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征服者 > 第三百七十九章 利益交换

大明征服者 第三百七十九章 利益交换

作者:酒老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2:49:29

第三百七十九章 利益交换

“户部掌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财政诸事,吏部掌天下文官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诸事,若是大改,兹事体大,朕决定暂时放一放,等四部五寺改革完成,时机合适的时候再论。”

杨一清原本仿佛是如临大敌,甚至已经打算好和皇帝磨嘴皮子了,然后皇帝突然说不改?

这个不改并没有让杨一清如释重负,反倒是让他心神一紧。

因为皇帝说了,不是不改,而是时候未到,那么什么时候算是时机成熟?

谁也琢磨不透皇帝的心思,但是杨一清不详的预感却已越发的强烈。

他的预感是对的,对于朱厚炜来说,改革吏部还好说,但是户部要是改革就必然会牵扯到土地乃至隐户,现在锦衣卫盘查天下土地以及隐户还没有完成,所以他只能先忍着。

而且朱厚炜也知道步子确实不能跨的太大,跨的太大扯裂了淡可就不好玩了……

现在改了四部五寺,等于是给朝堂一个接受和应变的时间,以后要是对户部动手也更能被接受,当然有了充分准备的朝臣或许也会想出对应之策,这一点暂时不在朱厚炜的考虑范围之内。

至于留下吏部,是为了陪衬还有牵扯,牵扯内阁!

吏部尚书又称之为天官,权力之重,比起内阁首辅都不让三分,所以大明才有天官不入阁的传统,要是内阁首辅再兼任或掌控了吏部,那么其权力就不输宰相多少,没准权臣就会诞生,这很显然是帝王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所以在朱厚炜暂时不动内阁的情况下,选择留下吏部,还是很有必要的。

朱厚炜的大刀一顿乱舞,京城九大衙门中的工、刑、礼、兵四部、大理寺和都察院没了,除了吏部和户部外便只剩下一个通政司……

大九卿成了重灾区,小九卿没了太常寺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和鸿泸寺卿,还剩下詹事府詹事、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尚宝司卿和苑马寺卿……

大小九卿十八位,瞬间没了十位……

“朕改革官制之初衷是要将大明民政、财政、军政彻底分开以及实现司法独立,地方官府之父母官只需治理好民政即可,至于地方上如何改制……”

“陛下,恕臣直言,陛下如此大改官制是否合适暂且不论,在老臣看来,京城各衙官员不少,改设、新设之衙门官员应该够安置,不足之处亦可从翰林院乃至国子监调用低级官员,但是地方上增设这么多的官衙……”

“杨爱卿无需担心。”朱厚炜笑道:“大明人多,读书人也不少,有功名的秀才也不在少数,地方官府治政,说实话,官员最终靠的还是胥吏,秀才不能当官,难道当吏也不行,先让各地秀才充斥各衙门当吏员,顺便积累治政经验。”

“老臣明白。”杨一清缓了一口气,他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

当初皇帝说过,治政靠的是各行各业的人才,懂经济的去税司等等跟财政相关的部门任职,懂匠作的去管匠人……

这样的人才哪里多?

皇帝的手下最多!

那么皇帝会不会让新学的人才来渗透官场,哪怕不当官只当吏,对于他们这些为了道统不惜以身殉道的重臣而言,都很难接受。

因为他们最怕的就是新学读书人从吏而官!

现在皇帝还要依赖儒家治国,也就是说除了儒家以外,皇帝手下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可以任他所用,可以后呢?

当新学读书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的时候,谁敢保证皇帝就一定不会让新学士子充斥官场,用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渗透整个朝廷!

现在皇帝说了任用秀才为吏员,而且理由冠冕堂皇的是为了以后治政做准备,怎么听都无懈可击,但是杨一清知道这天迟早都得变。

他现在唯一希望的是在他还混迹朝堂的时候,皇帝不会做到那一步,否则就算他追随皇帝开创大明中兴,也必然会成为儒家的罪人!

“陛下如此大改官制,那么老臣敢问天眼、东厂和锦衣卫如何?”

这是杨一清第二次提起,皇帝想要顺利完成官场改制,那么就得和朝廷完成利益交换。

“正如京城官场和地方官场一样,朕虽改制却也知道循序渐进,否则天下官场都得重新洗牌,同样的道理,爱卿说的这天眼、东厂和锦衣卫自然也都要改!”

朱厚炜眼角泛起一丝冷笑,后世崇祯皇帝被东林党忽悠成了大傻子,以为满朝文官都是仁人君子,何曾想过他面对的就是一群披着道德外衣,实际上浑身上下都充斥着腐臭气息的官僚!

锦衣卫和东厂是否强大,强大到能够震慑全天下,关键的核心还是在皇帝本身,也就是说他们的存在的价值来自于皇帝的信任。

没有皇帝的信任,锦衣卫都指挥使,堂堂三品武夫见了无品的东厂提督都得下跪,可有信任呢?

就好像嘉靖帝的奶兄弟陆炳,这家伙当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锦衣卫的权势到了巅峰,东厂被压的连气都透不过来,再等到魏忠贤执掌东厂的时代,锦衣卫就是东厂的狗。

大明一朝的官员可以说是受尽了锦衣卫和东厂的鸟气,锦衣卫上门就意味着灭门之祸,诏狱和地狱没什么两样,至于番子,那就是一群没卵子的厉鬼。

杨一清想要借这次官制改革干掉锦衣卫和东厂,只要能成功,那么他就能在官场赢得巨大的声望,那么推行官制改革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利益交换罢了……

手指敲击御案,这是做个考虑的姿态,朱厚炜岂能不知道杨一清的算盘,其实真要说起来,锦衣卫和东厂的存在对于朱厚炜而言,实际意义并不大!

在信息不发达,没有自媒体快速曝光事件的封建时代,朱厚炜控制官场的终极手段是无孔不入,无处不在的天眼!

天眼建立三年,如今发展到什么规模,拥有多少暗探,组织渗透到了哪一步,就连朱厚炜自己都没个底。

真正有底的只有任兴,因为任兴不但是东厂提督也是天眼提督,是他从头到尾布置了天眼之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