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94章 搅屎棍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194章 搅屎棍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194章 搅屎棍

第194章 搅屎棍

俄罗斯和英国的关系,完全取决于俄罗斯的实力。

俄罗斯实力弱小的时候,英国就会和俄罗斯维持友好关系。

当俄罗斯实力强大到开始威胁欧洲势力平衡时,英国就会联合其他国家对付俄罗斯。

这就是英国人臭名昭著的大陆均衡主义。

第九次俄土战争中,英国之所以参战。

以及英国在中亚和远东对俄罗斯的围追堵截,都是大陆均衡政策的具体体现。

和大陆均衡相对应的是光荣孤立。

这两者的分别应对欧洲的不同形态,当欧洲实力均衡的时候,英国就会奉行光荣孤立,不加入任何一方。

当欧洲势力出现明显差距时,英国就会加入弱势一方。

这就是英国被称为“搅屎棍”的原因。

如果没有英国的搅活,拿皇时期的法国,没准就已经统一欧洲了。

这里的“欧洲”,包括英国在内。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他的自转《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写道:英国四百年来的对外政策,就是反对大陆上出现最大、最富于侵略性和最霸道的国家,英国总是加入不那么强大的一方,和它们联合起来,打败大陆的军事霸主,不管他是谁,不管他所统治的是哪一个国家。

这是英国对外政策的最好概括。

现在两次世界大战还没打呢。

其他人或许并不了解英国人的真面目,乔治最了解不过。

这就是布莱恩·戈德温在海参崴遭到冷遇的根本原因。

让布莱恩·戈德温无比气愤的是,海参崴甚至限制他和英国本土的正常联系,不允许他通过海参崴的电报局向英国本土发送电报。

所以布莱恩·戈德温想发电报的话,就得通过日本,或者是清帝国的电报局。

“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的存在,将会导致东亚的势力彻底失去平衡,继而导致俄罗斯帝国的实力进一步膨胀,威胁欧洲安全。”

乔治如果知道布莱恩·戈德温对他评价居然这么高,应该会很开心。

“你是说那小孩?怎么可能——”

英国驻华公使约翰·沃尔舍姆不以为意,他根本没见过乔治。

“你去过符拉迪沃斯托克吗?”

戈德温知道沃尔舍姆为什么轻视乔治。

在戈德温去海参崴之前,戈德温也不认为海参崴有能力威胁远东的势力平衡。

“听说那里很冷——”

“沙皇将符拉迪沃斯托克封给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之前,那里还什么都没有;现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不仅有钢铁厂,而且还有机械厂和兵工厂,符拉迪沃斯托克甚至正在修建至圣彼得堡的铁路,你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戈德温的话,让沃尔舍姆吃惊。

“俄罗斯人要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了?”

沃尔舍姆惊疑不定。

西伯利亚大铁路之所以迟迟没有动工,还得感谢大英帝国的努力。

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确实是个沉重的负担。

可意义也非常重大。

都不用等铁路建成。

只需要铁路开工,对于开发西伯利亚,就可以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英国不想让俄罗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

因为那样的话,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将从欧洲延伸到远东,这几乎让俄罗斯立于不败之地。

一个无法被击败的俄罗斯,完全不符合英国利益,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大陆均衡政策破产。

“圣彼得堡还没有下定决心,可这就是可怕的地方——”

戈德温忧心忡忡,他也看过海参崴市政大厅的微缩地图,知道乔治的野心有多大。

“符拉迪沃斯托克至哈巴罗夫卡之间的铁路,是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私人投资修建的,只剩下最后一截,就能全部完工,明年符拉迪沃斯托克将拥有更大的钢铁加工能力,可以生产更多的钢轨,这一切圣彼得堡都看在眼里,沙皇没理由再迟疑。”

“这怎么可能?”

沃尔舍姆喃喃自语,这事事关重大,戈德温不可能胡言乱语。

“如果是在圣彼得堡,那这件事的可能性的确不大,可这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在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的私人领地,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乘坐了地铁,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我得说,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地铁,比伦敦的地铁更快,更舒适,也更干净卫生,更符合文明的定义。”

真正让沃尔舍姆重视的,是戈德温接下来的话。

“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兼任阿穆尔军区司令,伱应该知道,圣彼得堡那支神秘橡团,虽然名义上的军团长是王储,但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才是橡团事实上的军团长。”

“去年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从橡团抽调一个营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在这个营的基础上组建了符团,如果你去一趟符拉迪沃斯托克,去符拉迪沃斯托克市政大厅看一眼未来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什么样,你就会知道,符团绝不是终点。”

“好吧,我们要向伦敦汇报这个情况。”

沃尔舍姆坐不住了。

只是西伯利亚舰队的话,英国人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俄罗斯帝国的陆军,和海军完全不是一码事,第九次俄土战争中,俄罗斯帝国单挑英国、法国、奥斯曼帝国,最终英法奥也只是惨胜而已。

换成其他国家,没准就一蹶不振了。

俄罗斯帝国不接受失败,连沙皇都愤而自杀,帝国上下对那一次战争的态度可见一斑。

俄罗斯果然在20年后卷土重来,这一次就连英国法国,都没有再给奥斯曼帝国实质上的帮助。

英国对于俄罗斯帝国陆军的战斗力,是有着深刻体会的。

英国之所以敢在东亚对俄罗斯帝国围追堵截,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西伯利亚大铁路没有建成,圣彼得堡和远东没有连为一体。

等西伯利亚大铁路建成后,英国再想卡俄罗斯的脖子,就没有现在这么轻松了。

乔治还不知道英国已经悄然提高对他的重视程度。

年关将至,今年尤里耶夫宫会发放更多的年终奖,更大的红包,更多的福利。

穆麟德在12月初回到海参崴,他今年依靠代理海参崴商品,在清帝国至少赚到10万卢布。

这才只是第一年。

穆麟德带回来的订单,仅军用步枪就有1.2万支之多。

如果海参崴可以提供更先进的弹仓式步枪,穆麟德有信心能带回更多订单。

“就算我们不卖,有的是国家愿意卖,清帝国已经派人前往欧洲和美国采购,欧洲和美国的兵工厂,一定不会拒绝来自清帝国的订单。”

穆麟德现在也有资格跟米哈伊尔讨价还价了。

能力就是底气。

“卖,不仅弹仓式步枪,连火炮也可以卖!”

米哈伊尔决心大干一场。

俄罗斯帝国的地方部队,都要改组为工程兵了,对于换装的需求,也就不再那么强烈。

海参崴现在的钢铁产量越来越高,敖德萨又有一套钢铁设备装船启运,这还是尼古拉的功劳。

有些事就怕对比。

俄罗斯的钢铁产能,常年保持在75%左右,从来没有达到理想产量。

如果按照俄罗斯帝国钢铁厂的产量推算,海参崴钢铁厂全年的产量,应该只有1.2万吨左右。

今年前十个月,海参崴钢铁厂已经生产了1.5万吨钢。

是钢,不是生铁。

所以把钢铁厂设在海参崴,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乔治本来预计,海参崴三年内的钢铁产量,只要能达到10万吨,乔治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看来,乔治还是低估了海参崴的潜力。

既然有了足够的钢,那么军工生产能力也将更上一个台阶。

所以明年海参崴兵工厂不仅可以生产弹仓式步枪,连火炮也可以生产。

又不是305毫米的大口径舰炮。

几十毫米口径的野战炮而已,对于海参崴兵工厂来说,难度不会比重机枪更高。

“那简直太棒了!你不知道清帝国的那些总督,对于武器的需求有多强烈,清国的地主,一次性就可以购买一百支步枪,用来保护自己的财产,清国的土匪——”

穆麟德表情尴尬,他可是海参崴的正式官员,怎么能和土匪打交道呢。

“公主交给你的任务,做得怎么样了?”

米哈伊尔不管穆麟德都把武器卖给谁,就算卖给日本人,米哈伊尔也不管不问。

俄罗斯不把武器卖给日本人,难道欧美国家也不卖?

英国连军舰都可以卖给日本人,这钱海参崴不赚,有的人是赚。

“公主实在太有眼光了,清帝国的苏绣和蜀锦,真的是巧夺天工,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精美的东西,简直就是艺术品——”

穆麟德先是赞不绝口,然后话锋一转就开始吐槽。

“清帝国唯一的缺点,是清国人太保守,我给清国的绣娘开出一年一百两银子的薪水,可是居然没有人愿意来符拉迪沃斯托克工作。”

“100两不够的话,就500两,只要能用银子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米哈伊尔终于得到了乔治的真传,对待金钱的态度,和乔治刚认识他的时候,有了长足进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