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42章 封建余孽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42章 封建余孽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742章 封建余孽

和另一个时空的相比,俄罗斯最大的优势是宽松的外部环境。

另一个时空一战结束后,红俄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不仅没有参与巴黎和会,而且也没能加入国联,更因为外国势力的疯狂干涉,接连失去芬兰、波罗的海三国、华沙等地。

俄罗斯现在不仅拥有黑海出海口,而且还打破了波罗的海的封锁,通过自贸组织将一大群小弟紧紧笼络在俄罗斯周围,连英、法、意大利都要依赖俄罗斯的资源进行重建。

随着以博斯普鲁斯大桥为代表的一大批重点工程竣工,俄罗斯国内建设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乔治在全俄范围内修建公路网,将俄罗斯所有城市连接起来。

城市基础建设水平通过重建也顺利改造升级,君士坦丁堡和圣彼得堡,以及莫斯科、华沙等这些在战争中受损严重的城市搭上顺风车,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华丽转身。

君士坦丁堡由于地理位置原因,成为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君士坦丁堡相比,现在的君士坦丁堡布局更合理,街道更宽阔,所有路面都已经硬化,这有力推动了君士坦丁堡的现代化建设。

君士坦丁堡是全俄第二个将路灯安装到每一条街道的城市。

第一个是海参崴。

君士坦丁堡也是全俄拥有汽车数量第二多的城市。

第一个还是海参崴。

君士坦丁堡还是全俄第二大港口——

很快就是第一了。

5月初,乔治去了趟克里米亚,视察正在建设中的新都亚历山大。

海参崴和君士坦丁堡虽然收获了众多赞美,亚历山大才是俄罗斯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亚历山大位于克里米亚南部,距离黑海舰队母港赛瓦斯托波尔大约40公里,这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都已经完成,俄罗斯将于明年初正式将大部分政府机构从君士坦丁堡搬迁至这里。

克里米亚1月的平均气温4度,7月24度,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一直是俄罗斯最著名的旅游胜地。

亚历山大风景优美,交通便捷,不仅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而且还有令人流连忘返的温泉,以及大量沙皇时代修建的宫殿。

乔治分别视察学校、医院、购物商场、公园、图书馆、剧院等设施,重点是地下停车场。

亚历山大的每一栋住宅楼下面都有地下停车场,最大的地下停车场有3层,可以停放1500辆汽车。

乔治当初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遭到很多人的质疑,维特甚至声称只需要10个停车场,就足够停放亚历山大整座城市所有的汽车了。

亚历山大开始修建那会儿,君士坦丁堡的汽车还不足1.5万辆。

短短两年之内,君士坦丁堡的汽车已经超过5万辆。

这还不包括数量众多的自行车和摩托车。

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已经逐渐进入普通家庭,俄罗斯仅去年一年就生产了超过500万辆汽车。

今年随着圣彼得堡和君士坦丁堡的汽车工厂投产,俄罗斯汽车的年生产量将超过800万。

这么看的话,最多十年,俄罗斯也将成为车轮上的国家。

乔治在亚历山大视察的时候,劳合·乔治迫于国内外压力被迫辞职。

接替劳合·乔治奉命组阁的是掌玺大臣,保守党出身的下院领袖安德鲁·博纳·劳。

和战时临危受命的劳合·乔治一样,博纳·劳接手的也是一个烂摊子。

1922年的英国还没能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持续低迷,物价飞涨,民众怨声载道,内忧外患。

博纳·劳首先面对的问题是组阁。

在担任首相之前,博纳·劳因为健康原因退出政坛,赋闲在家,就连保守党成员也怀疑博纳·劳是否能履行首相义务。

劳合·乔治领导的内阁是战时内阁,由保守党和自由党,以及工党联合组建的。

博纳·劳不仅遭到自由党和工党的反对,连保守党出身的部长们也不支持博纳·劳成为首相,抵制博纳·劳领导的新内阁。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英国也一样,部长这种工作,有的是人愿意干。

博纳·劳很快组建了由11人组成的新内阁,顺利履职。

刚开始担任首相的时候,博纳·劳信心百倍,发誓要带领英国走出经济危机,重回世界之巅。

现实很快就给了博纳·劳重重一击。

自由党执政期间,博纳·劳是持反对态度最激烈的保守党议员。

不管是阿斯奎斯担任首相,还是劳合·乔治担任首相,博纳·劳都像个愤怒青年一样,反对首相的一切。

博纳·劳不仅反对首相,而且还曾攻击担任海军大臣的邱吉尔完全门外汉,根本不懂海军。

邱吉尔去职后,博纳·劳担任殖民大臣。博纳·劳还诋毁陆军大臣基钦纳是个不切实际的疯子,结果在基钦纳遇难后,博纳·劳这个从未当过兵的人,居然接替基钦纳成为英国陆军大臣。

现在知道英国陆军为什么在世界大战中表现那么差了吧。

因为英国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一样是个门外汉,根本不懂陆军。

劳合·乔治担任首相后,任命博纳·劳担任财政大臣,两人曾是最亲密的政治伙伴。

然而好景不长,对劳合·乔治最致命的一记背刺就来自博纳·劳。

博纳·劳顺利履职后,将偿还美国贷款提上日程。

劳合·乔治担任首相期间,英国借口德国未支付赔款,不仅利息给的抠抠搜搜,还试图赖掉美国贷款。

博纳·劳让财政大臣斯坦利·鲍德温制订还款计划,将英国政府偿还的利息,从每年3400万英镑增加到4000万英镑。

这个方案理所当然的遭到英国议会的反对。

反对态度最强烈的不是别人,恰恰是刚辞职的前首相劳合·乔治。

英国的这台大戏,慢慢还有得看。

和美国贷款一样,苏伊士运河被阻塞也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程度。

从3月到5月,运河阻塞依然没有任何解决的迹象,地中海周边国家对于英国的反对态度越来越强烈,新任英国驻国联大使只参加了一次国联全体会议,就被小尼古拉直接骂跑路,挂印而去。

地中海周边国家虽然怨念深重,没能力撼动英国,英国可以置之不理。

让博纳·劳措手不及的是,连美国都敦促英国尽快解决问题,否则美国将对英国进行打击。

不是军事上的打击,而是抛售英镑。

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取消金本位制度,已经对英镑的信誉造成严重打击。

如果美国抛售英镑,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岌岌可危。

博纳·劳不得不正视依然搁浅在运河内的“苏伊士”号。

“苏伊士”号的死结在于,运河公司要没收“苏伊士”号上装载的石油弥补损失。

“苏伊士”号所属的多尔戈鲁科夫航运公司出于自身利益,派出雇佣兵驻扎在“苏伊士”号旁边,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博纳·劳联系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维特,希望维特出面,让多尔戈鲁科夫航运公司主动让步。

维特给博纳·劳的回复极其敷衍。

博纳·劳被激怒,命令驻扎在运河区的英军驱逐航运公司的雇佣兵。

英军还没出动,俄罗斯地中海舰队宣布要在地中海东部地区举行军演。

博纳·劳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小尼古拉在国联放话,如果谁敢伤害俄罗斯企业在海外的利益,俄罗斯将奉陪到底。

这话明摆着就是说给地中海舰队听的。

地中海很大,251万平方公里,是欧洲最重要的交通枢纽。

地中海也很小,容不下两支地中海舰队。

以苏沃洛夫公爵瓦西里为首的俄罗斯陆军将领同样密集发言,海军如果干不过封建余孽,俄罗斯陆军将为海军复仇。

博纳·劳万万没想到,他这个英国首相,居然还有被人指鼻子骂作“封建余孽”的一天。

仔细想想也合理。

四大帝国灭亡后,欧洲仅剩英国这一个帝国。

其他仍然采取君主制的都是王国,不值一提。

博纳·劳无奈,希望运河公司主动让步。

这一次博纳·劳被骂的更狠。

风水轮流转,辞职后重回上院的邱吉尔终于找到机会,将博纳·劳骂成大英帝国的国贼。

俄罗斯企业的利益受损,军政官员密集发话,谁敢动俄罗斯企业一指头,俄罗斯军队就要灭了谁。

博纳·劳欲哭无泪,终于深刻体会到当首相到底有多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