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军侯 > 第六百一十章 葬

大明军侯 第六百一十章 葬

作者:冼青竹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1:19:54

第六百一十章 葬

天子驾崩的消息自然不可能一直都被封锁着,而且朱元璋的遗体也不可能不下葬,这封禁了一日的金陵城终于是开了,并且大明皇帝朱元璋驾崩的消息了传了出来。m.x

只是在朱允的暗示下,这消息的传播力度并不大,甚至应该由大明官方的骑信急报都没有立即发出,而是有预谋的拖延了下来。

这是朱允的意思,也是太子智囊团的意思。

先帝驾崩,新皇当立,这是古往今来的规矩,可如今大明的局势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登基的。

北有燕王朱棣,宁王朱权,西有秦王二世和晋王二世,还有另外那些边塞亲王,一个个都是手握兵权之人。

如果这些人心有异念,对大明皇位的更迭有想法,那对于朱允而言可就糟糕透顶了,甚至还有可能掀起大明动荡的开始,让这个帝国在二世之时便分崩离析。

所以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意见统一之下,朱允暂缓了通报全国的急信,转而打算等到将朱元璋下葬之后再彻底将消息传出去。

不过显然黄子澄他们这些人,乃至朱允都是多想了,或者说他们几人天上就对手中掌握兵权的藩王十分的不信任,也对大明现在的藩王分封制度有极大地不满和不赞同。

进而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各路藩王心有不轨,完全没有想过藩王们自己是什么想法,一心将他们的自主感官带入到了各路藩王的身上,强行将一些子虚乌有的事情放在朱棣,朱权等人的头上。

这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主观判断,实际上并非是一个称职的朝臣所应当具备的。

但无奈这三个太子幕僚本身便是对藩王制度有不小的恶感,再加上朱允本身的态度,才导致了现在的状况。

甚至就连黄子澄,方孝孺这两人连很多藩王的面,如朱棣,朱权等人都是一次也没有见过,交道都没有打过,便武断的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当然了,这里面要是没有朱允的赞同,纵使三人再怎么去想也是无济于事。

反正说白了,就是从最高处,大明已定下的二世皇帝朱允,到他的智囊团体为止,全都是坚决的反对封王封地制度,更加反对封王手中掌握最重要的兵权。

现在燕王朱棣手里八万三山护卫,这还不包括朱棣燕王府本身戍卒;宁王朱权手中有近十万的护卫,不过其中更多肩负的是防御努尔干都司边界的责任,和完全由朱棣掌握的三山护卫还是有些差距的。

可朵颜三部却是受宁王朱权直辖,这一点五从更改,而且还是朱元璋在世之时亲自下的命令。

虽然本意上也是为了更好地方位努尔干都司,能在大明和瓦剌部,鞑靼部中间多出一层屏障,也好尽可能的减少大明兵力的损耗。

可是现在实实在在的这三部是听从朱权的命令,虽然在朱元璋殡天之后这命令还是否有效尚未可知,但也不容小觑。

不过相较于手中表面上掌握兵权最多的宁王朱权而言,朱允,黄子澄他们最忌惮的仍然是燕王朱棣。

这位在大明北地边疆有赫赫威名的亲王殿下,曾经带领军卒几出北地长城,纵深进入蒙古草原打击敌人,有效地防备大明边关威胁,也狠狠的教训了多次蒙元人。

更是有两次规模不小的北伐之战,其一收降了北元乃尔不花等人,何其麾下原属于北元朝廷嫡系皇族护卫的三万人吗

其二更是带领大军俘虏了瓦剌部大将,攻破了北地草原重城兀良哈秃城,收缴战利品之多数不胜数,为大明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威严。

所以在整个北地长城边关的防线上,尤其是这几年大明勋贵武将内调,边关只是交由各部司职守将负责,真正能够指挥他们的也就是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了。

又因为朱棣接二连三的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北地边军的士气,也让他自己在边军心中树立起了不小的人望。

说句假如,朱棣真的有什么不臣之心,尤其是在获悉自己父皇殡天消息之后,真要是举兵谋反打算画地自立。

那恐怕整个北地边关守卒有七八成都会积极相应,最起码也是不愿和朱棣开战的选择。

这就是朱棣在北地的影响力,也和朝廷对于边军控制力这几年日渐薄弱的原因有不小的关系。

所以这封锁消息,乃至不准许诸王入境奔丧,都是为了以防藩王,乃至明说了,就是为了防止朱棣有什么不安分的举动。

不过京城的急信骑使不派出去,可不代表其他人就真的不知道消息了。

各路行商等等,很多都是藩王麾下的商队,为了给王府开创收入等等,间接地也是为王府打探各地消息。

所以这官方的信使不动,但私人的消息却已经开始悄悄的向外传递出去,而且往北平方向送的也不在少数。

显然,朱允也知道自己封锁消息肯定瞒不了多久,所以他才只是打算一直锁到皇祖父下葬以后而已。

毕竟按照朱元璋的遗诏,他的葬礼虽然也属于国葬之列,但是先帝亲命,当一切从简而行,万万不可大操大办。

朱允自然遵从遗诏,也是为了事情能向更有利于自己的一面发展。

所以马不停蹄的便开始准备朱元璋的葬礼,一刻都未曾耽搁,也不准耽搁。

在准备妥当的第二日清晨,盛放着朱元璋亡躯的棺木便从宫城抬出,整个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向着金陵城外东郊孝陵而去。

那里是朱元璋早就选好的墓地,马皇后已经葬在了此处,他最宠爱的皇儿懿文太子也在孝陵附近不远,现在正是论到朱元璋自己了。

整个金陵城由禁军封锁,商铺停业百姓闭门,这一天不同于马皇后下葬的时候可以让百姓们出现,反而十分严苛的要求所有人都要呆在家中,毕竟帝王之丧于皇后之丧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而且虽然只是朱元璋殡天,但棺木的数量却是不少。

因为按照最后的口诏,所有没为朱元璋诞下过子嗣后代的嫔妃等等,一应都要给予白绫处死,为朱元璋殉葬。

只是这些人没有资格进入东郊孝陵之内,还得由朱允另择他处下葬处理掉。

虽然手段残忍了一些,对那些哭嚎而死的年华少女有些狠辣,但这就是朱明皇室的规矩,也是朱元璋自己定下的规矩,哪怕朱允心中也有几分不适应,却也没有在这上面有更改的意思。

一切都以死者为大,尤其是在这葬礼的一天,更别说死的是朱允的皇祖父,是大明的开国之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