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二二章 暗潮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二二章 暗潮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二二章 暗潮

因青苗法而成了皇家银行,如今在汴梁,就是一般的殷实人家,都懂得把钱粮存在银行比埋在猪圈强。

因市易法有了市易寺,有了国营寺,有了工坊城太多的钱粮,有了贡院的修建。

如今,市易寺的职衔,不仅仅对那些候着的官员有吸引力,就是那些已经有差遣的一样向往,一度造成讲武堂薛侍郎的课堂人满为患。

更别提国营寺了,就一个官办产业,将全国朝的州府郡县,官势富姓,一个口袋全钻进去了。

别说在朝廷,就是在十里八乡有点名望的乡绅,说不定都是国营寺的关联东家。

就这一手,让大宋真正的成了天下人的大宋。

士农工商,就剩下农了,富弼很渴望看到官家会怎样笼络农民的心。

想远了,如今如何配合官家完成官制改革,才是政事堂的当务之急。

这一次明发抵报,到底在朝堂会是怎样,就是富弼也说不准。

这个监察,是完全不同于御史言官的,更像是针对于官员的大理寺,或者提刑司,只不过撇开了刑讼……

“这监察纠察职能本该就属于我等言官之责。朝廷组建监察衙门,绝不该脱开御史言官……”

“杜兄,小弟品相公与官家之奏对,倒是深得其中三味。御史言官乃风闻奏事,并不要求属实。而监察衙门的职能,更倾向于调查核实取证,并依据条令条例,分不同职权对臣工给予处罚。”

“刘兄所言极是。如这抵报所述,风闻奏事之权,将改为诸如抵报之类的形式,而不再是奏折呈报陛下。也就是说,言官更像是为监察衙门提供线索备查……”

“就是不知道这抵报之法是广而告之,还是特定范围内?”

“以我之见,应该受保密法令限定,否则那岂不乱了套?”

“如此看来,我等御史台谏即便拆分,不管是就职于监察衙门,还是就职于抵报,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职能,反倒是多了纠察处罚职能。此乃善政,我等应附议!”

话虽如此,明眼人都看得出,御史台谏分拆的两个衙门,假以时日,二者之间的区别必将越来越明显。

比如监察,朝廷已经明确乃是独立于现行官僚体制外的垂直机构,也就预示着,监察衙门也有地方与朝官的区别。

加上监察职能的特殊性,监察官势必比现行官僚体系的流动性更强,只要是做出成绩了,擢升的概率更高。

况且朝廷并没有说完全将监察与朝廷割裂开,也就是说,如果两者之间有互动,在监察体系比如今的御史台谏上升还要快!

这才是最本质的。

嘴上都是站在御史言官这个群体的角度,可每个人心里都各自有自己的打算。

只可惜,朝廷还没有明确监察衙门的最高长官……如今能做的,就是攀一个高层,或者做出一定的成绩来。

“纠察官员得失,似乎与我吏部考功职能交叉了……”

“怕是不能这样说。监察,除了纠察之外,更多的倾向于调查、取证,并且还有一定的惩处权。我吏部考功,无非是记录并评估,如何能相提并论?”

“此言差矣,若论对官员行为的考量,朝廷可有比我吏部更熟悉的衙门?御史言官,无非是一些无知小儿,如何可担负纠察官员行为之责?”

“魏兄之意,莫非这监察衙门会自我吏部调人?”

“无不可能。朝廷之意,御史台谏拆分,监察更是要派遣各州府郡县,如今的御史台谏有多少人?如何能满足朝廷监察衙门的需要?从各衙门抽调精干之才那是一定的。”

调人啊……虽说吏部考功,在国朝也算是油水很足的地方。可一旦监察衙门组建,谁要还想着油水的事,恐怕是自寻死路了。

若是能蹭到监察衙门,那倒是个比吏部考功更合适的去处。

“监察衙门纠察天下百官,谁来纠监察衙门?”

“王兄多虑了。看朝廷抵报所述,官家责令将诸军中将监军宦官抽离,而这部分人接受皇城司节制,而皇城司本来就有密谍之责,无非是增加一些官员而已……”

“难不成我等要受阉人监察?”

“也对也不对。太祖开朝便有祖训,内监不得干政。给内监留武将的路,已经是宽怀了,岂可让其参政?但并不妨碍内监取证吧?也无法阻止内监作为官家家奴进言吧?”

从朝廷各衙门,到勾栏酒肆的士人饮宴,甚至一些官宦之家,无一不在议论着朝廷的监察衙门。

评议者有,还居多;猜测者有,也不少;有意参与到这监察大业的,更是趋之者众。

这一次的议论,或许都也借了官制改革的风头,比市易寺和国营寺的风头更强。

却很少见到有非议的,比起市易寺和国营寺的众说纷纭而言,这一次干净的有点异常。

当真说是这国朝官员是认识到监察对国朝的重要性了?还是说都意识到了官员必须得受监察?

或许都不是,更多的人是看到了监察衙门的权力……

“爹爹,朝廷监察衙门多有议论,孩儿可能……”

韩纯彦根本就没敢说完,在他爹扭头的瞬间,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就散了。

韩纯彦是韩琦的第三子,并不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他大哥是进士出身,可他受恩荫得官,但几次考举都未中。

这次讲武堂的培训他也去了,可惜,一脑子浆糊,根本道不清薛向讲的那些。

他是真心想做官,那怕比不上他爹他大哥,总比做个纨绔要好。

韩琦本来扭头之前,还想着是训斥,可就在扭头的瞬间,好像明白了什么。

官家确实是在改官制,但这一段时间一直在增设衙门,若仅仅是改官制,增设衙门又为何?

想起官家当初缓解冗兵之弊的做法,他好像明白了。

官家做事好像一直这样,看似闲棋,最终的作用却显而易见。

四儿敦厚,性耿直,入监察衙门倒是应了他的性子……

“送拜贴去富相府上,为父要过府一叙……”

虽然他爹没表态,韩纯彦感觉浑身都是劲。爹爹总不好举荐儿子,借富相公之名就另说了。

韩纯彦不由的挺了挺腰,还整了整衣着,装着无事状,很沉稳的欢呼管家备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