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43章 这是真的吗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43章 这是真的吗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2 20:59:48

第743章 这是真的吗

第743章 这是真的吗

英国设计的君主立宪,目的是为了将统治阶级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转变为资产阶级内部矛盾,保守党和自由党要是不打起来,英王如何保持超然地位呢。

只能说任何制度都有利有弊,关键还是看执行。

俄罗斯不搞政治倾轧,国家杜马中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议员都来自维特担任主席的俄罗斯国家党。

剩余百分之二十全部是来自东正教和军方的无党籍议员。

国家党虽然实现了统一,内部也有区别,以古契科夫为首的保守派,和以小尼古拉为首的激进派,以及维特为首的中立派并存。

没想到吧,看似最激进的古契科夫,其实是保守派领袖。

以激进自诩的维特,在小尼古拉看来简直就是老顽固。

古契科夫的保守体现在思想上,他以“保皇党”自居,做梦都想回到帝俄时代。

以俄罗斯现在的实力,和乔治的威望,俄罗斯如果重回帝俄时代,乔治将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沙皇。

内战结束后,俄罗斯政府为尽快恢复稳定,清算进行的并不彻底,小尼古拉因此对维特非常不满。

如果让小尼古拉主持工作,俄罗斯恐怕还要经受一轮腥风血雨。

这就是乔治让小尼古拉去国联的原因。

维特和尼古拉一样,是出了名的老好人,立场很模糊,怎么着都行。

博纳·劳积极奔走的时候,乔治也没闲着。

德米特里在福阿德的登基仪式后,和福阿德就运河问题秘密商讨。

福阿德虽然想收回运河管辖权,但是却又不想惹怒英国,主打一个既要又要。

乔治能理解福阿德。

福阿德将收回运河管辖权写入宪法,是为了满足埃及人的要求,至于什么时候收,怎么收,福阿德说了算。

既然福阿德没有付诸行动,伦敦也就不计较福阿德的冒犯,双方都很默契的维持现状。

如果福阿德积极配合,乔治并不介意和埃及分享运河管辖权。

既然福阿德只是嘴炮,那福阿德也不要怪乔治冷酷无情。

5月17号,一千余名埃及人冲破英军设置的封锁线,冲入运河区,要求英军撤离。

英军悍然开枪,造成70余名埃及人死亡,200余人受伤。

消息传出,以克里孟梭为首的各国代表,在国联对英军的暴力行为进行新一轮强烈谴责。

小尼古拉对克里孟梭的态度非常不满。

“如果国际联盟的作用只是谴责的话,那么国际联盟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

和国联相比,自贸组织正在讨论是否应对英国进行经济制裁。

这个新闻一出,直接让英国人头皮发麻。

自工业革命后,英国就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

虽然英国在世界大战期间遭重创,皇家海军依然是全世界第一流的海军,英国依然凭借英联邦的庞大市场,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占据统治地位。

以前只听说英国制裁他国,从未有其他国家敢对英国进行经济制裁。

这时候人们才发现,在世界大战期间受损较英国更严重的俄罗斯,居然已经拥有挑战英国的实力。

单纯从军事角度出发,俄罗斯海军的实力虽然不如英国,但是也不差太多,在华盛顿海军会议中,俄罗斯海军获得了和皇家海军同样的主力舰总吨位,都是50万吨。

和海军相比,俄罗斯陆军在世界大战期间配合英法联军对抗德军,同时还承担了来自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所有压力,虽然俄罗斯有巴尔干军团和高日军团助阵,但如果不是北线俄军瞎折腾,俄罗斯陆军的表现会更出色。

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纷纷进行大裁军,连法国都将常备陆军裁到只剩30万,唯独俄罗斯还保留着60万人的陆军规模,并且在不断升级武器装备,研究新式战术。

今年秋天,俄罗斯军队装备的一系列新式武器装备,将在君士坦丁堡世界博览会中一一亮相,在已经公布的消息中,俄罗斯不仅有新式装甲战车和飞机参展,还在有计划的对俄军单兵武器进行陆续换装。

俄罗斯正在用新研发的尤里耶夫半自动步枪,取代现有的单发步枪。

和实力强大的俄罗斯陆军相比,英国陆军现在总规模只剩不到10万人,而且还分驻世界各地,堪称游兵散勇。

经济上,俄罗斯的工业能力已经恢复到1913年的巅峰水平,经济结构比1913年更健康,产品更具竞争力,更贴合民众的生活需求。

内战结束后,俄罗斯农业生产屡创新高,粮食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而且大量用于出口,对欧洲各国的农产品市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俄罗斯出口到法国的小麦,即便加上关税和运费,在法国市场的售价,也比法国农民自己种植的小麦价格更低,根本无法竞争。

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国家农场,正在和科研机构合作,对牲畜的品种和农产品的结构进行升级改良,以后俄罗斯出口的农产品,会逐渐从附加值较低的谷物,升级为附加值较高的深加工产品。德国进口的俄罗斯谷物,大部分都用来饲养牲畜。

以后不用这么麻烦,俄罗斯人帮你养,你直接买牛肉和黄油,实在不行连火腿我也帮你做。

经济完全依赖俄罗斯的德国且不说。

时下欧洲,包括英国和法国在内,都对俄罗斯商品有着严重依赖。

不仅是初级农产品有依赖,高阶商品比如奢侈品的依赖更严重。

现在欧洲最流行的女性服饰,是来自俄罗斯的布拉吉。

布拉吉就是连衣裙的俄语音译。

布拉吉老少咸宜,丰敛由人,有钱人的布拉吉采用东方传统工艺和面料,价格虽然昂贵,还是比欧洲传统贵族女性习惯的宫廷式长裙更受欢迎。

面向普通人的布拉吉虽然工艺略粗糙,面料更普通,价格也更便宜,更能被民众接受。

也正是因为俄罗斯商品的大量涌入,欧洲一些所谓“有识之士”,提醒各国政府关注俄罗斯的文化扩张。

俄罗斯的文化扩张,比俄罗斯商品的历史更悠久,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不管放到哪个时代都堪称文学巨匠。

尼古拉最喜欢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以及《胡桃夹子》,都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

巧了,乔治也很喜欢。

谁不喜欢大白腿呢。

真正引发关注的,是1922年春季上映的俄罗斯电影《生死关头》。

早在1860年,随着电影技术问世,开启银幕时代。

由于此时的电影没有配音也没有配乐,被称为默片时代,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感受,通常要为电影配备一支交响乐团现场配音。

《生死关头》不需要交响乐团,在播放影片的同时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录音,给观众带来全新体验。

《生死关头》的背景选择日俄战争,主角亚历山德罗维奇将军的原型就是乔治,内容反应主角如何在圣彼得堡承认战败的情况下力挽狂澜,带领俄军逆风翻盘,赢得最终胜利。

影片在前半段,用大量篇幅描述阿穆尔的风景,以及俄罗斯人的生活。

这部电影贡献了诸多名场面,影片中主角乘坐飞艇从空中穿过海参崴,给观众带来全新视角,从空中俯瞰整座城市,让观众深刻感受到阿穆尔风景的壮美,和现代城市的工业魅力。

影片中俄罗斯人的生活,以及俄罗斯人的乐观和顽强,完全颠覆了观众一直以来对于俄罗斯的诸多刻板印象。

导演用巧妙的方式,将俄罗斯人的粗犷演绎为坦率和真诚。

保守诟病的“灰色牲口”,在影片中成为勇敢、忠诚、荣誉、诚实、以及牺牲等等代表人类最美好品质的最佳体现。

影片中的俄罗斯家庭人口众多,符合人们对于俄罗斯家庭的认知。

但是和传说中的贫困、暴力、野蛮不同,影片中俄罗斯家庭的亲情和温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主角父亲醉卧雪地,被主角母亲扛回家后,又遭到家暴这一幕,成为众多笑料中最经典的一幕。

酗酒和家暴不仅在美国,在欧洲大部分国家都是顽疾,由来已久。

俄罗斯人也曾以酗酒和家暴保守诟病。

但是观众们万万没想到,俄罗斯家庭里被家暴的却是男主人。

很多人看完电影之后,会忍不住找身边的俄罗斯人询问:这是真的吗?

真不真的吧,怎么说呢。

谁小时候还没挨过混合双打呢。

这时候但凡被询问的人只要稍稍露出一丝尴尬表情,就会给人一种“是,但是不想承认”的印象。

为了达到更好宣传效果,导演还是采用了一些移花接木方式,将俄罗斯现在的一些情况,移植到当时背景中。

于是又有了普通人和贵族将领在同一个度假村度假的名场景。

这在欧洲国家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迎风飘扬的俄罗斯国旗。

国旗是彩色的,象征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