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374章 闹够了么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374章 闹够了么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374章 闹够了么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第374章 闹够了么

几年不见,乔治在远东频频出手,获利颇丰。

尼古拉也不甘示弱,他不仅想吞并关东,而且想吞并青藏高原,吞并波斯;不仅要击败死敌奥斯曼帝国,还要彻底控制黑海出海口。

乔治记得尼古拉刚登基没多久,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之间就差点擦枪走火。

没想到这么长时间过去了,尼古拉还没有放弃。

和谋定而后动的亚二,以及隐忍不发的亚三不同。

尼古拉是志大才疏的典型,想一出是一出,做事没有长远规划,急功近利,跟圣彼得堡这帮傲慢自大的大公简直是绝配。

晚上例行欢迎宴会,乔治再次成为晚宴主角,几乎每个人都想和乔治聊聊关东。

乔治很和善,欢迎任何人前往远东投资,阿穆尔可以提供一切便利。

至于传言中没有乔治的允许,任何一两铁砂都休想运离关东,乔治表示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儿,无稽之谈。

乔治表现的越风轻云淡,其他人对乔治的忌惮就越深。

乔治是本名,罗曼诺夫是父姓,尤里耶夫是赐姓,亚历山德罗维奇的意思是,乔治是亚历山大的儿子。

到时候太平洋舰队还有没有都得两说。

嘲的好,讽的好。

乔治的全名叫:乔治·亚历山德罗维奇·罗曼诺夫·尤里耶夫斯基。

谁要是认为乔治就像看上去那么和善,拿他一定死的老惨了。

所以弗拉基米尔的儿子,名字里就要加上弗拉基米罗维奇。

再之后才是战列舰。

俄罗斯帝国在关东修铁路,都得把工程交给乔治做。

中东铁路要是能用你家一根木头,乔治就把名字改成弗拉基米罗维奇。

美国海军的重巡下水后,接下来要分别为太平洋舰队和西伯利亚舰队开工重巡。

乔治打了个哈哈一笑而过。

“大海军计划完成后,下一级战列舰就将考虑你的全装重型火炮战列舰。”

“最迟今年底就可以腾出船台。”

乔治全力配合。

别听乔治怎么说,关键是看他怎么做。

“乔治,符拉迪沃斯托克造船厂什么时候能开工战列舰?”

“到时候再说吧——”

海参崴造船厂目前正在为美国海军造重巡。

乔治现在有了孩子,脾气和当初相比已经好很多,就算某国家杜马议长对乔治冷嘲热讽,乔治也能心平气和。

阿列克谢给乔治画饼。

阿列克谢关心的还是造舰。

谢尔盖则是主动找乔治谈起联军的进攻。

不得不说,这仗打的太奇怪了。

六月中,联军向清帝国发动进攻,随后战争的走向愈发让人看不懂。

6月20号,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杀。

21号,清帝国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宣战,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爆发后,清帝国第一时间要求各地督抚积极备战,准备驰援京城。

26号,清帝国部分督抚和列强驻沪领事签订《东南保护约款》,拒绝加入战争。

和光怪陆离俄罗斯帝国一样,清帝国多神奇的事都会发生。

比如清军正在大沽炮台和联军作战,一河之隔的大头却坐视不理,指挥万余新军按兵不动,丝毫没有支援的意思。

聂士成和联军血战的时候,其家属却被大师兄们杀个精光,聂士成身中7弹,腹破肠流仍坚持战斗,直至血竭而亡。

清帝国围攻使馆更是笑话,朝令夕改,今天打明天和,万余清军围攻只有400人驻守的使馆区,整整打了两个多月都没拿下。

乔治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想想清日战争时期,清帝国那帮人是怎么扯李章铜后腿的,就可以理解地方督抚为什么东南自保了。

有你的初一,就有我的十五。

俄罗斯帝国的效率也很高,开战后不足一個月就拿下关东全境,顺利实现作战目标。

乔治不想评价联军的作战,反倒是东印度和砂拉越之间的冲突更值得乔治关注。

英军在南非的进展很顺利,5月30号英军攻入德兰士瓦首都比勒陀利亚,随后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罗伯茨宣布兼并德兰士瓦,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

正面战场的战斗虽然已经结束,布尔人的反抗却没有停止。

英国单方面宣布布尔战争结束后,布尔联军在路易·博塔,杨·史沫资等人的领导下化整为零,和英军展开游击战,并一度攻入开普,迫使英军在开普殖民地实施戒严,路易·博塔和杨·史沫资等人因此声名大噪。

由于德兰士瓦被英国殖民地团团包围,对外通讯中断,外界并不知道布尔战争的真实情况。

随着罗伯茨宣布布尔战争结束,韦伯欣喜若狂,立即筹备对古晋的反攻。

这时候距离韦伯承诺的半年,只剩下不足一个月。

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战争,也已经进入尾声。

算算时间,从去年初开始,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战争,已经打了近20个月。

20个月,600天,战火烧遍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几乎所有土著部落都被牵扯其中,经济和人口损失无法估量。

也就在英国宣布布尔战争结束后,荷兰人宣称东印度的混战,至少造成200万人死亡。

这明显是瞎扯,荷兰人从来没有搞清楚东印度到底有多少人,更不知道东印度现在的情况。

不过200万还是足够骇人听闻,连尼古拉都询问这个数据的真实性。

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发生在荷兰将东印度转让给乔治之后,如果这个事情是真的,那么乔治本人,以及俄罗斯王室的声誉,都会受到影响。

荷兰人正在通过宣传,试图把乔治诋毁成“屠夫”。

“怎么可能,整个东印度都没有200万人。”

乔治矢口否认,这个黑锅坚决不背。

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又不是乔治造成的,目前可以确定英国和荷兰都牵扯其中。

甚至就连英国和荷兰,都没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么大。

英国和荷兰的初衷,是给乔治制造麻烦,这一点确认无疑。

东印度土著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彼此之间的攻伐本来就很正常。

在得到英荷两国支持的先进武器后,都不需要有人拱火,东印度土著就会主动挑起战争。

不过遗憾的是,东印度土著没有如英荷所愿,把枪口对准东印度公司,而是挥刀砍向各自的宿敌。

乔治也是没办法,东印度公司并没有军队,无力阻止土著之间的混战,只能在战后出手收拾残局。

山口洋和仙那,仅无人抚养的孤儿就接收了数万人之多。

说是接收,其实是从获胜的土著部落购买的,如果乔治不掏钱把他们买下来,那么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根本没机会成年。

“当初我就提醒你不要买东印度,现在怎么办?”

尼古拉还是很为乔治担心。

“什么怎么办?”

乔治丝毫不担心。

尼古拉大概是觉得,东印度被打成废墟,乔治无利可图,之前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

乔治却觉得一个干干净净的东印度,更有利于乔治的改造。

东印度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结束了东印度土著割据的同时,还顺手将荷兰人遗留下来的势力一扫而空,接下来给乔治十年时间,乔治完全可以东印度打造成一个低配版的阿穆尔。

彼得其实说得对,乔治完全可以在东印度设厂,就地造船,满足东印度和亚齐的需求。

海参崴造船厂现在订单爆满,乔治自己想造船都没有船台。

东印度设厂的话,至少可以分担海参崴造船厂的一部分压力。

海参崴造船厂现在所有的船坞都在造军舰,根本没有船台用于建造民用船只。

阿穆尔和东印度对于商船,尤其远洋货轮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除了造船业之外,乔治还准备在东印度发展天然橡胶、棕榈油、蔗糖、木材、渔业,以及煤炭和石油。

当然乔治也没忘记拿下东印度的初衷——烟草。

乔治当初去东印度,只是想租地种烟叶而已。

现在没有人能阻止乔治种烟叶了,想种多少种多少。

很多人都不知道,烟草已经和天然橡胶一起,成为亚齐苏丹国最重要的经济支柱,去年亚齐苏丹国通过种植烟叶,获利在2000万卢布以上,亚齐苏丹国生产的卷烟,也已经开始在全球销售。

亚齐种烟叶都能赚2000万,乔治赚得自然更多。

多了不说,全装重型火炮战列舰,一年两艘丝毫没压力。

乔治也不可能放任东印度继续混乱下去。

9月中,来自阿穆尔的哥萨克,和来自亚齐苏丹国的雇佣兵分批抵达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东印度公司正式出手,平息土著部落之间的混战。

东印度公司再次向砂拉越王国发出最后通牒,如果砂拉越王国还不能平定古晋的混乱,那么东印度公司就将出手。

韦伯从罗伯茨宣布布尔战争结束的那天起,就天天盼着英军回师,帮助砂拉越王国复国。

可是事与愿违,英军不仅没有回师,而且伦敦还在从全球源源不断征调援军前往开普。

这下就算再迟钝,也知道情况不妙。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