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一二章 钱太多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一二章 钱太多了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一二章 钱太多了

三级决策制,是赵曦的一个设想。他借鉴了后世大明的部分制度和流程,也借鉴了他自己原本那个时代的一些。至于是否适合这个时代,赵曦不肯定。

所以,他还是采取了由政事堂相公们先拿意见的做法。

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先由政事堂拿出意见来,在有个雏形的基础上,赵曦再去添加一些内容,或者调整一些内容,要比自己从开头做到结束轻松很多。

说实话,就是现在,赵曦对国朝的官制也还糊涂着,更不用说臣工们繁多的俸禄名目。

有改革官制这个由头,也能让臣工条理的国朝的体制以奏折形式给他说清楚,让自己能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最终在自己设想和现行官制中找到合适的点,不至于让官制改革受到太大的抵触。

原本赵曦是想建立国朝自上而下的监察体制后,再进行官制改革。

现行这种御史台风闻奏事的模式,赵曦很不看好。

风闻奏事,也就是说对所奏事宜不必担负责任,而只要被弹劾,不管是否属实,朝廷都需要处置。

这样的御史台,确实有其优点,能一定程度的约束臣工的操守。

同时,这样的模式也容易导致御史台成了一种工具,朝臣相互攻讦的工具。

赵曦推动官办产业垂直化管理的目的,就是想为自己设计的监察体制做蓝本,为建立自上而下垂直管理的监察体制提供参考。

本来还想,等官办产业运行几年,垂直管理的模式有一定经验后,再推出监察体制,最后进行官制改革。

可一次又一次的混乱朝会,让赵曦失去了耐心。

就跟王安石在不合适的时间提出市易法一样,最终的结果还是不错的,一样推动了市易监管和官办产业的实行。

虽然为了做成新市易法,让赵曦不得不责令工坊城舍掉一部分利益……这也是迟早的事,在市易法提出国朝易货垄断之弊时,就注定工坊城不能长久的捞把着那些产业不放。

这也算吧,可以让工坊城从制造转向研发。

当然,这一次出售,让工坊城发痛了。加上朝廷又免了工坊城三年的税,这时候工坊城比朝廷还要富有。

韩缜很担心,整个工坊城的主事人都很不踏实。

钱太多了,作为一个到底是朝廷一级政权,还是一个利益实体的工坊城,就连工坊城的主事人都没个谱。所以,他们认为工坊城不该也不能拥有如此多的现钱。

给朝廷?韩缜还不敢那样做。整个国朝都知道工坊城是官家的,也是很多朝臣从中得利的所在。

这时候,满朝堂都能分清朝廷和官家以及臣工的区别。

“该分红分红吧,这是工坊城本质决定的。工坊城的很多产业本来就是合伙的形式,没必要因为钱粮的多少,就更改原本的契约。”

让地主变成老财,让人们把关注点从土地上转变,这本来就是赵曦推动工业化的目的之一。

参与工坊城产业的朝臣得利颇丰,是更好的促进臣工们对工业化投入增加的催发剂。

这些钱,都是数字,是皇家银行票据。赵曦不相信有谁会大批量的提现。

关键是,这一次工坊城出售和授权工艺,国朝的大多数州府郡县都掺合了,那些分别属于各州府郡县的朝臣自然舍不得丢掉这样的机会。

皇家银行出现了第一次信贷爆发。

所有的一切,都只是挂在皇家银行往来账目上。

“陛下,分红并不能减少多少工坊城的收益。陛下,臣等也清楚,这些收益很大一部分是皇家银行的信贷,分红也不过是那些东家偿还信贷,只不过是平一下皇家银行的存贷平衡。”

“可这次工坊城授权的工艺,并不单纯是早年如马车、水泥、羊毛纺织等工艺,更多的收益来源于诸如锅炉、玻璃等后期工坊城研制的产品工艺。”

这一次,是工坊城全体主事人一致来找官家问计,真的是被账面上的金额吓着了。

“有多少钱?”

赵曦也奇怪了,能有多少钱呀?还至于没处花了?

“六百多万贯……”

呃……怎么可能?赵曦也被韩缜所说的数惊着了。

“陛下……”

苏颂看得出官家的惊讶,有些事他比韩缜更清楚。所以就接过了话头。

“陛下,几乎所有的北方的州府都购买了锅炉制造的工艺。而锅炉的工艺授权价格为五万贯,这是经过户部、三司使以及商贾代表、牙行多方议定的价格。都没有觉得价格高了。”

“如果说锅炉还仅限于上州或者富庶的州府,但蜂窝煤和蜂窝煤灶火就几乎是所有的州府郡县都得到了授权。”

“这是可以普及到一般殷实人家就可以使用的灶火,又是与蜂窝煤工艺成套授权……蜂窝煤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如今石炭矿那些粉炭几乎不值钱,而蜂窝煤的效果几近与石炭相同。”

“至于玻璃,朝臣们都见识了勤政殿安装玻璃后的效果,也就对玻璃的推广有了促进作用……”

“韩城主所言六百万贯,是将前期产品刨除,只说属于工坊城的直接收益。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授权价格并不高,只是这笔钱就这样留在工坊城,又是被诸多臣工看着盯着的。臣等才问计于陛下,该如何处置。”

“纳税情况怎样?”

“回陛下,所有交易完成后,都按照十税一的商税,如数上交了税金。朝廷因这次工坊城授权产品一事,入税多达一百多万贯……”

“不是工坊城免税三年吗?”

“陛下,虽然户部认为这不属于单纯的工坊城交易有点牵强,臣等还是按章纳税了。钱太多了……”

工坊城的担心,朝廷的眼红,这笔税入就成了朝廷没名堂的收入。

估计这也是政事堂对征战唃厮罗没多少意见的原因之一吧。

钱确实是有点多了。要说这些收益属于工坊城,不如说是属于赵曦更合适。想法都是赵曦提出的,工坊城只是将想法实现了而已。

可这个…~真不能公布于众。一个帝王,没事尽鼓捣这些,一个玩物丧志总是少不了的。

这才是这笔钱没法花,工坊城又不能随意花掉的原因。

唉……确实钱确实有点多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