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756章 大宝藏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第756章 大宝藏

作者:鲇鱼头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5 19:14:00

第756章 大宝藏

第756章 大宝藏

1923年的当下,石油输出国主要是俄罗斯和美国,其余类似委内瑞拉、波斯、罗马尼亚,要么是被英美资本控制,要么尚未正式开发。

早在1886年,东印度就发现了第一座油田,但因荷兰人实力有限,并没有对油田进行大规模开发。

俄罗斯人来到东印度之后,东印度石油大发展,目前不仅有炼油厂和管道,而且建起专用的运输码头。

亚历山大的登基仪式将于明年1月13号举行,虽然还没有正式成为尤里耶夫大公国的国王,亚历山大已经开始处理政务。

俄罗斯帝国灭亡后,大量俄罗斯贵族来到东印度,去年东印度的人口正式突破500万。

这一统计并不包括东印度当地土著,以及来自高丽和日本的外来务工人员。

德扬执政时期,东印度经济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东亚地区唯一的工业国。

在君士坦丁堡的时候,亚历山大只知道东印度的水果罐头和鱼肉罐头还不错,对于其他方面的了解不多。

前往东印度的路上,亚历山大恶补了一番关于东印度的资料,总算对东印度有了大概了解。

东印度目前的经济状况以出口为主,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天然橡胶、棕榈油、锡矿石等等。

东印度最主要的出口地是俄罗斯。

君士坦丁堡成立自贸组织后,东印度第一时间以尤里耶夫大公国的名义加入,出口产品进一步丰富,各种热带特色产品比如水果、水产品、咖啡、可可等,在自贸组织成员国很受欢迎。

苏伊士运河的中断,对东印度的贸易造成巨大影响,以前东印度的商品通过苏伊士运河能够顺利抵达欧洲,现在要么绕行非洲,要么通过俄罗斯中转。

亚历山大决定在产品深加工上做文章。

出口天然橡胶赚的钱,肯定不如出口轮胎赚得多。

如果能在东印度本地将锡矿石加工成锡锭,不仅能将更多利润留在东印度,而且还能增加工作岗位,提高东印度人的整体收入。

其他诸如罐头、咖啡之类的快销品,只要打上“尤里耶夫”的标签,价格就可以成倍增长。

石油——

东印度的石油产量虽然不高,但是蚊子腿也是肉,亚历山大不嫌弃。

亚历山大手中还有一个王牌,那就是澳大利亚的铁矿。

只要想发展工业,肯定离不开铁矿石。

东印度虽然也有铁矿,但是品位不高,开采难度较大,储量也不高。

乔治对于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印象深刻,只要亚历山大能将澳大利亚的铁矿石控制在手中,东印度就有了上桌的资本。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悲剧,都是因为没有钱造成的。

对于国家来说也一样。

亚历山大对于东印度的现状还是很满意的。

对于德扬更满意。

世界大战结束后,德扬用了整整三年,才将东印度各地的反抗势力一一扫平。

在这个过程中,东印度不仅完成了对各地的实际控制,而且打造了一支战力不俗的海军。

以及一支战斗力堪称强大的海军陆战队。

东印度装备两栖坦克的时间,比阿穆尔军区更早。

“我们的海军虽然没有战列舰,但是拥有12艘巡洋舰和40艘驱逐舰,以及20艘潜艇,在这片海域,我们就是亚洲的无敌舰队。”

德扬对东印度的海军有信心。

“如果海军想要战列舰,我可以想想办法——”

亚历山大虽然对战列舰不感冒,但如果海军提出,亚历山大也会满足。

新官上任尚且需要三板斧,亚历山大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将权力集中在手中,而是稳固政权,建立威望。

大公国的好处是,不仅能升官发财,而且还能封爵,光宗耀祖。

帝俄时代,德扬凭借和乔治的关系获封男爵。

对于德扬的权力来说,区区男爵实在不匹配,所以亚历山大给德扬准备的职位是第一代新几内亚伯爵。

伯爵也是有封地的,加封德扬为新几内亚伯爵,并不是要把整个新几内亚都封给德扬,只是新几内亚岛的一部分,范围大概100平方公里左右。

和德扬一起被封为伯爵的,还有伊万诺夫、安东诺夫、卡努尼科夫、马尔科、穆萨耶夫等人。

卡努尼科夫是追封,本人已经于世界大战期间离世。

“战列舰太昂贵,不适合我们——”

德扬很冷静,从东印度实际出发。

“——我们应该购买更多运输机,建造更多运输船。”

德扬的定位很准确,跟俄罗斯这样的国家相比,尤里耶夫大公国就是个跑腿的。自贸组织的好处是各取所需,各成员国可以根据自身国家的实力,选择一部分角色,只有俄罗斯才有资格大而全。

东印度种粮食的话,即便一年三熟,也竞争不过那些一年一熟的国家。

粮食这东西,以大米为例,生长周期越长,口感就越好,跟地域有很大关系,即便把五常大米弄到东印度,也种不出五常大米的味道。

俄罗斯人的主食是土豆和面包,东印度这边则是各种热带水果和水产品,大米虽然也有市场,但是需求量并不高。

这样一来东印度只需种甘蔗生产蔗糖,再用蔗糖去换大米,充分发挥各成员国的优势。

当然了,东印度的大米固然口感不好,那也不能一点都不种,即便种出来的大米都用于出口,也要保证粮食安全。

“为什么要购买,我们要自己生产。”

亚历山大受乔治影响,能自给自足,绝不求人。

即便是俄罗斯也不行。

“维克多会不高兴的——”

德扬很高兴,这就是他希望亚历山大来东印度当国王的原因。

东印度依附于俄罗斯,虽然没有遭到俄罗斯的歧视,总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东印度企业和俄罗斯企业进行竞争的时候,难免底气不足。

亚历山大担任国王,东印度企业在和俄罗斯企业打交道的时候,就可以平起平坐。

维克多也是乔治表弟,尤里耶夫航空公司总经理。

“他如果有意见,让他来找我。”

亚历山大给德扬撑腰,有竞争才有发展。

一个是因为垄断经营,动力不足。

另一个是因为各国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不足,俄罗斯人也不太会做生意,七姐妹之一的壳牌,就是凭借销售和运输巴库的石油起家。

尤里耶夫航空公司在俄罗斯固然一枝独秀,同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和世界大战期间相比已经开始下降,是时候刺激下阿穆尔这些企业了。

乔治得到阿穆尔之后,为了不引发圣彼得堡的敌意,尽可能选择新兴市场,不跟叔伯弟兄们抢饭吃。

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美、意都成立了航空公司,不约而同加大了对航空技术的研究,俄罗斯如果不行动起来,好不容易获得的这点先发优势,很快就会全面落后。

东印度的情况跟俄罗斯有很大不同,俄罗斯是陆权国家,凭借铁路,可以将全国有效串联起来。

东印度是万岛之国,虽然有全世界第三大岛屿,最有效的交通工具还是飞机和商船。

亚历山大抵达东印度的第二天,一场风暴袭击婆罗洲,仙本那损失惨重。

“如果说这里有什么不好,那就是地质灾害实在是太多了。”

德扬已经习惯,第一时间下令赈灾。

“什么样的风能有这么严重?”

亚历山大第一次知道,房子居然能被风刮走。

东印度不仅容易遭受热带风暴袭击,由于处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活动活跃,还很容易发生地震。

东印度境内有400多做火山,由于降雨充沛,水灾和泥石流等地址灾害也很容易发生。

亚历山大终于知道为什么东印度的物产这么丰富,气候如此宜人,风景如此优美,却还留不住俄罗斯人了。

“既然木头房子很容易被刮走,我们就尽量用钢筋混凝土建造房屋。”

亚历山大不信邪,基础建设是发展经济的法宝。

俄罗斯的战后重建就是从基础建设开始的。

跟俄罗斯相比,东印度的条件更好。

俄罗斯重建的时候,要从高丽和德国雇佣外籍工人,才能解决俄罗斯因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力资源损失。

东印度的总人口虽然只有500万,所处的地域却是全世界人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人力成本低廉的不像话。

相对于荷兰统治时期,东印度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极大提高,椰城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居民家庭通了电,2万人以上的城市,在东印度有42个。

这些城市基本上全部都是港口。

“人口还是太少了,如果我们能有5000万人,我们将成为这片海域的霸主。”

德扬略遗憾,这事儿急不得。

和人口数量相比,亚历山大更在乎质量。

数量不够,可以用质量弥补,一台工程机器的效率,可以超过100个工人,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将大大降低工业生产对工人的依赖。

当然了,人口不管到什么时候,肯定是越多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