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五百六十章 杀戮不止

大明军侯 第五百六十章 杀戮不止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五百六十章 杀戮不止

大明冬日国宴上,颖国公杀儿子自刎于殿前,场面之血腥人人闻之变色。m.x

而这仅仅只是开始,大明朝皇帝陛下朱元璋血腥手段的开始。

为了皇太孙朱允登基的稳定,为了将来大明朝局的平稳,为了朱明江山的安泰。

朱元璋不会停下自己的杀戮,也不会让自己的双手干净下去,他的罪恶多一些无所谓,本就是半只脚踏入棺材的人了,多带走一些对将来的大明而言便多一分干净。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任凭他下手,或许难逃一死,或许自己前路断绝,性格刚烈的人向来不在少数,拼死的反抗往往更令人侧目。

继颖国公傅友德之后,大明开国侯爵,以悍勇无双杀敌百战为名,双刀翻舞之间取敌首级的王弼自杀于家中。

也许他是因为悲痛,因为感念傅友德的自刎,也许是因为前路已死没有生机,这位战场上刀斧加身都不皱眉头一下的铁血汉子,这位双刀有名对战斩将无双的一代猛人没有死在敌人的刀剑之下,却身死于自己杀敌的那两把镔铁双刀之下。

或许他曾经斩杀的那些敌将直到这个消息会感到错愕,因为那个杀人不眨眼的凶汉居然死的如此憋屈,愧对了那些被他斩杀之人,也亏了他的那两把双刀。

但在王弼自己看来了,也许这是注定的结果,不愿意被朱元璋施以手段的他,选择了和傅友德一样的死法。

如果说傅友德死是让朱元璋感到了一丝错愕和惊讶,因为他没有料到傅友德居然如此刚烈,如此选择。

那么王弼的死便是彻底刺激到了朱元璋那已经紧绷到界点的神经。

一个自杀或许是意外,那第二个自杀更多的像是对皇权的一直藐视和不屑,这会令朱元璋更加愤怒,但未尝不是让朱元璋束手束脚的原因。

也许是怕后世的评价吧,也许是担心对后代子孙的影响,朱元璋在王弼自杀之后确实平静了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可能就是和王弼一辈的武人最后的喘息时间了。

没有人会认为朱元璋退缩了,没有人会认为他害怕了,因为大明的皇帝从来不知道畏惧为何物,开国之君主朱元璋从来不清楚什么叫做退缩。

也许他会保守,也许会改变战术,但是在对陈友谅,对张士诚,对蒙元朝廷乃至王保保之时也从来没有真正的胆怯过,又何况如今了。

现在只是朱元璋自己主动停手了而已,但却并不代表整件事情的结束。

杀戮也许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但却是最有效率也最管用的办法,没有之一。

连续的勋爵身死,牵连凉国公蓝玉一案,自杀的一些,消失的一些,大明朝堂之上的局势愈发的变得诡异莫测。

事情不但没有因为朱元璋的停手而变得消散,反而更加感觉强烈了许多,也让人更加的担心。

或许下一个死的就是他们自己,或许将来又会出现一个红玉案,白玉案之类的,只要朱元璋认为大明将来的隐患威胁没有消除干净,那么悬在所有人头上的那把屠刀就不会真正的消失。

这一次不仅是武人勋贵一方了,就连文人一系都觉得事情的危险性。

别看下一任帝王皇太孙朱允是儒家教育倾向文人,但他可不是朱元璋,也影响不了朱元璋。

更何况朱允就不许自己的班底吗,文人和武人在这一刻有什么区别,如其伴兼师长的黄子澄,如那些在朝堂之外的名师宿儒,难保这些人将来不会成为大明的重臣,当中哪些人会飞黄腾达,没有人真正的清楚。

但是所有人都明白一点,那就是现在大明的朝局已经不是什么看透不看透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活下去,能不能在朱元璋的屠刀下活下去才是最关键的。

朝堂之上六部尚书之中除了礼部和工部两个不太重要的衙门以外,其他四部全都没有尚书,甚至连侍郎都有的缺少一人。

这是因为什么,还不是朱元璋杀戮多年的结果,还不是因为就算文人也不一定是安全的。

这一切都和懿文太子的身死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系,如果当初朱标没有病故,那么大明的朝局何以发展到如此地步,何以出现血淋淋的一年。

哪怕是在冬日庆贺的宴会之上,也让一位国公一家父子三人殒命,这是何等的凄惨,这是何等的悲凉……

侍奉在朱元璋身旁的内侍太监感觉最为清楚,以前的主子爷也许嗜杀也许手段残忍了一些,但那还有一定的限度,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从朱标病故之后,老太监已经很少在朱元璋的脸上能看到笑容,也就是当初选定了朱允的时候笑过那么一次,还十分的勉强。

也正是那一天之后,朱元璋的脸色愈发的沉重,身形也越来越苍老,面上的皱纹日益增多,却躲不过他手上的人名。

锦衣卫都指挥使蒋每天进进出出宫城之内,从朱元璋手中接过一份名单便代表着一些人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而这种名单光是老太监看见一天之内就足足有十多张。

死掉的是谁,老太监不知道,他也不打算直到。

现在皇帝陛下如此状态,想要活命就需要保证自己的眼睛是瞎的,耳朵是聋的,甚至必要的时候脑袋也可以不存在。

只有这样才能在宫中活的够久,更何况于侍奉在君主身旁了,须要小心谨慎万分注意。

可是事情的进程却不是谁都能躲过去的,哪怕你再怎么注意也没有办法。

在傅友德王弼接连自杀之后,很多人消声隐匿,告老还乡的一大批,因病请辞的又是一大批,这些人甚至连勋爵之位都不要了,只想着安安稳稳的留下一条老命回老家安度晚年。

朱元璋自然不会准许,如果他准了那大明也就完了,没有勋贵武人的支撑,大明的军事体系必将倒塌,这对大明而言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要做的事却仍然要做,接下来朱元璋顶上的人正是已经身无半点实权的宋国公冯胜。

这位被算计到如今地步,只能时不时操练新军,但却仍然没有躲过朱元璋的屠刀。

也许是因为他的女儿嫁给了周王朱,也许是因为他乃开国六公之一,名声地位在大明而言都是尊崇无比,哪怕现在失去了兵权,但仍然在军中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也许,也许……

反正冯胜自己是不会知道原因,朱元璋也不会告诉他,赐死的诏书下达,那就得死,绝无半点侥幸的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