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一百三十七章 五老入阁

大明征服者 一百三十七章 五老入阁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一百三十七章 五老入阁

“有事启奏,无本退朝。”

“臣有事启奏。”杨廷和很干脆的出列。

“杨大人何事参奏?”朱厚炜应了一句,也略微有些紧张,因为杨廷和很少会在早朝的时候当廷奏事,既然冒头了,那多半是要劝进!

不止是朱厚炜这么想,实际上所有的朝臣心里都是这么想的。

“内阁事务庞杂,政务千头万绪,臣与梁大人二人实难面面俱到,故请永王特旨任命内阁辅臣,以分臣忧。”

朱厚炜恍然也有些奇怪,要知道内阁可是总揽天下大政的地方,辅臣就算没有宰相权大,可也小不到哪去,既如此这内阁的人自然是越少越好,杨廷和竟然要人入阁,那岂不是让别人分他的权?

真是见了鬼了……

要知道杨廷和可不是后面的超级大牛张居正,张局正秉国的时候万历皇帝受制,六部包括和内阁首辅平起平坐的吏部尚书都一起俯首,真正是权倾朝野第一人,杨老头在历史上名气不小,可那是和嘉靖帝对着干弄出来的名声,执政能力和张居正差了几条街。

“杨首辅可有要举荐的人选?”

杨廷和奏道:“臣举荐礼部尚书蒋冕,户部尚书杨一清,左都御史陆完,工部尚书翟銮,刑部尚书靳贵五人入阁。”

一次性举荐五个!朱厚炜直接愣了。

大明内阁的人数一般是一到七个,如今内阁只有杨廷和跟梁储两位阁臣,这五人要是全部入阁,那内阁基本上饱和了。

当然举荐是举荐,当任是当任,皇帝有权全部任用,也有权踢掉几个,当然更省事的办法是踢出去廷推然后自己画圈圈。

不过内阁的人事任命是皇帝的最大职权之一,如果是朱厚照那肯定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可朱厚炜不一样,有些权限他必须要牢牢的抓在手里,如此才会让他在群臣的眼里拥有最大化的存在感。

这五个人当中朱厚炜比较熟的是杨一清和蒋冕,这两人一个正德十年入的阁,一个是十一年入阁,如果朱厚炜现在批准两人入阁,那么历史的轨迹就彻彻底底发生了改变。

当然历史早已经改变了,这个倒是无需深究。

朱厚炜在盘算,这五个人能得到杨廷和的举荐,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资历足够!

“杨阁部举荐五位大臣入阁,诸位臣工可有异议?”

此言一出,所有朝臣都明白了朱厚炜的意思,就是这次杨廷和举荐的内阁人选不需要廷推,直接在这次朝会定下来。

于是众臣纷纷附议,这等于是废话,在这节骨眼上谁会反对,这要是反对谁,那这梁子可就结的深了,没有利益冲突便去结仇,可不符合官场上的中庸之道。

当然朝臣当中也肯定会有不满,不满的原因就是人数,内阁的阁老就那么多,这下一次性举荐五个,要是任用三四个,那么内阁或许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有新的人选入阁,这对于那些觉得自己有资格或者努努力再熬几年的大臣来说,就不是那么痛快了。

“既然诸位臣工没有异议,那本王就特旨允准杨一清、蒋冕、陆完、翟銮、靳贵五人入阁!”

朝堂哗然,杨廷和自己都无比诧异,他举荐五人,五人全部入阁?按照他的本意,能入选三个就不错了,举荐五人无非是给朱厚炜选择的机会罢了,谁能知道永王竟然这么给面子……

只是如此一来内阁直接人满为患,杨廷和此刻倒是有了点无语和郁闷……

朱厚炜连点五人名字,实际上也是给内阁排定了座次,杨廷和首辅,梁储次辅,杨一清三辅,依次类推,最后一位的靳贵,如果不出意外,按照常规递进的话,这辈子基本和首辅是绝缘了。

五位新阁老出列谢了恩,杨廷和便再次出列道:“臣奏请复职原户部尚书王鏊……”

王鏊这个人朱厚炜还是有印象的,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傅、正德元年入阁。

这家伙是个牛人,乡试第一名解元,会试第一名会元,只可惜殿试的时候混了个探花,要不然就是三元及第的一代传奇,后世名声响亮的一塌糊涂的唐寅唐解元在他面前还不够份量。

毫无疑问王鏊绝对算得上是一位正臣,数次出手搭救被刘谨迫害的尚宝卿崔璇、致仕的吏部尚书韩文、还想刘谨想干掉的刘健、谢迁和杨一清等等重臣,不过都因为王鏊拼死斡旋,这才纷纷逃过一劫。

这说明什么?说明以王鏊的资历,就算跋扈如刘谨也得给他三分薄面!

正德四年王鏊不满朝廷被刘谨搞的乌烟瘴气,心灰意冷之余数次请辞,最终获准回乡。

刘谨倒台之后,数次廷推想要王鏊复出,王鏊却一心只想著书立说,最终寓居十六载,直到辞世也再未出仕。

可以负责任的说,要是王鏊现在还在朝,这内阁首辅的位子必然轮不到杨廷和。

朱厚炜不知道杨廷和为什么会在早朝的时候提出让王鏊复出的建议,人家连皇帝都面子都不给,会给他这个监国面子?他貌似没这么大面子。

“本王记得正德六年时九卿会推王鏊复任户部尚书,然而他以身体有疾为由坚辞,可见王尚书已无意仕途,今日首辅再提让王鏊还朝,是何用意?”

杨廷和朗声道:“王大人乃国之栋梁,寓居乡下实在可惜,因此臣提请王大人返朝,是想让大明多一位能臣!”

“这样吧,以陛下的名义赐牛羊、美酒以示优眷,并请他入京,就说本王对于《震泽集》多有不解之处,请王老入京为本王解惑。”

高!实在是高!

这手法让杨廷和对朱厚炜的手段佩服的五体投地!

如果是正德皇帝,那么最多也就是派人去请王鏊出山入仕,可如今的王鏊一心只想做学问,根本无意于官途,以高官厚禄来让其出山,本身就会落了下乘。

可永王却不说出仕为官的事,而是以酒食赐之以恩,再召见王鏊谈学问,你引以为傲的就是学问,现在永王虚心请教,你好意思不来?

入了京还想走?哪有那么容易!

厉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