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55章第四个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55章第四个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4:00

第755章第四个

第755章 第四个

在国联纵横无敌的小尼古拉放眼周边,一个个都是弱鸡,老的老菜的菜,没一个能打的,真就寂寞如雪。

出生于1856年的小尼古拉今年也已经67岁,不再年轻。

有时候真的很奇怪,为俄罗斯呕心沥血的斯托雷平、维特,要么早早遇刺,要么疾病缠身。

小尼古拉这种吃喝玩乐逍遥一辈子的废柴大公反倒年近七旬身体倍棒吃嘛嘛香,只能说造化弄人。

和小尼古拉同时代的帝国高级官员都已经谢幕,小尼古拉是硕果仅存的三朝元老,在俄罗斯地位超然。

国联军队进驻运河区的消息传到伦敦,运河公司的股票直接跌成垃圾股,评分降到最低,工党在国会提交了对首相斯坦利·鲍德温的不信任案。

为稳住局面,斯坦利·鲍德温决定提前举行大选。

这一举动极为冒险,如果保守党在下院失去优势地位,斯坦利·鲍德温将不得不辞职。

乔治并不关心英国大选结果,无论是谁担任英国首相,英国对俄罗斯的关系都不会得到真正的改善。

除非某一方彻底认输。

乔治这段时间关心的是,德国和比利时、法国之间的谈判。

《凡尔赛合约》虽然规定了对德国的惩罚,欧洲的安全形势并没有得到真正改善,德国和法国、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邻国关系依然紧张。

今年初,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担任德国总理兼外长,德国开始试图修复和法国的关系。

6月中,德国和法国、比利时,就德法、德比问题,在英国和俄罗斯的主持下进行谈判。

法国由于国内情况持续紧张,也希望改善和德国的关系。

经过4个月的艰难磋商,德国和法国、比利时互相保证边界安全不受侵犯,德国承诺遵守《凡尔赛合约》中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相关规定,在英国和俄罗斯的见证下,德国和法国、比利时签订《莱茵保安公约》。

《莱茵保安公约》签订的同时,德国和法国、比利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分别签订《仲裁条约》,一致同意采用和平方式解决彼此之间的纠纷。

法国趁机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保障条约》,规定在各国遭受攻击时,有互相援助的义务。

《保安公约》签订后,整个欧洲都陷入欢腾,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和平真正降临,德国也顺势向国际联盟提出申请,要求加入国联。

在小尼古拉的支持下,德国顺利加入国联,并且成为国际联盟常任理事国。

施特雷泽曼在担任德国总理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还是俄罗斯。

施特雷泽曼向菲利克斯坦诚,德国正准备发行新马克,以1马克兑换1万亿旧马克的比例,稳定德国金融市场。

施特雷泽曼承诺,在发行新马克之后,德国政府不会和之前一样滥发货币,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俄罗斯要加大对德国的财政援助。

今年德国以物资方式,向俄罗斯支付了大约相当于5000万卢布的第一笔赔款。

赔款的金额虽然不如预期,但这对经济正处于极端困难情况下的德国来说殊为难得。

按照德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协议,德国最迟将于明年开始向俄罗斯支付赔款。

提前支付赔款,足够证明德国人的诚意。

到目前为止,德国只向俄罗斯支付了赔款,对赔款态度最坚决的法国反倒是一分钱都没拿到。

既然德国人如此有诚意,菲利克斯也不吝啬,承诺会尽最大努力,帮助德国政府稳定物价,恢复经济。

其实从今年初开始,德国经济已经开始恢复。

事实证明,希伯来人在赚钱这方面只有些小聪明,完全没有发展经济这个概念。

只会放贷的后果就是,希伯来人赚到的钱堆积如山,购买力却每况愈下,没有任何提升。

这种情况已经严重到连希伯来人自己都已经无法忍受的程度,所以德意志银行不得不将贷款,给与那些真正想振兴德国经济的人。

日耳曼人骨子里还是有韧性的,今年夏天,德国没有人被饿死,工业恢复指数超过英国和法国,但就经济增长速度来说,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

乔治很高兴,德国终于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吾道不孤。

11月,英国保守党在大选中惨败,在下院只得到258席,失去优势地位。

自由党得到159个席位,颓势同样明显。

异军突起的工党得到了191席,成为议会第二大党。

斯坦利·鲍德温心灰意冷,主动向英国国王递交辞呈。

乔治五世挽留未果,任命工党党魁拉姆齐·麦克唐纳担任首相组阁。

麦克唐纳生于1866年,是农场工人和女仆的非婚生子,这一现象在当地很普遍,据英国政府统计,当地超过百分之十五的孩子都是私生子。

麦克唐纳从教会学校毕业后,曾在伦敦当过佣人和售票员,1888年成为下院议员托马斯·内伊的私人秘书。通过内伊的关系,麦克唐纳加入费边社,并于1894年加入工党。

由于工党同样没有在下院取得多数优势,麦克唐纳不得不组建联合政府共同执政,所以这段时间身兼首相和外相的麦克唐纳,需要把更多精力用于组阁,对于欧洲事务并不热心。

这也不能怪麦克唐纳。

这是工党的第一次执政,连部长人选都凑不够,需要从保守党和自由党借人。

麦克唐纳本人出身低微,连英国内部矛盾还没有理清楚呢,更遑论国际关系。

11月15号,经过长达一年的筹备,俄波石油公司在波斯的第一口油井顺利出油。

英波石油公司倒闭后,波斯开放石油开采权,任何想到波斯开采石油的公司,只要交钱,就可以得到石油开采权。

这个条件足够优厚,却没有人敢出手。

连英国人的公司都无法在波斯立足,其他国家想去波斯开采石油,还不如拿钱打水漂,至少能看个乐子。

唯一有能力开采石油的俄波石油公司,却没有任何动静。

苏伊士运河中断后,波斯的石油需要绕过非洲才能抵达欧洲。

俄罗斯的石油不受影响,依然可以通过黑海抵达欧洲,成本会波斯石油更低廉。

只是成本低廉,价格上并不会比洛克菲勒低多少,乔治在美国的时候已经和小约翰达成一致,联手对欧洲佬进行收割。

波斯的石油定价只需和俄罗斯石油以及洛克菲勒保持一致,在欧洲肯定能找到买家。

明明如此大好形势,担任俄波石油公司总经理的德米特里大公却在德黑兰纵情享乐,无所事事,成为俄罗斯贵族中的反面典型。

德米特里之所以无所事事,主要源于对波斯新任首相礼萨·汗的不满。

礼萨·汗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不满足于受俄罗斯和英国控制,他在担任哥萨克师长期间,辞退所有俄罗斯籍军官,同时又和英国人虚与委蛇,左右逢源。

21年12月,礼萨·汗再次发动政变,逼迫首相赛义德·吉雅丁逃离波斯,大权独揽。

在成为波斯首相后,礼萨·汗希望和俄罗斯进行谈判,要求俄罗斯承认波斯的独立,并废除俄罗斯在波斯的包括领事裁判权在内的所有特权。

礼萨·汗还希望俄罗斯能把位于波斯境内的财产,作为赔偿转交给波斯。

这些要求,理所当然的遭到德米特里的拒绝。

在希望和俄罗斯进行谈判的同时,礼萨·汗一视同仁,解除了波斯各级政府机构中所有英国人的职务,并且扫平了受英国支持的哈扎尔叛乱武装。

今年初,伊朗国王阿罕默德·沙阿返回德黑兰,正式任命礼萨·汗担任波斯首相。

之后阿罕默德·沙阿再次离开波斯访问欧洲,归期未定。

由于礼萨·汗的强烈要求,俄波石油公司接手英波石油公司的油井和炼油设施,生产逐步恢复。

11月29号,俄波石油公司在阿巴丹举行仪式,庆祝油田复工,礼萨·汗也获得邀请,为油田复工剪彩。

礼萨·汗很小心,率领总人数超过3000人的卫队抵达阿巴丹,杜绝一切意外发生。

就在礼萨·汗刚抵达阿巴丹不久,曾担任礼萨·汗顶头上司的萨达尔·胡马云,在德黑兰发动政变,宣布废除礼萨·汗的所有职务。

礼萨·汗大怒,立即率领卫队返回德黑兰平叛。

在返回德黑兰途中,礼萨·汗率领的卫队遭到叛军的袭击,全军覆没。

德米特里在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和英国驻波斯大使麦克马洪在德黑兰弹冠相庆。

“现在让我们来聊一聊石油配额的问题吧。”

麦克马洪希望以英国驻波大使为契机返回英国。

麦克马洪希望俄波石油公司和之前的英波石油公司一样,将所有开采的石油都运往英国,英国愿意为此支付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

麦克马洪内心苦涩。

在失去了波斯石油之后,英国要么找美国人买石油,要么购买俄罗斯的石油。

这两家现在是一丘之貉。

英国不愿意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迫切需要引入第三方供应商。

就在此时,尤里耶夫大公国驻英国大使辛吉斯主动找麦克唐纳,询问麦克唐纳是否需要第四个供应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