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五六七章 条款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五六七章 条款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五六七章 条款

"爱书网"访问地址

韩琦本来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只是因为谈判事务繁重,又被无休止的安靖给搅和的恼火而已。

当朝廷那含蓄的诏令一到,韩琦立马开始运作了。

历朝历代都不缺折腰的人,更何况这时候还冠以中原正统王朝的名声。

对于文人而言,这情况真没有什么变节的忌讳。

韩琦也相当爽快,在遴选出一部分官员后,他直接将朝廷派往四州的主官,一律拉进了谈判团队,把整个云应四州的治理权,全数交给了那些官员。

并且,韩琦还令所有佐官属官,以及驻防的新军军卒,必须全力支持他们的公务。

果然,不到半月,在砍了几百个头颅后,整个新占区在一定程度上平稳了。最起码没有再针对驻防军卒和派遣官员的袭扰**。

韩琦终于可以全身心投入盟约细节的谈判中了。

想不通为什么北辽的耶律洪基非得玩一次君王盟约。谁都清楚,这所谓的盟约只是一个说辞,是可以随时才撕毁。

就像檀渊之盟,一样在北辽步步紧逼,大宋处处妥协中变了许多次。

盟约被执行的基础是双方势均力敌,当一方实力高处另一方一定程度时,盟约不再会被人记起。

或许在耶律洪基看来,有君王参与的盟约,在一定程度上会被遵守吧。

毕竟檀渊之盟在摇摇欲坠中坚持了百十年,即便是北辽不断的无理,也是绞尽脑汁的找了些借口。

如今的形势,是大宋的蒸蒸日上和北辽日渐衰落,北辽也想用时间换发展,期望用盟约多少束缚一下大宋,让他们有机会喘口气。

韩琦却清楚,自家那个官家绝不是省油的灯……

若不是兵员不足,这一次恐怕就把燕云十六州拿下了。这还是国朝被动应战,一旦大宋那一天主动发动战争了,恐怕不止是燕云十六州的事。

从官家操持护卫营并率领护卫营南征至今,不足二十年年,官家也才刚刚三十岁,国朝的变化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谁都不敢确定,若再有个十年,国朝的实力将会有多大的提升!

到那时…~想想都激动。他韩琦也有幸赶上了这大变革的时代……

韩琦想明白了,或者说被富弼说通了……既然是圣贤之君,臣子就是配合之位又怎样?同样有名垂千古的机会。

眼下,他需要把与北辽的盟约谈判做好了。

尽管韩琦知道这盟约的用处不大,一样郑重其事的投入其中了。给北辽一个印象……大宋也需要这个时间。

自从双方君王同意签订盟约后,云州到弘州的往来就没停过一日。

起初是信使,到后来是佐官吏员,北辽的耶律乙辛也已经坐镇弘州了,双方的接触层级越来越高了。

让韩琦没想到的是,耶律乙辛到了弘州主持谈判的第一个盟约条款,居然是针对西夏的。

当宋辽任何一方与西夏有战争争端时,另外一方不得给予西夏任何形式的帮助…~这条款对于大宋而言,根本就不是限制性条款,倒像是大宋提出的。

相对于北辽,西夏才是大宋的眼中钉肉中刺!被人背叛,并还连番击败,一直是大宋无法回避的耻辱。特别是对于韩琦而言,更是如此。

同时,韩琦也知道,这一次河东路之战,国朝区别对待辽夏联军的谋划发酵了。

或许,耶律乙辛是本次辽夏联军的支持者,或者说主导者也有可能。

北辽对大宋的惨败,不仅仅是丢掉云应四州,也不仅仅是没有了岁币,更多的是把北辽在三家中的老大地位拖下来了。

如此惨重的代价,北辽需要一个借口,让整个北辽从君王到将领都能接受的借口。

于是,河东路之战是宋夏联合坑大辽的说辞,才北辽很有市场,甚至是一致认同的。

韩琦懂得,那怕他很想直接同意了……但还是拿捏了好久,明里暗里的点明了自家跟西夏有些猫腻。

这让耶律乙辛很欣慰。其实,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无所谓,但是宋国这样云里雾里的提点是他需要的。

这一次,确实是他力主与西夏联盟对宋开战的,这段时间他确实有些被动。

虽然把大辽朝堂的一些闲言碎语强势打压了,再有了宋国这样遮掩的事实,他就能把这个疑点坐实了。

然后……只能再从西夏那边找回大辽的尊严了。

停岁币,以兄弟之邦缔约。韩琦也抛出了大宋的第一项条款。

这也是一条不会有多大异议的条款。兄弟之邦很扯,重点是取消岁币。这一点北辽已经认了。

当初的檀渊之盟是大宋以钱粮换发展,如今也可以说是北辽舍钱粮换发展了。

虽然两次有区别……毕竟只是开始,双方还没有到刺刀见红的程度。韩琦也在忍着。

以某一天军事占领为边界线……从这一条开始,双方的争论便多了起来。

于是,不管是韩琦,还是耶律乙辛便开始在各自的实际控制区转悠……

大同盆地由吕梁山、阴山、燕山以及太行山北麓合围而成,除东部桑干河冲刷平原可直达弘州外,其余都有天然的山脉屏障。

这也是历朝历代中原王朝的防线。

不管是狄青,还是种鄂、郭逵,都是有相当深厚守备经验的将领……说起来挺可悲,所有大宋的将帅,每占领一处,首先便想的是如何守得住。

也是因为这种思路,在兵出雁门关以后,四路大军就开始清扫一切山脉防线以内的辽军。

除了云州以东,沿桑干河一直到弘州这一带,其他已经建立了完整而坚固的防线。

这让谈判组在边界线的问题上,有了相当有利的主动。

地形是最好的边界划分线……

耶律乙辛完成实际边界线的巡查后,也不得不认可大宋关于边界线的拟定。

唯一的焦点便集中在桑干河流域了……

而此时,耶律乙辛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在云州一带建立榷场。

要说前面的条款是代表北辽朝廷,这一个条款在韩琦看来,是代表部分北辽贵族的。

殊不知,对于大宋而言,建立榷场比边界线还重视。

用官家说过的话,相对于文化侵略和经济侵略,军事侵略是下下策。

从谈判开始,好像北辽所有的要求,都没有脱开他韩琦出发时那次议政商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