较,那朱元璋当时要亲自考察考察朱允这个皇孙才是,光从录册文书上可看不到一个人的全貌,他相信自己的眼睛多过于下面的人记录,更何况这是为大明挑选下一任的帝王,是让朱家天下能够长治久安的主君,可万万不能马虎了,所以由朱元璋自己把关才是最稳妥的。

但现在朱允还在孝陵东处守孝,依礼制尚不是可以召回的时候,也并无什么太过重要的事情,所以朱元璋便打算拖一拖,顺便也让他再观察观察京城中的诸王,也好在心里真的有个决定。

因为终归是选择一个天下共主,慎之又慎都不足为过,哪怕在各种条件的制约下,朱元璋也希望选择出一个最合适也最恰当的继承人出来。

假如说,皇孙允能够符合他内心的需求,也是一个值得托付之人,那么在没有其他因素之外便就选定他了。

但如果朱允让他失望了,其表现出来的那些温文尔雅醇厚德仁都是假象,那么他也不必要非得在乎礼制和祖训,朱元璋想要做什么决定可不需要看旁人的眼光,既然不是大明未来的主人,那么选择朱棣也未尝不可的。

既定如此,朱元璋便再也没有理会朝堂上那些时不时谏言的臣工,反正你们说归说,我就是不做决定不出声,一切都等到朱允回京之后再做决定。

如此时日渐久,那些个老臣们大多数都有了猜想,虽然不知道皇帝陛下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弯弯绕绕,但肯定不是立即决定储君大位的时候。

除了一些个刚直的老儒生以外,其他的老狐狸早就收声来个作壁上观,都等着朱元璋的出招。

至于那些一直不肯罢休的老臣,朱元璋也并没有什么恼火的意思,愚忠愚忠,怎么说也是为国尽忠,虽然方式方法有待改进,但也不至于获罪,就是每天上朝哭嚎着为大明国本着想等等有些让他烦心罢了。

所以朱元璋大手一挥就将这些人全都下放到了地方,也没有什么苛责之处,大多数都是平级调度,更多的则是调往其余二京,反正现在中都凤阳也已经建设的差不多了,正好遣派一批官吏过去。

而这些老儒生可不正是最恰当的人选吗,既能填补了凤阳的官缺,把他们都扔过去修史书的修史书,修本册的修本册,做学问去吧,不要在京城朝堂上带着就好,也能让他的耳根子清静一些。

另外那些早就看出事情有问题的大臣们则一阵了然的神色,果然不出他们所料,皇帝陛下就是心中有了别的打算,不然不会对储君大位如此漠不关心,他们还是老老实实的做好本职差事即可,免得徒惹圣颜不悦。

甚至其中有些老奸巨猾之辈都开始想着朱元璋心中到底有哪些合适的人选了,别以为只有朱老爷子自己在看,他们这些个大臣们也看的仔细着呢,毕竟很多人八成都是要经历二朝的官吏,那还不得好好看一看下任主君到底是谁。

这么看下来,本以为按照兄终弟及的祖训挑选晋王殿下是比较合适的,可这些日子以来让朝臣们都看了个清楚,晋王朱纯粹就是一个闲散王爷,哪有半点争储的意思。

别的亲王殿下都是四处走动联系,哪怕只是送上一些小礼物抵上一份拜帖也要和朝廷的各部官员们落个熟脸,毕竟朝臣们的建议朱元璋也是会听上一些的,万一那次被人说了几句好话,能够加深他们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地位,这可不就是对争储有利了吗。

所以近些日子以来,朝廷六部上上下下超过五品的官员基本上都比较忙,当差的时候处理公务,下班的时候还要处理应酬,正好是朝廷没有发俸的时候,到让那些家中有些拮据的大臣们好生美味了几顿。

这其中尤以尚书侍郎等三品以上官员最为舒坦,每天送到府上的请柬都有十来张,要知道请宴可不会只请一天,所谓日积月累终会有所收效,那些个为了储君大位心中难耐的王爷们哪会吝啬这点财物。

就连五寺衙门,都察院詹士府,翰林院等等,甚至连太医院里头那些医官都被人请走了,可谓是满京城上上下下入了品阶的官吏都有份。

毕竟上请上,下请下,王爷不可能和你一个七八品的小官同宴享乐,那自然有王府属官之人负责,总之是要施展各种方法为他们自己的争储筹码多加一份。

对此朱元璋罕见的并没有过多干涉,也算是他为京城这些朝臣们的一点小小放纵吧,而且他也有自己的打算,也正是想着借此机会来看一看自己这些儿子们究竟有几斤几两的本钱。

可这里面倒是有个亲王和众人都不一样,那便是每日安分守己的燕王朱棣。

他和自己的三哥朱还不一样,朱是谁都没有请,完全就是在自己的王府里干呆着,只等时候一到便立刻返回太原去继续做自己的安乐王爷。

而朱棣则先去魏国公府拜访了一番,毕竟那是他王妃的娘家,而后就是对那些以前同阵的旧部勋贵,还有那些个国公府邸,朱棣基本上是走了一圈。

之后才是六部尚书,大理寺卿等高官,然后就没有了动静,仿佛也和晋王殿下一样,整日不是在王府里不出就是带人在京城内闲逛,好像完全不像是来争储的意思。

这倒让朝臣们有些看不懂了,甚至就连朱元璋都觉得纳闷,你说你朱棣是要争储还是不争。

你说争吧现在又没有动静,一副完全听凭父皇决断的意思,你说不争吧之前又四处走动拜谒各家,那些个勋贵旧部还能说是照看当年同袍之人,但其他国公府呢,还有那些朝廷大员的府邸,这些可不好啊解释了吧。

但你拜谒了一半又停下了,简直是让人想不通猜不透,搞不清楚朱棣在玩什么稀奇古怪的套路。

实际上的情况也就是张枫等亲近之人才知道了,朱棣在被周朝说醒之后是有了争储之念,不然也不会去拜谒那些朝廷臣工六部尚书的。

但朱棣的心里仍然有着一丝犹豫,或者说是对自己长兄的一点尊敬,下意识的让他对太子之位有抵触的心里、

那这样就矛盾了,既想要又排斥,搞的朱棣上下不得左右为难,每天神神叨叨的不知道在念叨什么。

要不是张枫劝他出府走走散散心去,说不得要在王府里把自己给憋出毛病来的,所以才总是拉着手下人天天于京城里闲逛,也算是排解内心的焦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