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六零章 谈判以外的事

第五六零章 谈判以外的事

"爱书网"访问地址

这是一道有一定操作余地的诏令。

缓慢调集,这里面交给政事堂枢密院来掌握一个度,既要达到凌之以威的目的,又要尽可能的少耗费钱粮。

其实,赵曦是想开拓相公们思路,别总局限在战争和耗费钱粮上。

此战一过,雁门关已经不再是边关,代州、忻县、定襄也不再是边境,偌大的大同盆地,四州之地……这一切,撇开战事,将大有可为。

赵曦记得,在后世,所谓的河东路,是被称为煤海之乡的山西省。

如今,随着工坊城的新产品在国朝各州府郡县生根,赵曦希望能迎来一次所谓的工业化发展。

这势必会造成煤炭需求量大增,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可能。

这是赵曦的希望,不管会不会如他所想,他还是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不让煤炭产量成为阻碍。

于是,赵曦着令苏颂与沈括组织了一个勘探团队…~

“子容,存中,此行目的为勘探,尔等无需介入边事,所有耗费由工坊城暂时担负。其实,最终目的是为了丁口北迁。”

“云州一带,地广人稀,历代中原王朝皆视为苦寒之地。如今国朝收复四州之地,若没有丁口填充,单纯以军伍驻扎,得不偿失。”

“说白了,河东之地需要一项营生,就如矿城那样,一项可以支撑一座乃至多座城池的营生。”

“当然,这并非必须完成的任务,尽力而为。太子与讲武堂的两千新军,将脱离战事编队,配合尔等行事。”

苏颂从内参中看到了朝廷近日的一些动态……在这件事上,不得不说一下蔡确,很有点雷厉风行的意思。

就在朝廷颁布任命后,蔡确迅速的搭建了内参抵报的框架……从起居舍人、秘书丞、翰林学士、制旨诰,有关朝廷重事相关的非决策官员,他一律将其勾连起来,借圣旨的风,扯虎皮拉大旗,像模像样的做起来了……确实挺用心,也确实做到了让赵曦放心的程度。

这一次朝廷清理贰臣之事,就是内参的第一次试刊,紧接着就是官家和相公们集议与北辽谈判事宜。

蔡确每一次都会向相公,向官家请示,该不该刊登、内参的明发的范围、州府官员的传递方式、保密等级如何确定等。

苏颂便是第一批拟定可知晓朝廷重大事务的官员之一,也就懂得了官家这一环接一环措施的目的。

他知道,自己与沈存中这次远行,将决定朝廷对云州一带四州的真正掌控,将决定官家向北调集禁军的结果。

“陛下,臣等定不辱皇命!臣与存中有议,欲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勘探太原府以北一带……”

听苏颂这话的意思,好像挺担心无功而返的……

想多了,对于河东路的资源,赵曦熟悉煤炭,但他恍惚也记得,好像河东路的铁矿储量也相当丰富的。

或许届时连河东路的轨道铺设都不用朝廷投入了……

国朝确实富有,即便是赵曦未推动相关产业之前,国朝也是相当富有的……这一次调兵,让赵曦真正了解了如今国朝轨道网的恐怖,几乎连通到了下县一级城池,甚至有的地方都衔接到了某些家族的庄园边……这些官方不会出一文钱,倒是工坊城把该赚的都赚了。

想想国朝如今商税的规模,也应该能联想到藏富于民的现状。

这些地主老财,也该着把那些闲钱拿出来投资了,多铺设些轨道、多买些马车、多投资些产业……这才对嘛。

总有一天,他们会发现那些土地的产出,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也就在那时候,才能一定程度上改变士族对土地的贪婪,才能让他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也只有那样,才是真正的有恒产者有恒心,才能真正的将家族与国朝血肉相连。

……

大宋与北辽的谈判,由于双方没有信任的基础,最终选择的地点在繁峙东北,同时也是北辽控制的蔚州西南的野外。

北辽的目的其实很明显,选择这样的谈判地点,更像是为了阻止种鄂的大军继续东进,确保他们在河北道驻防示威的十万骑兵安全撤回。

在萧卓尔情报反馈一到上京,北辽就开始着手撤军了……那怕是冬日,不利于战马恢复,都没有让北辽改变撤军的决心。

同时,将双方谈判地点选在了种鄂东进围剿河北道骑兵的路径上……

“令狄青固守云州,郭逵部除留守西路防线外,令其亲率大军做谈判军备,种鄂可自云州向东北一带推进,清剿长青、天成一带的游骑,将防线建立在盘山一带。”

既然做局,那咱就做全套了。

自长青、天成,大军一样可以突破弘州南下……吓不死你!

野外谈判?这是冬日呀!他们北辽人无所谓,国朝的官员,怎能受得了这份罪?

北辽拒绝到云州,并且相当坚决…~这倒也挺好,最起码在事实上承认了云州属于大宋了。

可让韩琦率领的谈判组到北辽的南京……韩琦也拒绝的相当坚决。没办法,国朝还关着十万俘虏呢,韩琦自认为自己一个人的价值,对于大宋而言就能抵北辽的十万俘虏。

赵曦是有心让韩琦去北辽的上京,甚至希望北辽有胆量把韩琦扣押了……

政事堂问过赵曦的意见,赵曦的态度是无所谓,既然要谈判了,就没必要在这样的闲事上争究,全权由政事堂处置。

韩琦为了表现不是自己恐惧,也不是自己受不了苦,最终接受了在繁峙以北的野外谈判。

唉……还说是知兵事呢,真的有些高看这韩稚圭了。

这谈判地点一确定,就相当于表明了国朝无心围剿河北道北辽骑兵的目的。

在确定谈判地点后,赵曦不得不再一次调动大军……既然要形成逼迫之势,在谈判上占据主动,就不能半途而废。

“北辽撤军的方向并不是向北,而是朝西北而去……”

北辽习惯的出尔反尔,富弼真担心北辽借谈判而行无耻之事。在富弼眼里,韩稚圭真的值十万骑兵……丢不得。

“富相,这是谈判外的试探,或者说较量也算。北辽在试探国朝是否真的有东进之意,同时也在表达他们要坚决抵抗大军东进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