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四四章 使臣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四四章 使臣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四四章 使臣

当辽夏的使臣离汴梁还有五十里时,已经有快马先行奏报了。

朝廷早已经有了定论,是不是快马奏报没区别。这是接伴使针对现状做出的正确处理。

“诸位相公,有些话还是提前告诫一下门生故吏吧。我不希望在接见使臣时有意外,倘若在接见使臣时,有朝臣失仪,直接责令其去崖州吧,遇赦不赦!”

这些天弹章没断,虽然没人敢提议和,可话里话外在跟赵曦讲圣人之道。

赵曦本来就烦朝会那种形式的议事,富弼有因战事叫停了朝会。

可接见使臣,有其特定的礼仪,朝会是肯定得有。

赵曦担心朝臣们憋的久了,会不分场合的胡言乱语,图让辽夏使臣看笑话。

所以,他提前让相公们打个招呼。

没有一个外交使臣是单纯的,说是出使大宋来谈条件的,对于使臣来言,他们更希望能看看汴梁的惊慌和紧张……辽夏大军突破雁门关,河东路危在旦夕,也就意味着这汴梁城也不太保险了。

这还是中京道、上京道没有出兵的情况。

可惜,汴梁很正常,一样的歌舞升平,没一点战事的凝重。

这不正常!早年只要边境有战事,整个汴梁都是愁眉不展的。而现在,勾栏酒肆的花楼窗口还能听到酥人心的弹唱。

萧卓尔感觉这是宋国故意做给他看的,就像接伴使拉着自己在河北道兜圈子一样,这是胆怯的表现!

细想想又觉得不可能,别说是大宋,就是大辽,皇帝陛下也不可能让全京师的子民都听朝廷的诏令,还表现的若无其事。

萧卓尔急需见都亭驿的大辽常驻使臣,看一看到底是怎样回事。

也想去拜见一下熟悉而友好的大宋朝臣……

都亭西驿在外城,西夏的使臣甚至没有机会去感受汴梁子民安居乐业的实情,就被送进了驿馆。

蔡确有点着急,在将西夏使臣送进驿馆后,他连客套都免了,片刻没停留就离开了。

他离开朝堂时,朝廷还在为监察衙门而争论纷纷,他还没有完成公务时,就成了辽夏联军攻打雁门关……还是已经突破了雁门。

这一路蔡确就被西夏使臣话里话外的挤兑,蔡确没能有一天挺直腰身。

虽然他揣摩的很到位……官家对外绝对强硬,可面对雁门关失守的情形,他也不敢肆意去揣度对外方略。

他不是窦卞,窦卞在离开时,朝廷已经明确了方略。

“王相公,朝廷对外是何种章程,下官不甚明了,还望相公指教一二……”

蔡确在某种意义上,还是王安石变法的干将之一,他觉得从王安石这边得到答复的可能要大一些。

王相公历来都有山头主义,根司马光有一比……但凡性格有些执拗的人,都有护短的特征。

王相公不想富弼、韩琦等人,云里雾里的点几句,剩下就靠你自己揣摩了。

王相公一般说的都透亮…~

“持正啊……此事安石也不敢妄言,不过有一点,时间…~拖的时间越长,这差事就算办的越圆满。估计馆伴使也是尔等两人,多用些心!”

什么时候王相公也玩这说半句留半句的办法了?难不成……蔡确其实没想明白,不过也没再继续。

这种事说到这程度,就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懂不懂在悟性,再追问只会落了下成。

诗词歌赋的随便聊了聊,蔡确就离开了。

他终归是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拖。

窦卞要比蔡确幸运的多。同年的吕惠卿被朝廷重用,接受朝廷市易寺正卿,正在讲武堂进学。

而同样是同年的章和苏辙就任职于讲武堂,更别说还有他们这一科的主考欧阳公,也在讲武堂。

所以,窦卞在就任接伴使之前,就大体猜到了朝廷的方略……讲武堂空了,所有文武臣工都出征了,章、苏辙也随军出征了。

这不是单纯的防御做法,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该怎样做。

当使臣进入驿馆后,才发现想出去挺难!

新军军卒不管你是什么使臣,军令是只许进不许出,他们只知道执行军令……

果然,朝廷很快有了诏令,蔡确和窦卞由接伴使转任馆伴使。

他俩都很懂理。在接到圣旨的第一时间,先到驿馆露个面……

很客气的告诉使臣,旅途劳顿,需要静养。还比较神秘的告诉使臣,由于是战时,与往日不同,他们需要焚香沐浴,然后郑重的向朝廷奏报接伴一事。

其实就一句话:你们好生待着吧,有空了我会来。

隔个两三天,又一次到驿馆,哭诉着朝堂相公的无理,几次求见而不得见。说是相公们都忙着处理雁门关失守事宜……

“陛下,辽夏使臣也该着见见了……”

磨蹭十多日了,富弼觉得差不多了。

“那就接见吧。”

从奏报来看,东西两路向中路行军还算顺利。

接见了使臣,拒绝了要求,再把他们恭送出境。等他们回去,再议定调兵出征时,差不多定襄、忻县的战事该有个结论了。

“宋国皇帝陛下,我等此番来就是要求宋国将火药秘法供我大辽参详,否则我大辽百万万精骑不日将洞穿河北,直达汴梁!”

估计是在驿馆里憋的时间久了,到了勤政殿,刚完了礼节,就一点不客气的提要求了。

在萧卓尔看来,他有这样的资本,大军已经突破雁门关,这是宋国与大辽最坚固的一处防线。

这些日子宋国看管在驿馆,也证明了宋国的胆怯!

“若不能得到火药秘法,我大夏骑兵也会全线冲击秦凤、环庆!”

朝堂上有人忧心,甚至有人想出列说道几句。毕竟这是倾国之战,只是一个偷天地之威的杀器,是有违圣人之道的凶物……

只是听说会放逐崖州,遇赦不赦,才强行压下了冲动……自己搞学问的,崖州都是些趴树上的猴子,岂不是让圣贤大义埋没了?

“火药秘法就如这万里河山,乃为有德之人居之!尔等来一次汴梁不易,若有意,我大宋朝廷不吝让尔等感受一下中原繁华。”

“至于火药秘法……非尔等蛮夷有资格参详的。陛下,臣以为工坊城新式的羊毛围巾不错,应该赐于使臣,令其感恩我大宋朝廷的富足!”

要论尖刻,政事堂还是韩琦有一手。

工坊城围巾?那是方巾,是妇人们相互炫耀的最新道具。不过送于辽夏倒也有道理,都是苦寒之地,物尽其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