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头落地

大明军侯 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头落地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五百五十九章 人头落地

国公之爵,与国同休。顶 点

敕封的时候圣旨上说的好听,可现实呢,却仍然是大明皇帝随后可弃随手可抛的东西。

大明开国六国公,魏国公徐达,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郑国公常茂。

这六人除了常茂是因为其父常遇春的过人功绩受封的爵位以外,其余的哪个不是天下有名之人。

韩国公立李善长以唯一一个文官的身份位列开国六公之一,足以证明其对大明的贡献和个人的能力。

其余四位国公包括先死的常遇春,这五位均是能征善战之将帅,攻城略地如火一般的常十万,中军统帅调度无双的徐天德,骁勇善战忠志无暇的李文忠,还有缜密慎行不惧艰苦的邓伯颜和文武双全悍不畏死的冯国胜。

此六人能成为大明开国之六位国公,靠的是功绩是他们的才干和能力,也奠定了大明勋爵之中国公为最的基础。

大明无异姓之王,这是朱元璋开国便定下的规矩。

当然了,也并非没有破例的时候,朝臣功劳才干之士身故受封时可酌情加爵,这也才有了异姓王的冠位。

不过想要活着封王,那在大明朝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件事,最起码在朱元璋这里是百分之百不会破这个例。

王爷这等爵位只能是朱姓皇族子弟,其他外人一概不得擅封,此乃皇明祖训之上所言,为后世皇帝所遵。

那么也就是说,在大明做官升爵,到了国公的位子便是定点了,再加也就是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等等殊荣,有名而无实的东西,纯粹就是好听而已,哪有国公这般威风大器。

而傅友德为了这国公之位拼了这么多年,从投身朱元璋开始,到如今数十年的浴血拼杀南征北战,刀斧加身箭簇遍体都未曾倒下。

他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一个大明国公这等最高的殊荣称呼吗。

终于在征伐云贵梁王之时,他如愿以偿的因功封爵,号颖国公,是为大明当朝为数不多的公爵之一。

那时已经先后病故三位国公,傅友德之上还有几人,但也在不久之后接连身故,等到了洪武二十年以后,大明朝还活着的国公也就剩下傅友德,冯胜,汤和,常茂四人了。

其中常茂本身根本不是和其他三人同辈,算起来就算是都为国公也先天矮了一层。

而冯胜则是因为征伐纳哈出时被朱元璋算计,也就是为了给蓝玉开道硬生生的砍了冯胜一刀,将这位沙场老将手中的所有兵权都剥夺了干净,而付出的代价不过是和他同级的常茂罢了。

至于老好人汤和,这位信国公算是大明朝各位勋爵臣工当中的明白人,什么都不争,什么也不抢,朱元璋交代多少事便做多少事,不慌不忙稳妥为主,不擅权不越位,本本分分的做自己的国公,直到请辞告老为止。

那么之后,整个大明朝堂上论勋爵之尊贵,便属颖国公傅友德为最了,接下来次位才是资历更老却被夺权的宋国公冯胜。

其余文武百官之中最多也就是侯爵之位,还以武官为多数,文官少数,毕竟这是大明开国之初的封爵,武人占多数乃最正常不过的事。

如此时候,傅友德已经是武人一系的首位无疑,但他自己清楚的很,这是陛下为了将来太子登基之后做准备,没有了最初的六公支撑,大明需要一个承前启后的国公来维持局面。

傅友德很清楚这件事,但是他没有半点排斥的意思。

一来这是皇帝的安排,朱元璋的脾气性格他很清楚,忤逆皇帝的人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其二便是傅友德本身就很满足了,国公之位梦寐以求的已经到手,大明朝不需要也不允许他再继续建立功勋了,如果真要统兵作战立下大功,那国公之上还能是什么,没有哪个皇帝会做出这等不利朝局之事,除非大明局势已经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所以安心养老的傅友德乐呵呵的做好自己稳定朝局的作用,一面给下一代的蓝玉让路,一面撑住大明此时的门面,只等将来二世皇帝朱标太子登基以后,他就能舒舒服服的彻底在颖国公府养老到死了。

可惜啊,天下之事没有事事如意,太子朱标意外病故,让朝堂之上的局势顿时变得模糊不清起来。

好在朱元璋当机立断没有犹豫的定下了下一位储君继承人,皇太孙朱允。

如此一来本应地位可能有变的蓝玉又坚实了,但傅友德却觉得事情没有这般简单,也许是他的错觉,也许是大明朝的变化。

而事情果真如此,三人请奏一句祥查,便让权倾一时威震朝野的凉国公蓝玉身死族灭,更是牵连数万人。

那这为的是什么,一手操盘此事的朱元璋清楚,旁观整局的傅友德也猜出了些许。

也正是他猜出了一部分,才让他越发的担心,越发的觉得身边寒意逼人,前路茫茫无光。

而今夜的冬宴便是爆发的时候,当朱元璋站在他的面前说话的那一刻开始,傅友德就知道自己的末路即将要来临了。

也许今夜只是一个提醒,也许朱元璋还会留着他一段时间,也许有很多种结果,但傅友德却不是一个听之任之束手待毙的人。

他挣扎不过朱元璋,因为一个国公在高也高不过大明一国之主,但是他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反抗,来结束这一切。

当他把手中的两个锦盒扔到朱元璋的面前时,两颗血淋淋的人头翻滚而出,一直滚到朱元璋的脚下。

文臣一系见此血腥之状顿时变色,有的人甚至干呕不止,因为他们看得清楚,这两个徐血糊糊的人头正是傅友德两个儿子的人头。

就连坐在首位的朱元璋都神色为之一变,因为他根本就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一幕,也完全没有想到傅友德居然会如此激烈的反应。

是啊,你不是说我的儿子有藐视皇权的意思吗,那好,我就亲自杀掉给你,一个不够便两个奉上。

傅友德就是这么想的,如果两个还不够,那再加上一个大明颖国公的人头应该就足够了吧。

没有犹豫,没有多余的废话,只有那冷漠的目光,傅友德横刀自刎于大明皇宫冬宴之上,于满朝文武百官之前,于大明皇帝朱元璋的龙案之下。

他的人头在锋利的刀刃下齐断落地,在红色的地毯上翻滚着。

鲜血喷涌而出,染红了殿前的白雪,也染红了大明的江山。

这一年,对于大明而言是血腥的一年,人头滚滚性命几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