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年之变

大明军侯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年之变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五百六十一章 两年之变

过去的两年,洪武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可以算是大明武人集团的一次大清洗,也是大明朝变化最多的两年。x

而且一切的起因皆是由懿文太子病逝而来,先有如日中天的凉国公蓝玉被诛杀,牵连数万人。

再有颖国公傅友德冬宴之上携其儿子人头自刎于百官之前。

而后大明开国六公当中唯一一个还在朝堂上的宋国公冯胜也被赐死,随后更是被朱元借机罢黜了一些不安分的隐患。

直到最后,大明国唯一的一个老辈国公,已经告老辞官在家的信国公汤和也因病故去,而他已经算是大明开国功臣当中少有能得善终之人了。

至此,大明除了那些有已经承袭爵位的第二代国公以外,第一代国公尽皆离世,病死的病死,被杀头的被杀头,反倒是没有一个真正马革裹尸而还。

而次等的侯爵一级,牵连进蓝玉案的一大批,自杀的定远侯王弼也是一个,还有几人病逝。

可以说这过去的两年大明高层将帅的的确确是损失惨重的情况。

不过这也到时没有太大的影响,大明如今已经将八方之敌尽皆打的服服贴贴的了,就算那些心有不甘的人也没有足够的力量威胁到大明。

原本虎视眈眈的鞑靼部和瓦剌部也在忙着争夺草原底盘,至今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大汗出现,也使得草原上的分裂仍然会持续下去,这对大明而言是个绝好的消息。

两家部落各有各的想法,瓦剌本身对大明的敌意就不算太强,因为他和大明之间接壤的底盘远远没有鞑靼部来的多。

所以真正对大明抱有戒心乃至敌意的是鞑靼部,只不过现在大明军威正盛天下无敌的时候,自然不敢有什么情绪表露出来。

而大明何尝不是将鞑靼部也当做了未来的敌人,现在看是对方怕了不敢随意招惹,但难保将来不会出现别的问题。

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甚至或许只有短短的五年,只要鞑靼部的阿鲁台心有野望,那迟早会让两方走到对立的一面。

不过现在阿鲁台最大的敌人还是雄踞蒙古西部的瓦剌部,相较于阿鲁台控制的鞑靼,瓦剌人明显要比他们强势的多,不够却也强的有限。

如果阿鲁台真有兵临城下的野望,那必然是要压制收服乃至吞并瓦剌部以后才会行事,绝对不会给敌人两面夹击的机会。

那大明自然是乐得两方狗咬狗一嘴毛,朱元璋先是封瓦剌部掌权的马哈木等三人为王,铭其掌握蒙古东部。

紧接着又封阿鲁台为王,命其掌握蒙古西部。

完全就是将两方摆在同一个层面上竞争,而且还故意将封地弄得互相颠倒,故意分给西部瓦剌东部地盘,反之鞑靼部依然。

如此粗浅的谋划,只要是个明白人都能看的懂,但这是彻彻底底光明正大的阳谋,本身就不是算计他人的阴谋诡计。

而阳谋的优点就在于你明知道这是敌人的手段,却不得不硬着头就范,而且还得笑呵呵的迎接大明天使。

不过这样本身就是合了阿鲁台等人的意思,别看现在是马哈木的瓦剌占据优势,但阿鲁台也不是吃素的。

况且想要雄霸草原做唯一之主的人可不仅仅是阿鲁台一个,掌控蒙古西部的马哈木心里一样有这样的想法,毕竟水人不对那个位置心动,更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

但现在的情况是双方都不愿意招惹大明,哪怕是他们知道大明在两年间接连损失四位国公,也仍然没有胆子撩拨大明的虎须。

别看蓝玉他们是死了,但大明的战力向来不是靠着国公才能发挥出来的,士卒的英勇,火器的强大,边军的杀戮之气和善战手段,这才是大明军力横压四方的底气所在,远不是损失几个国公就能磨灭掉的。

不过影响终归还是有的,下层的百姓难免要觉得有些慌张,毕竟连着死亡几位国之柱石,百姓们不知道事情的具体缘由,但不代表他们不会往其他的方面上想,所以针对边关能否守住,蒙元人是否会趁势进宫,南边的蛮子会不会出来捣乱,这些会影响到百姓正常生活的事情才是他们所关心的点。

而朱元璋也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他没有单单只是在杀在剔除潜在的威胁,他同时也在培养下一代的大明武人集团,就是以徐继祖李景隆等人的二代国公为首,要把他们培养成皇太孙朱允的左右手。

但边关终究还是有些骚动出现,两大部落不会在这种时候没事找事触碰大明的霉头,但不代表其他的部落也会这样想。

一些部落缺乏粮食缺乏衣物,甚至缺乏奴隶和钱财,他们会主动向大明的边镇进攻,让大明疲于应付漏出一些破绽就是最好的。

为此朱元璋特意下令遣在北平无事的四子燕王朱棣率军巡边,如遇蒙元人寇边之举当遣将横扫以灭之,震慑北地蒙元蛮夷。

朱棣对此自然是欣然领命,对于战事一直以来他都是兴致勃勃,比起自己的大哥和二哥而言那完全就是一个主战派。

不过现在已经没有秦王朱了,这位在争储之战一时疏忽的落败选手于洪武二十八年春夏交际之时于自己的封地西安秦王府病逝,年仅四十。

这对于朱元璋而言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

先是长子,紧接着次子,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简直是在用刀子割他的心一样疼啊。

可是为了大明,为了皇太孙,朱元璋还是硬生生的挺了过来,只是身形越发的苍老,好似风烛残年一般……

不过好在皇太孙允争气,不管是在处理政务上还是审批文书案件等等事情,只要是朱元璋委派下去的基本上都能妥当应对,纵使有一些小小的纰漏那也是在情理之中,毕竟他才刚刚接触政务没有几年的时间。

为此朱元璋更是要硬顶着身心俱疲的状况,来为朱允保驾护航一段时间,最起码也要再诚上个五年才是。

五年之后,相比太孙允便已能真正执掌朝堂,也是能真正将大明江山托付于他手的时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