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195章 年终福利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195章 年终福利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195章 年终福利

第195章 年终福利

米哈伊尔刚到海参崴的时候,做事还抠抠搜搜的,处处都想给乔治省钱。

改变发生在今年铁路开工之后,眼看着卢布每月流水一样花出去,米哈伊尔对待金钱的态度,也终于从最开始的心如刀割,变成生死看淡。

花吧,花吧,只要能达到目的,那就值得。

经米哈伊尔的手,每个月花出去的卢布多达上百万。

再小气的人,让他每个月这样花,对金钱的态度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乔治对金钱的态度就更豁达了。

钱就得流动起来才有意义,希伯来人就算再卑劣,他们对待赚钱的态度,值得乔治好好学习。

海参崴的年终奖除了钱之外,还有从世界各地采购的特色产品。

南美的烟草还没有着落,雪茄倒是先送回来一大堆。

乔治自己不抽烟,于是海参崴的高管有了福,一人一盒虽然不多,多少是个心意。

这里的高管包括政府雇员,工厂管理人员,科研人员,教师、医生、军官等等。

女士们也有福利。

虽然挖人工作进行的不顺利,穆麟德东西买了不少,于是蜀锦一人一匹,苏绣的数量有点少,让叶卡捷琳娜看着分。

乔治拉着米哈伊尔和叶罗欣一群人,躲到尤里耶夫宫的书房里开小会。

“零星采购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需要稳定的原料供应,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购买种植园,开设工厂,我们自己组织生产。”

乔治改变策略,不再执着于挖人。

既然清帝国的女工不愿意来海参崴工作,那乔治派人去清帝国开设工厂,请清国女工去工厂工作,这总可以吧。

基于同样的理由,烟草和天然橡胶,乔治也要自己组织货源,不能完全依赖对外采购,否则总有一天,海参崴会被人卡脖子,到时候再想办法就晚了。

“如果在当地购买种植园,开设工厂的话,我们就必须拥有武装力量,否则我们的利益,依然无法得到充分保障。”

叶罗欣做他最擅长的事。

海参崴已经开始训练高丽新军,首批计划只有500人。

500人都训了,1000其实也不是不行,多出来的500人,就派往南美和东南亚负责安全保卫。

其实也不用这么麻烦。

烟草又不是只有南美才能生产,清帝国的南方地区也同样可以。

英国人不让俄罗斯人在济州修建军港,那乔治派人去清帝国南方地区去种地总可以吧。

清帝国如果不同意的话,还可以去安南,或者荷属东印度。

乔治就不信荷兰也敢拒绝乔治的要求。

鼻屎大的国家,在你们那里购买种植园是看得起你,敢拒绝的话,真就当尤里耶夫斯基超级公爵的刀不能砍人是吧。

“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购买更多远洋货轮。”

米哈伊尔愁眉苦脸,铁路还没修好呢,这又是一大笔支出。

可是和铁路一样,这钱也同样不能省,海参崴自身是港口,如果没有远洋运输能力,那就等于是自废了一半武功。

“咱们的造船厂,什么时候可以制造远洋货轮?”

乔治第一反应还是自己造。

海参崴如果没有造船厂也就算了。

可明明自己有造船厂,还一味对外采购,这就严重背离了乔治的要求。

“咱们的造船厂,现在连稍微大一点的渔船都还没有搞明白呢——”

米哈伊尔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跟不上乔治的要求。

今年春天,海参崴工程人员尝试把发动机安装到渔船上,效果不错,工作效率得到巨大提升。

渔船都是几十吨的小木船,最大也不过百十吨的铁皮船。

远洋货轮动辄数千吨,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那就努力搞明白,实在搞不明白就去里布克涅赫特造船厂挖人,帝国连上万吨的装甲巡洋舰都能造,为什么一艘几千吨的商船,还要从国外订购?”

乔治知道为什么,关键还是效率。

圣彼得堡的里布克涅赫特造船厂,去年下水的“纳西莫夫上将”号装甲巡洋舰,满载排水量8500吨,火力空前强大,和英国最先进的装甲巡洋舰相比也并不逊色。

关键是数量太少,“纳西莫夫上将”号这个级别的装甲巡洋舰,俄罗斯只建一艘,可帝国有三支舰队,一艘装甲巡洋舰应该给谁?

反正怎么轮,都轮不到西伯利亚舰队。

里布克涅赫特造船厂建造“纳西莫夫上将”号装甲巡洋舰,用了整整四年。

乔治要造的是商船,难度比军舰低很多。

海参崴造船厂的效率,也比里布克涅赫特造船厂高很多。

没理由里布克涅赫特造船厂能做到,海参崴造船厂却做不到。

送走米哈伊尔和叶罗欣,亨利来找乔治汇报尤里耶夫的进展。

乔治对尤里耶夫的进度非常重视,即便在保加利亚,乔治也要求米哈伊尔,每个月都向乔治汇报尤里耶夫的进度。

和定位为文化中心的海参崴不同,尤里耶夫是一座纯粹的工业城市。

阿穆尔地区的第二个水泥厂和第二座钢铁厂,都建在尤里耶夫。

第一个虽然是在海参崴,不过海参崴的重工业迟早是要全部迁走的,尤里耶夫是未来阿穆尔地区,乃至整个西伯利亚的工业中心。

“铁路的勘测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待明年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卡之间的铁路修建完成后,哈巴罗夫卡和尤里耶夫之间的铁路就将动工;明年还要进行河道的疏通工作,屯垦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入冬之前,有一部分日裔工人逃离尤里耶夫,我们出动了追缉队,将他们全部击毙——”

乔治对亨利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

亨利全家都已经迁至海参崴,加入俄罗斯国籍,今年春天,亨利和一位法国工程师的女儿完婚,现在亨利的妻子已经怀孕,正在海参崴待产。

“他们为什么要跑?”

乔治不想浪费人力资源,那些日裔工人注定回不了日本,尤里耶夫的建筑,是以十年为周期。

“谁知道呢,日本人心胸狭窄,情绪不稳定,工作也不够努力,和高丽工人差远了。”

亨利不喜欢日本人。

海参崴的建筑工人,全部都是日裔和高裔,华裔要么在工厂,要么在农庄,这也算是各司其职。

“明年钢铁厂能投产吗?”

乔治最关心的还是钢铁。

海参崴造船厂就算能造远洋货轮,现在也没有足够的钢铁供造船厂挥霍,最多只能造铁壳船,也就是所谓的装甲舰。

俄罗斯帝国目前也没有奢侈到建造全钢战舰,装甲舰才是主流。

装甲舰的寿命,肯定不如全钢战舰。

所以俄罗斯的装甲舰,每一个级别几乎都只造一艘,然后在这一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再建造下一艘。

至少20年内,海参崴造船厂都不会涉足军舰的建造,商船才是主流。

“最快也要到明年底才行。”

亨利也想一夜之间把钢铁厂建成,可惜不现实。

钢铁厂建成后,生产过程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

建造工作受季节限制很大,现在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在室外工作是会要人命的。

“很好,你也辛苦了一年,快点回去休息吧,艾莉一定等伱等的很着急了。”

亨利离开尤里耶夫宫的时候,山脚下两辆汽车正在等他,一辆客车,一辆货车。

汽车这东西,一旦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那么产量就会越来越大。

今年8月份,海参崴机械厂研发出了效率更高,运行更稳定,故障率更低的3升发动机,于是就有了货车。

受限于发动机的功率,货车的运载能力只有1.5吨,比马车强不了多少。

不过这对于海参崴来说,却是一个质的提升。

“克里斯托弗先生,现在要回家吗?”

一位海参崴内务部工作人员正在车边等待亨利。

“等我的吗?谢谢——”

亨利很开心,地铁虽然快捷,毕竟不能直接把亨利送到家门口。

“当然,后面这辆货车里,是你的年终福利,你要清点一下吗?”

内务部工作人员手里拿着一份清单。

“都是些什么?”

亨利这几个月都在尤里耶夫,真不知道乔治和叶卡捷琳娜,给他们这些高管都是准备了什么福利。

“东西太多了,清帝国的白酒,罗马尼亚的玫瑰酒,法国的香槟,南美的雪茄和咖啡,圣彼得堡的鱼子酱,中亚的牛羊肉——还有来自清帝国的丝绸,还有一些药材和动物皮毛,您可以送给夫人做衣服。”

内务部工作人员满脸羡慕,他也有年终福利,不过没这么丰盛。

“没有圣彼得堡的墨镜吗?”

亨利略失望,海参崴的冬天什么都好,就是雪太大,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在户外待久了,真的会得雪盲症。

“肯定有啊,您的是两幅,您和您夫人一人一副,还有来自法国的化妆品,这些都属于基本福利,并没有在清单上特别标注。”

工作人员脸上架着一副墨镜,亨利虽然不知道这种墨镜的正式名称叫蛤蟆镜,但是很喜欢墨镜的样式。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