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 > 第六一零章 醉话

我成了仁宗之子 第六一零章 醉话

作者:布袋外的麦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46:15

第六一零章 醉话

议政席位确定,同大宋官制改革和三级决策制方案一同昭告天下了。

这就预示着,大宋要真正的进入赵曦时代。登基即位近十年,赵曦方才用另外一种方式,从另外一个角度调整官员。

他跟前几代都不一样,不是只针对政事堂,而是从上而下,一直到地方州府郡县,甚至涉及到了吏员一级。

这就是最大的不同。

这一次的调整官员,对赵曦而言,他是在宣扬一种理念…~一切都基于政务!

这也是他之所以在即位近十年后,才大动国朝官场的原因。用十几年的时间,间断的推出新法令,新政策,还有辽夏配合着有了一次大战事。

这十几年,从青苗法、市易法,赵曦表达了自己重视经济也就财货之道;用工坊城创新产品到国营寺,赵曦表达了他促进产业发展的思想;用讲武堂和筹建新军,表达了他对军备和军伍的看重。

同时,他兴建贡院,拉拢加封曲阜孔家人,告诉天下读书人,他赵曦对文教依然推崇。在一定基础上,他用法令的形式,将三年大比定为永例,不因皇家或者朝廷任何原因而停止大比。以此收拢读书人的心。

而支持王韶开边河湟,鼓励西军在跟西夏的疆域问题上得寸进尺,并且倾国朝全力,同时对辽夏开战并取得大胜。充分显示了他开疆扩土的野心。

这一连串的操作,赵曦始终遵循一个让朝臣由被动变主动的原则。

任何时代,任何环境,都脱不开追求利益的本质。赵曦正是基于这点,才可以实现所谓的大变革。

从赵曦第一次南征开始,他就一直在向整个朝堂分享着利益,从未改变过这个初衷。

皇家银行、工坊城、铜铁矿城、石炭资源,包括新疆域的土地。所有的国朝红利,一切都是共有。

甚至连监察衙门的推行,都似乎是为解决朝臣子孙出仕的难题。更别提新军模式将国朝所有的武勋世家全数拉到了一艘船上……

“事情到了一定程度,即便是发现,却已经无力改变了!”

韩琦又一次造访富弼,还要求富弼的家人退避,就留下他跟富弼两人。

这一次没泡茶,韩琦带着工坊城酿的酒…~

“这是大势,向好的大势。稚圭为何耿耿于怀?”

话说的含蓄,富弼能懂。

“彦国,还是在庆历年,你曾有过一句话:大宋有如此君王,对于臣工是好还是坏?我当初不以为然。现在我要说:对臣工真不是好事!”

“韩琦不如彦国多矣!庆历年,官家当初还是孩童,无非是有一点聪慧。我并不觉得官家能有多妖孽。大宋,从来不缺神童!”

“看如今国朝的大势,我似乎有一种感觉,好像从庆历年开始,官家就在朝着现在的朝局大势在谋划!”

韩琦真的说准了!可惜,不仅仅是富弼,就是他韩琦也不信。

“彦国,我真的有些恐惧了,对官家的恐惧,是高于敬畏的那种!宽夫说过,皇家与士大夫共天下。虽然我没说,但是很认同。”

“可如今,事实上官家确实是共天下,可给我的感觉却是,共不共天下全在官家一句话!”

“老陈琳死了!但我现在返回去想当初内苑的那些无头案,总感觉并非皇城司的手段,更像是官家在背后!”

话不传六耳。韩琦营造这样的环境,看来是真的要无顾忌的肆意乱说了。

即便事实是那样,那又怎样?

“稚圭,我且问你。如今的朝堂是不是没有了无休止的争吵?是不是一个最适合做事的朝堂?如今国朝是不是对辽夏敢于说不?是不是有了平灭西夏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

“如今的国朝是不是没有了钱货之窘,是不是没了灾荒之慌,是不是不必担心叩边?是不是政清吏治?是不是海晏河清?是不是有了盛世的征兆?”

“既然都是,又何苦纠结是君强还是臣强呢?”

这就是韩琦的执念,富弼明白。或许韩琦这样的执念在朝臣中并不是少见,无非是没有韩琦这样直接面对官家的环境,感触没有韩琦那样深刻。

“对!富相,就是这样!改变的不仅仅是这些!如今出行,那怕是阴雨连绵,也不会影响到行程。因为轨道无须考虑这些。”

“如今那怕是灾年,也不用担心流民,因为安南在为大宋种粮。听说连广南、江南都开始引种两季稻了。”

“如今没人还会把铜钱往地下埋了,因为放在皇家银行有利息,寻常人家也可以吃印子钱。”

“如今耕读传家都快成了笑话,因为土地的那点收成,连其他营生的一根毛都算不上。以前都会说起谁家有多少田,而现在都谈的是家里有那些产业!”

“如今,即便是平民,出门都是先打听轨道马车发车的时刻,即便是平民,也会拿些余钱买一次蹴鞠赛事,那怕是平民,孩子逢年过节也要买些新颖的点心。”

“所有的改变都是向好的,都是自愿的,都是主动的,在潜移默化中,整个大宋都朝着官家指引的方向前进!彦国,这也正是我恐惧的地方!”

“说句大不敬的话,自古就是有千年家族无千年王朝。而如今的大宋,家族跟王朝已经分不开了。”

“善财难舍!谁家还舍得丢弃那些产业?也就是说,官家已经借这些产业,将世家和皇家彻底融在一起了!”

“这样说吧!就说大理矿城,一旦段思廉稍有染指矿城的意图,根本不用官家担心,讨伐大理绝对是群情激昂。没人会考虑什么圣贤王道,也没人去想什么文武有别,就是屠净大理,也不会有人异议。所有人只会想:那里有我家的份子!”

“同样,不管是辽还是夏,亦或是其他什么势力,只要是想攻伐大宋,整个国朝,将没一点杂音,会一致要求抗敌!绝不妥协!”

“因为,产业因大宋而存在,土地不分王朝,但产业依存在于赵姓大宋。这就导致,我韩氏必须与赵宋共存亡,你富家也如此!”

“人都有弱点,如今朝堂最恐怖的是,国朝所有世家的弱点都由官家拿捏着!国朝所有新进的臣子,也必将被官家拿捏着。武勋武将更是如此!”

“稚圭,你醉也!”

“彦国,我没醉!今日就你我二人,说完即了,出了这门,我不会再记起我说过什么!”

韩琦是真的没醉,虽然酒还一盏一盏的往嘴里倒,可他越喝越清醒,因为他自己说的话,让他醉不了。

富弼只能当他是在说醉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