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373章 再好的制度也没用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373章 再好的制度也没用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373章 再好的制度也没用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73章 再好的制度也没用

第十次俄土战争已经过去了22年,俄罗斯帝国承平日久,乔治他们这一代人根本不知道战争到底有多惨烈。

清日战争给俄罗斯帝国做出了一个极不好的示范,看到日本人仅以微弱代价获得数亿卢布的赔偿,圣彼得堡大公们彻底红了眼。

乔治不羡慕日本人。

清日战争同样极大刺激到日本,让日本彻底走上军国主义道路,这条路的尽头是什么,乔治很清楚。

所以乔治现在很老实,既然圣彼得堡不希望乔治插手关东,乔治就老老实实守着阿穆尔,反正该拿的好处乔治已经拿到了。

俄军后勤是由阿穆尔军区负责的。

6月6日,联合作战计划相继得到各国政府批准,战争即将爆发。

小尼古拉指挥俄军分驻海参崴、伯力、赤塔等地,一待战争爆发,就将挥军攻入清帝国。

尼古拉也没闲着,为避免祸起萧墙,尼古拉召乔治回圣彼得堡叙职。

乔治不坐船,从海参崴坐火车直接到贝加尔湖。

大海军计划开始后,圣彼得堡造船厂的订单被排满,工人夜以继日轮班工作,薪水却毫无增长。

和三年前相比,圣彼得堡的城市面貌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矛盾却更尖锐,乔治抵达圣彼得堡的时候,圣彼得堡造船厂工人正在罢工。

另一个时空西伯利亚大铁路还没有完全通车,日俄战争爆发,于是不得不用渡船把火车运过湖,同时抢修铁路。

过了贝加尔湖开始骑马,又走了一个星期,才再次坐上火车。

“乔治,这还是你给我出的难题。”

海参崴这边的铁路桥,是在工厂里做好的预制件,运到现场直接组装,大幅节约了时间。

与此同时,圣彼得堡的物价却一直在缓慢上涨。

乔治恍然大悟,难怪一艘战列舰要造七八年。

按说海参崴既然比圣彼得堡好这么多,那你干脆移民海参崴不就得了。

现在时间很充足,乔治可以慢慢修。

三年不见,尼古拉的胡子规模已经和亚三有一拼。

虽然一路上很折腾,速度还是比坐船快很多,乔治只用了25天就抵达圣彼得堡。

尼古拉留乔治在冬宫用饭,两人边吃边聊。

天天罢工,哪有时间工作呢。

圣彼得堡这边的工人经常罢工。

近年罢工的频率越来越频繁,时间越来越长。

俄罗斯帝国的工党也很聪明,他们虽然从不去海参崴发展,却不停的将海参崴的情况在圣彼得堡工人中进行广泛宣传,造成的影响很大。

不过这一段确实难度很大,仅桥梁就有十余座,最少需要一年,才能把铁路绕过贝加尔湖。

两个月前,圣彼得堡造船厂工人开始罢工。

同样的工作,在海参崴拿到的薪水,最起码是圣彼得堡的两倍以上。

海参崴的物价还比圣彼得堡更便宜,商品更丰富,质量更好。

俄罗斯工党就不得,他们要求圣彼得堡的资本家,为工人提供和海参崴同样的待遇。

这又怎么可能呢。

海参崴是乔治的封地,圣彼得堡却是俄罗斯帝国的首都,战列舰造的慢也没关系,正好可以趁机申请追加经费。

“圣彼得堡工党不是我们成立的吗?”

乔治记得这还是他的注意,走工党的路,让工党无路可走。

“有人在瑞士成立了一個工人协会,对圣彼得堡工人进行遥控指挥。”

尼古拉的眼神让乔治陌生,这种怨毒的眼神,很少出现在尼古拉身上。

“戈罗戴科夫在干什么?”

乔治对秘密警察的工作不太满意。

“戈罗戴科夫还没有彻底掌控秘密警察——”

去年冬天,秘密警察指挥官达尼洛夫将军被刺客炸死,戈罗戴科夫接手秘密警察还不到半年。

乔治感觉秘密警察这个机构是被诅咒了,连续好几任秘密警察指挥官,从苏杰伊金到达尼洛夫都是被刺客刺杀。

乔治也真的是想不通,秘密警察的经费那么多,买一辆海参崴生产的防弹汽车就那么难吗?

不过这跟经费无关。

圣彼得堡几乎所有政府机构,都从海参崴订购了防弹汽车,不说人手一辆,至少部长级官员都有配备。

于是在圣彼得堡就有流言,只有胆小鬼和懦夫才会乘坐防弹汽车。

和遇刺的风险相比,被人讽刺在乔治看来,并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圣彼得堡官员们却不这么认为,很多人宁愿放着防弹汽车不坐,也不想当胆小鬼和懦夫。

尼古拉还好,出入都是防弹汽车。

乔治也是。

“总这么罢工,也不是个事儿啊——”

乔治希望尼古拉能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缓解阶级矛盾,否则帝国受到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御前会议和杜马已经讨论过很多次,有人赞成加薪,提高福利,也有人担心这样一来会助长工人的野心,导致他们提出让我们更难以接受的要求。”

民主的后果就是这样了,讨论讨论再讨论,问题却悬而未决。

“得想个办法,让他们自己主动卷起来——”

乔治义不容辞,为尼古拉排忧解难。

“你有什么好办法?”

尼古拉对乔治充满期待。

“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多劳多得。”

乔治要打破圣彼得堡的大锅饭,想挣钱好说,干的越多挣得越多,理论上无上限。

造船厂的情况,比加工厂还是更复杂一些,如果是加工厂,那直接计件就完了。

海参崴造船厂是竞争机制和激励制度并举,一艘巡洋舰如果以6个月为基准,那么每提前下水一天,就可以得到相应奖励。

海参崴造船厂一般是两艘船一起造,这样一来,谁在偷懒就一目了然了。

“这没用,圣彼得堡造船厂也有激励制度,可是效果并不好。”

尼古拉不认为有效。

乔治知道为什么圣彼得堡造船厂的激励制度无效。

奖金的分配是关键。

海参崴造船厂的奖金,只有参与施工的工人和技术人员才有资格拿,管理人员没资格。

圣彼得堡造船厂这边,管理人员已经把奖金分个七七八八,轮到工人已经所剩无几,可不无效呗。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