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三九一章 有点想王安石了

第三九一章 有点想王安石了

ntent

“政事堂准备如何应对?”

经过简单的交流和安排后,政事堂相公们很快的到了垂拱殿……此事非同小可,需要集议决策。

赵曦看了看奏报,很清楚高氏的想法和目的。

高氏想多了,或许整个朝堂很在意这个先皇去世三年不动刀兵的陈例,在赵曦眼里,动不动刀兵,不在这些,而是看国朝需要不需要。

看政事堂的意思,这是要当回事集议了?

赵曦认为根本没必要集议,敌人都打过来,集议有什么意义?直接打过去就得了。

既然都来了,那就听听这些相公们的意思吧。

“官家,臣担心高氏与安南有关联。如今国朝粮食需求有三成依赖于安南等小国供应。一旦安南参与此事,国朝粮食价格会受到冲击。”

“韩相所言极是,不排除安南会趁火打劫……”

政事堂这些相公还真不是白给的,能从矿城被围考虑到安南以及粮食问题……全局意识是没得说。

“官家,朝廷需要从工坊城调度中心了解粮食运销情况,已遣人赶往工坊城。”

“可!富相,这段时间朝廷让三司使派人进驻工坊城吧,严密监控粮食进出量。”

没了?赵曦还等着相公们继续说下去呢,结果没人再吭气了。

什么意思?就调查调查?做这些有屁用?

那怕就是被动应对也应该拿出个意见来呀。

“官家,朝廷已着手清点国朝所有军州常平仓储备,以应对即将可能发生的粮食危机。”

恩,这也算一项措施吧。

“以后呢?一旦安南参与高氏谋反,并趁火打劫,断绝与国朝粮食交易,或者提高粮食价格,从而影响到整个与国朝粮食交易的他国。朝廷如何应对?”

这都是有很大可能发生的,必须要考虑的。

“官家,三年不动刀兵。朝廷需要用常平仓储备应对这次危机。”

啊?赵曦愣了。被人打脸了,然后自己告诉自己,我敷敷就好了。

难不成西征还没有打出国朝的胆吗?还是一副逆来顺受的球样。

“官家,国朝依赖他国粮食本就不是长久之计,我泱泱大国岂能受制于人?自给自足,着重农桑才是立之本。”

“如今因安南等国为国朝提供粮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朝农桑之本,使国朝百姓热衷于易货之道,不事农桑,此乃舍本逐末之为。臣以为,应借此危机,断绝与安南等国的粮食交易,从而使国朝回归农桑!”

赵曦脸沉了。没想到自己已经指引了方向,居然还有纯粹看不清形势的。

农为本,这一点赵曦不否认,不应该受制于人,赵曦也认同。

可如今华北平原是边境,两广是山区,两湖未完全开发,而中原丁口密集,国朝要想自给自足,让这上亿的子民温饱,仅凭江浙,根本就做不到。

这不是后世,亩产飙升,这不是后世,有土豆玉米之类的高产农作物,仅凭五谷,还是亩产二三百斤的五谷,怎么可能做到让子民温饱?

他司马光吃错药了还是怎么地?这政事堂是脑袋进水了还是怎么了?

真当天下黎民都跟他们家一样是高门大户呀?

“你们也这样认为?”

赵曦有些不爽了,语气自然不会平和。

先不说司马光这想法对不对,就现在这情况,矿城还被困着十几万人呢。

现在扯粮食该交易还是该自产,赵曦没心情扯这淡。

“官家,老臣以为,如今之急,乃是如何解救矿城十数万人。至于安南是否断绝与国朝粮食交易,或者说国朝将来要不要继续交易,可押后再议。”

富弼能考虑到赵曦的不痛快。赶紧先岔开了话题……也算是回到正题了。

“朝廷准备怎么做?”

“回官家,大理高氏谋反时围困矿城,真正的目的并非要对矿城怎么样,无非是准备拿矿城以及矿城的子民做筹码,以此来要挟国朝,承认其谋反后王位的正统。”

“我等以为,如今之计只需要遣人赶往大理,不掺和大理内乱事宜,也不涉及高氏谋反后国朝承认的事,只针对矿城子民的安危谈判。”

“国朝这时候派遣使臣,以调解大理内乱的名义出使大理。对于大理内乱不表态,也不支持和反对任何一方……”

明白了,这是想去左右逢源去呀!也不能说韩琦的想法错了。如果大理真是个独立的王朝,这是做王道的做法。

这是真的把大理当作与国朝相同的国度了,完全撇开藩属国这个事实了……也是,国朝所谓的藩属国,不都是这样吗?

在名义上西夏还是藩属国呢,青塘也是朝廷册封的。

有劲吗?

“大理是国朝藩属国!”

“官家,国朝对藩属国历来不曾干预。”

“怎么说政事堂这是议定了?你们都是这个意思?”

真不如做太子的时候!那时候自己根本没那么多顾忌,也不用因为身份不好意思跟这些相公争辩,更不用担心僵化关系。

现在虽然是帝王了,反倒受到的限制更多了。

缺少代言人呀!赵曦是真的有点想那个王安石了。

这个扛雷的,他本来想缓个两三年,让朝堂放下戒备以后再开始,到那时候,再将王安石召到朝堂。

没想到会发生大理发难的事,这心里越发不爽了。

看看政事堂到底是几个意思吧!

“我等……”

“回官家,我等并未议定,这也是这次集议的重点议题。”

富弼打断了韩琦继续说下去的话头,不管韩琦是不是想说没有议定,他都必须拦下来。

富弼了解赵曦,知道如今的官家是怎样的性子。

他不是先皇,有事了政事堂议定后,来垂拱殿知晓一声,顶多了废点口舌,阐述一下利弊,给一个定夺的权利。

如今的官家是个强势的,有主见的官家,不再能用早先的议事方式了。

韩琦惊愕富弼打断他说话,再听完富弼所说的,一下子也冷静了。

再看看文彦博,这老小子这次居然没吭气…~械斗之乱让他有很大的进步了,没有考虑完善,文彦博是绝对不会随意开口了。

那些弹劾他的这阵风刚过去,他不想在这时候再惹闲事。

他文彦博可是清楚,东川的铜铁矿利益几乎涉及到朝堂三成以上的臣工。

ntent

p我成了仁宗之子60028dexhtlp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